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在皈依佛门之前,青年李叔同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
弘一法师年轻时,曾有过一段意气风发的岁月。那时的他,一边享受着人世的繁华,一边体悟着红尘的滋味。
在书法、诗词、绘画、音律、等领域里,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母亲的去世,让弘一法师心灰意冷,此后,他离开故乡,到日本留学。
学成归来后,弘一法师又前往浙江师范学校任教,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生。
A2、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精通音律、才华横溢的李叔同,毅然斩断世间尘缘,从此青灯黄卷,潜心向佛;
前半生的身世浮沉,周围人的相继离开,以及风雨飘零的时局和国运,都深深触动着李叔同那颗敏感的心,让他生出了修行佛法,以求救赎的念头。
1918年,李叔同不顾妻子和朋友的劝阻,毅然来到杭州虎跑定慧寺剃度出家,法名演音,法号弘一。
从此,世间再无李叔同,有的只是弘一法师了。
A3、在皈依佛门之后,弘一法师是怎样洞彻佛法里的无边智慧,从而成为一代高僧的。
弘一法师皈依的是佛教里的律宗,这一宗派要求僧人严格执行各种严苛的戒律,因此被视为佛教里“修炼最艰苦的宗派”。
弘一法师剃度后,曾在佛像面前郑重立下四大弘愿,此后的岁月里,他身体力行,严格遵守律宗的戒律,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他却甘之如饴。
临终前,弘一法师留下“悲欣交集”的遗言后,安然圆寂,留给后人数百颗舍利子。
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曾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恩师的一生: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是啊,纵观弘一法师一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极致,而心中又能毫无挂碍,来去随心。人生在世,能活得如此通畅自在,唯李叔同一人也!
S、《悲欣交集》,这本书是弘一法师的自述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