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读书会记录
作者: 一知
书单:
余华《活着》
吉姆·艾尔-哈利利《悖论》
蒋勋《孤独六讲》
苏维斯特《平民窟的哲学家》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卡勒德·胡赛尼《放风筝的人》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莫言《蛙》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从一首黑奴的诗歌讲起,引出了主人公福贵斑斓壮阔的一生。从富家子弟到一无所有,岁月无情地吞噬着他身边的亲人,而福贵依然坚强的活着。
“活着”可能包含了2层意思,对社会的批判和赞扬人性的不凡(人要坚强地活着)。
吉姆·艾尔-哈利利《悖论》
《悖论》讲述了世界历史上九个著名的悖论。悖论不同于矛盾,悖论(佯谬)最终可以被证明。
“阿基里斯与龟”是一个著名的悖论。由此阐发,引出了著名数学家芝诺,最终这个“芝诺悖论”在近代获得了证明。
热力学第二定律、麦克斯韦实验也是很著名的“悖论”,证明过程相当精彩。
蒋勋《孤独六讲》
最初接触蒋勋,大多数人是听他的音频作品:细说红楼梦。作为一个台北大学的教授,他还有作品《美的沉思》。
本书讲述了作者通过对六种孤独的描述,说明真孤独和假孤独的异同。
最终得出“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这样一个结论。
苏维斯特《平民窟的哲学家》
《贫民窟的哲学家》是法国作家梭维斯特的代表作。这本书实在是可以与后来的梭罗所写的名著《瓦尔登湖》相提并论。只是多年来,这块珍宝却一直被尘土所埋没。
一个住在巴黎“屋顶间”(一种贫民窟)的哲学家,从他高踞在上的“屋顶间”,俯视下界蝇营狗苟的众生,生动地写下了这部日记本的作品,留下了现实世界中的美与丑,善与恶。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卡勒德·胡赛尼《放风筝的人》
这本书讲述了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战争的残酷,全书体现了“忏悔”的主题。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厂,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自由在高处》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干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莫言《蛙》
莫言以自己的眼里姑姑,阐述了计划生育对人性的迫害。通过描述姑姑的几十年的心里变化,赞扬了人性的崇高。
本书还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同时也深刻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灵魂世界。
�AZ|��}�}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