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字取象,乃是夏至这一天中午的太阳。
此时,太阳运行到北回归线,太阳与大地成垂直状态,阳光直射大地和人的头顶。对人来说,一点影子也没有了;对太阳来说则是日当正午,阳光直射。可见“是”的本义为“此时、此地”阳光直射。
阳光直射,一切都暴露在阳光下,因此,“是”又有“正是”和“正对”的意义,如成语中仍保留的“实事求是”、“莫衷一是”等。也有学者认为:是字上部的“日”,应该是目标字根,与太阳无关。“是”的本义为直对目标行走时的正确即“是这个方向,是这条道”。
古汉语中,“是”常常作指示代词,表示这、这个、这样等。如《论语》:“子与是日哭,则不歌。”其中的“是”即为“这”。“是”也可以作应答词,表示“到”或“可以”的意思。汉代以后,“是”用作系词,表示判断,如“他是学生、这是苹果”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