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25心理健康日,为大家分享几个家庭教育常见问题背后的原因。
1.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吗?
因为孩子“不需要”听话!
听话,一向是我们中国人夸赞孩子用的最多的词,古往今来大家都觉得作为孩子,就应该听话。
我今天想说的是:作为孩子,未必要听话!
首先孩子一定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不能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
这样的能力需要从小在家庭环境中去习得。
如果孩子在家里太过听话,他就没有机会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就会变得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自然也不会有自己的奇思妙战,就会严重缺乏创造力。
其次,父母让孩子听话,其实就是剥夺了孩子和大人平等交流的机会
当孩子想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经常被你否定,可能孩子就学会了敷衍你、隔离你,和你的心走的越来越远。
甚至有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开始所谓的“叛逆”,跟家长一句话都不说,就只是逃学厌学。
用放弃家长最看重的学习来打击报复家长。
最后,你认为你说的都对吗?
作为父母的我们,认知水平也很有限,对待很多事情的看法和想法不见得都对,尤其是关于孩子的事情,我们必须尊重孩子本人的意见和想法。
否则你很有可能固执己见,要么是孩子顺从,没了个性,要么你们两败俱伤。
另外,试着自问一下“我的人生我能打多少分?”
很多人都是六七十分,大多都到不了优秀80分,那么如果孩子全听你的,孩子的人生能活出多少分呢?
或许会在你的六七十分基础上,再打个折扣,才五六十呢,这是你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我想答案是一定的,你一定希望自己的人生得分比自己高很多,甚至得满分。
那么孩子超出你的部分从哪里来呢?肯定是来自于他不听你的,自己去创造的部分。
看到这里有的人或许就开始质疑了:孩子不用听大人的,拿到他想干嘛就干嘛,不用管了吗?
当然不是!
我们只要不过分地要求孩子听话,能够基本平等地跟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用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来控制和压制孩子,就可以了。
同时,也请大家不要经常说孩子“你要听话”,试着换成“我们要共同遵守咱们家的规则,还有咱俩的约定”。
多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家庭规则,多用规则管教孩子,他就会不逾矩。
在共同制定规则的时候,就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力和沟通力。
善于在家里出谋划热研究制定规则的孩子,长大后更有领导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在孩子面前经常会有挫败感,觉得“管不下”“管不住”孩子的话,那说明你的方法或者观念有问题。
你就需要去学习提升自己,而不是用家长所谓的“权威”去压制孩子听你的。
那样做只能适得其反,让你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直致孩子的心门关闭,彻底不理你。
2.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学习没有动力吗?
因为他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有一个来找我做咨询的初二女生说“过去,我努力学习考取好成绩,都是为了告诉我爸妈,我并不比别人差,我要证明给他们看,想讨好他们”
“现在,既然我怎么做他们都不满意,都觉得我不如我姐,不如别人家孩子,那我还有什么必要再努力呢?!”
这是很多小时候学习很好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会出现的状况,而且绝大多数孩子,都认为我学习就是为了父母满意和高兴。
“学习跟我并没有什么关系,我都是为了他们才学的!”
因为孩子们都觉得自己是为了父母老师学习的,所以大部分孩子很早就没了学习动力。
你想,谁会把别人的事那么上心,一干就是十几年?!
过去,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到了大学才开始“摆烂”,而现在,有很多一上初中就开始躺平。
这里说的是那些前期学习比较好的孩子。那些早早就学习不好的孩子,更是一开始就不想给大人干!
凭什么我这么辛苦地,去给你学习?!
哈哈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孩子们没有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只是每天按部就班地做一些规则要求的事情,免得父母和老师批评。
那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呢?
(1)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有用
(2)要有成就感,体验到快乐,得到赞赏
(3)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是因为成绩好才爱他
前面提到的那个不想再给父母学习的女生,就说她感觉父母爱的就是那个学习成绩,根本就不爱她这个人。
孩子说出来是那么真切,而我们家长却是一头雾水,原来从来就没有去感受过孩子的感受。
(4)不断提高自我价值感
3.你知道孩子为什么沉迷网络游戏吗?
因为游戏里有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快感。
比如成就感,就是游戏水平再懒都会被鼓励和肯定。
现实中恰恰相反,只要成绩稍微有点不如人意,就会被劈头盖脸地训斥。
比如归属感,游戏中有团队合作,有队友支持,还可以毫无顾忌地说自己的真心话。
现实中孩子往往都处于自我保护状态,因为没有几个人能理解他,自己的想法总会被大人指指点点,笑话他们“小孩子你懂啥!”
比如愉悦感,游戏中获胜了就会很开心,而且这样的机会很多。
现实中学习不是太好的孩子,面对的都是挫败感和失落自责,很难找到赢的体验,很难获得游戏中那种愉悦感。
人的本能就是趋乐避苦的,谁又能抵抗得了价值感、愉悦感、归属感、成就感等同时获取的多重诱惑呢?!
要知道,孩子在现实中,经常被家长老师因为学习而批评,就会让他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当反感机制启动的时候,学生就关闭了创新的可能性,创造力就会自然下降。
当孩子在现实中体验了太多的反感恐惧后,就必须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轻松愉悦的刺激,否则压力太大就会感觉到很痛苦。
另外,其实孩子用手机不见得都是在玩游戏,90%以上的孩子用手机,也是在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我们大人一样。
我们往往会用圣人的要求来对待孩子,对自己就很放松了。这其实是很不公平的,而这种不公平感也造就了亲子关系的很多危机时刻。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我们要不断适应新时代,跟着孩子一起成长。
把问题当成资源,发现其中更多的契机,创造更多的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