总是立志颇高,只是大多都随风去了。
往事不随风关于跑步,我想说点马拉松:马拉松长跑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
关于42公里其实我一直没有太明确认知,不过是我坐车到县城距离。
目前马拉松最好的成绩是两小时零四分钟五十五秒,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每分钟要跑步340米。
其实我对这个也没有概念,后来有了比较,我才知道这有点恐怖。
大多数人应该都跑过1000米或是800米,你能跑多少?我记得最近的一次是用时3.5分钟,大概也就是每分钟跑步280米,而且是都是气喘吁吁,要死要活的。
用尽气力只是跑步1000米,速度还不如一个跑步42公里的平均速度,当下着实有点忧郁。
有兴趣的话可以算一下自己,就知道马拉松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的。
就像你曾许下的诺言,在你不曾真正做到之前,你都不知道那几句话分量
题外话多数无益,言归正传,说说跑步这药我是如何上瘾的。
大学以前其实都没有真正接触过跑步,学校里那叫出操,而且都是些不痛不痒的,真正有点意思的可能就是学校运动会上的5000米,一般来说30分钟。
不过我可没那体力,我只负责摇旗呐喊。
真正接触跑步是在大学,一个放养了我青春的地方,埋葬了我中学对大学立的所有志向
大学,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了你的天堂。之所不称之为地狱,因为无论成与毁,都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只是一前一后,是攥在自己手心的选择。
如果你不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人,那么请相信同住四年的舍友,绝对会给你一个天翻地覆的改变,让你深刻知道潜移默化这个词的意思。
我的签名从写下就没有变过:深如泓,清如许----。
大意就是自比如水,四年毕业,对水的有了完全不同的认知:水一开始都是一样的颜色,后来你给他一种颜色,他就是什么颜色,一种两种三种,给的多了,就该他给你惊喜了。
所以我的跑步习惯是跟着舍友建立起来的,刚开始跑步,其实内心是崩溃的,第一次接触跑步,没多远,小腿就像饱了沙袋,又沉又硬,呼吸恨不得七窍一块吐纳。
跑完咳嗽了好久,好在是地里长大的孩子,糙得很,第二天,基本就恢复如初,不然这点小事也该沉了海,随了风,消散了。
跑步真不是个想玩就玩得运动,想玩就得一点一点的玩。
从刚开始跑的慢,跑的短,也没有刻意去追求跑的快,只是慢慢的时间久了,不那么难受了,就敞开了跑的多点,跑完,大汗淋淋是一种心情的愉悦。
跑的时候,好像氧气都被肌肉吸收,大脑活动只剩下跑步,跑到筋疲力尽,慢慢的走几圈,大脑才有机会多吸收点氧气,从空白中恢复过来,开始运转。
就像手机,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总会有点卡顿,这时候清理一下手机各种应用、照片,缓存,之后手机就会好用许多。
跑步的过程,就像是暂时清除大脑的杂项,疏通脑回路,之后再重新读写。
如今毕业,本以为没有机会继续跑步,结果阴差阳错,最后又回到学校附近,所以只要不是加班到很晚,都会下楼到体育场跑几圈。
晚上运动的人聚拢到体育场,虽然不如学校的百分之一,但是在体育场,还是显得相当众多。
时间久了,就发现,跑步的人都会不自觉的跑向内圈,只有再有人的时候,才会从外道绕一下,有的甚至直接从足球场跑过去,慢慢的,灯光下的最内道,显得光亮许多。
人之常情,无论跑步做事,我都会选择最近最省力的方式,就像跑步,你前面有个人,你会从他那边绕过去,左边还是右边,大多数时候应该都是选择左边吧。
很多事情一旦意识到,我们就会刻意选择,其实无所谓左右,你只要坚持跑下去,左边右边都是正确的选择。
偶尔遇到起风的天气,跑步时一阵风吹来,惬意的不要不要的。
但是当你已经是跑的气喘吁吁,随风一段还好,一旦逆风,即便是微风,这时候都像是一堵墙,脑袋瞬间就蹦出有风就停下的念头。
风无定向,云无定型。我们不能决定事情很多,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积极态度面对。
后来我跑步就不在热闹的内道了,去最外道,没人还宽敞。
有风的时候,顺风的时候我就敞开了跑,逆风的时候,索性就停下来慢慢走,享受清风拂面。
志不在高,希望大学的你们,有一天,被问起志向的时候,不会笑着说:清风拂我顶,送尔上青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