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次当妈妈时,面对孩子各种生理上的反应比如黄疸、肠绞痛、鹅口疮…以及孩子为什么会哭闹不止,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幸好当时有百度,还有育儿软件可以帮到我。
可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生理上的问题越来越少,心理上的问题却越来越多,两者之间又会相互影响,问题也就越来越复杂,不是随便找找就能找到答案来解决的,需要我们深入去了解孩子。
育儿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育儿的行列中来,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和方法,想把孩子养育好,教育好。
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育儿书籍,网络上也经常看到铺天盖地的育儿观念以及育儿方法,很多人都不知该如何选择,又或是选择了依然做不到,做到了也很难做好,反而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孩子的行为问题越来越多。
一旦进入育儿模式,我们很容易夸大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会因为我们的过度关注而变得越来越严重。
就拿孩子吃手来说,这其实是一个正常现象,是孩子口欲期发展的一个过程,如果家长因为看到有关吃手的不良后果,在不了解其背后原因的情况下,就会认为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从而强行干涉孩子。
我曾听过有家长为了不让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吃手,在孩子的手上涂抹辣椒糊的事例,这样极端的方法只会加重孩子的行为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障碍。
孩子的行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会导致家长更加焦虑…
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家长喜欢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也是导致育儿焦虑的重要来源。
有些家长动不动就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你看看谁谁,又乖又懂事,学习成绩还好,不让父母操心…”一个劲儿的打压自家孩子…
过度攀比的父母,不仅让孩子自卑、虚荣心强,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自我价值感低,也会让父母跟受挫,觉得自己很失败,陷入焦虑…
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的育儿方法可以解决的,很多的育儿方法治标不治本,治好了这一个又出现下一个…
再好的育儿方法也不一定适用每个孩子,用在不同的孩子效果也会不一样…
当我们听说不能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时,可能会极力压制自己的情绪,在迫不得已的时候爆发出来,这个时候的伤害会更大,影响更深…
育儿主要包含养育和教育两个方面,是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寻找方法,而家庭教育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延伸到父母以及孩子所处环境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
被称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的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认为: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越育儿越焦虑的原因,当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孩子身上时,问题就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
家庭教育是从更广义的角度,从父母、从家庭环境中寻找问题的根源,家庭环境和谐,夫妻关系和睦,才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条件。
家庭教育的重点在于父母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关系好了,说什么孩子都会听,关系不好说的再有道理孩子也不会听。
育儿是术,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家庭教育是道,让我们懂得问题背后的道理,父母学习,孩子才能进步,父母改变,孩子才会成长…
最后送给大家心理学家诺尔蒂在《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一书中总结的父母行为模式,以及孩子所置身的环境,将会给孩子带来的深刻影响: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们将学会指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们将学会争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们将学会担忧;
如果孩子生活在遗憾中,他们将学会自怜;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中,他们将学会畏缩;
如果孩子生活在猜忌中,他们将学会嫉妒;
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中,他们将学会自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们将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中,他们将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们将学会感激;
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同中,他们将学会去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们将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们将拥有目标。
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们将学会慷慨;
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们将学会正直;
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中,他们将学会正义;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爱和体贴中,他们将学会尊重;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们将学会信赖自己和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善中,他们将知道世界是居住的乐土。
我是一位不安于现状的农村二胎宝妈,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喜欢研究心理学,希望我的文字和观点能带给你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