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个手艺,是为了谋生,没有理想,也没有目标。只能说是换了个方式出苦力而已。
那年也只是为了能让家里人过上日子,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刚刚分了家,自己起了房子。
为了还欠借来起房子的砖钱,还有预制板钱,房子是起来了,但是债务也不少,预制板欠了一半的钱,砖钱也 是只付了一部分。
为什么能欠呢,因为都是隔壁村上的,预制板厂,可以欠,砖厂也可以欠,跟现在买房子贷款性质差不多吧,如果当年有就还了,如果实在拿不出来,那就再欠。
再欠就有可能是一年,乡下那会儿起房子都是这么个情况,那时外出打工已经开始了,有的人一年能挣 个几千块的。
起房子要找地基,自己家没有合适的,那怎么办,就拿自己家分到的地或者田跟人家换,这样也还要村上批准,多数都是先起房子,后罚点钱,那时也不多,一个平方 几块钱。
我们那个时候,是一个平方收了四块钱,但是还不准你多要,说是最多一百三十平,但是可以多建一点也没事的,也没人来看,只要村里批过了。
有时候机会就是那么的好,也就是自己家的地换了,这样不就少了么,但是只要村里土地调整,那样马上就可以多回来了,批准的面积,马上扣除,多占的就要从自家的地面积里扣了。
那时,周边村上,建窑厂的,建预制板厂的,多的是,隔壁村上窑厂就有三个,一个窑厂可以容纳几十个人就业呢,而且是可以种田,烧砖两不误。农忙的时候,大家都轮流搞农活。
但是烧砖的窑是不停的,除非那年雨水特别多,没有多余的砖坯可以烧,那就不得不停产了。
停产一次,也会有一些损失,这些小窑厂,都是烧制的红砖,俗称吊窑,质量要看红土的粘性好不好了,越粘的红土烧制的红砖质量越好。
反之沙土多的质量就不咋样了,窑厂一般都是几家合伙搞起来的,就是大家都是股东,也都是干活的,另外还要雇工人,当时小工是一百元一个月,在当时还算是不错的,因为在家门口干活,每天都回家吃饭,一家人可以都在一起。
一个窑厂那里投资也有几万块钱,还需要场地,也就是大家自己家的田地,如果真的要用到别人家的田地,那就赔产,赔产还 是可以的,就是按当年最高产量亩产,而且不用自己耕种,虽然有可能对未来有影响,但是都是乡里乡亲的,也都乐意让人家使用。
有了窑厂,砖也制出来,那几年销路一点都不愁,兴旺的那几年,小四轮车在等着要砖,虽然窑厂众多,可是还是要等,有的人家是瓦工在等着砖要用呢。
九几年,那时家家起楼房,红砖特别抢手,预制板也是一样,隔壁村上办起了两个预制板厂,我们村上的好多人都去隔壁村上去打工。
窑厂多的时候,几乎每个村都有人买小四轮车,那个四轮车力气大,只要有路都能走,拉的还多,跑的还快。能买的起小四轮的人家也是相当不错的了,要万把快呢,一年才搞千多块钱。
也就是那几年的功夫,家家户户起楼房,只是现在楼房都没什么人在居住了,因为出外打工,因为背井离乡,因为社会发展,因为城市化,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