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质分解
终于在忙碌了半个多小时后,我成功将手头的资源分类整齐,顺便将头上的擦伤进行了处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收集信息。我的个人AI停止工作,在修好它之前只能靠自己了。在救生舱中的计算机中我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极光号主控AI在坠落时已经将这颗星球的所有信息都传递给了所有救生舱的信息接收模块中。所以我知道了一些重要的情况。首先,这颗星球名为kb4578行星,是属于银河系塞塔象限边缘,名为kb45星系的第5颗星球。这颗星球的质量与地球相当,但它的密度没有地球大,所以它的星球直径比地球要大一些,重力缺与地球少小一些。这些星球基本数据是星光号在进入kb45星系的时候就行了测定的,光谱测定显示这颗星球符合人类种族生存的气候条件和物质生存条件。
其次,这颗星球上90%以上的面积是海洋,而有大陆的部分分布在其北极地区。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好属于星球偏赤道的地区。我们坠落的区域正好是一片浅水区域,这个是通过救生舱声呐雷达探测到的,但由于探测器功率较低探测范围只有不到方圆10公里。不过知道这些基本信息就足够了。
现在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先搜集一部分生产资源和生存资源。在收集了足够资源后,必须将损坏的救生舱信息接收模块和个人AI修理好。最后就是向星光号残骸处进发,寻找更多资源和开始联系和搜救其他遇难者。这些都是作为星际运输飞船水手的基本职责,在遇到任何灾难时一定要遵守的基本指令。
而我是一名机械师,在这样的处境中我的技能可能让我的生存几率提高不少,所以更应该去救那些逃出去的人。
目标确定了,现在就行动吧!毕竟我也没有其他选择,没有在坠落的事故中死掉,那我必须为了生存继续活下去。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问题是,我要在水里度过一段时间。所有资源都在这水底下,所幸我的水性还不错,另外救生舱里还有一套专门为水下行动设计的一套服装和面罩。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配备重型氧气瓶。我还得自己制作一个出来才能继续后面的行动。
我穿戴好所有装备后,来到救生舱的顶部。望着底下蔚蓝的海水,深深吸了口气,鼓足勇气向下跳了出去。
微凉的触感通过游泳衣传到我的皮肤上,当身体完全沉入水中,被海水完全包裹住时一种矛盾的感觉油然而生。在下水的这一刻先是一种婴儿回归母亲子宫中自由而安全的感觉,充斥了我的全部神经。
这可能是今天经历了多次生死的瞬间,又在压力下完全不能将心中的恐惧宣泄出来的原因吧!但我很清楚这种暂时逃避只是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并不能让自己真的逃离危险,深水之下有什么未知的危险还在等着我,我真的不敢去想。
虽然刚才在救生舱里没有找到重型氧气瓶,但那套水下套装还是带了一瓶轻型的氧气罐,只能维持不到15分钟的气量,而且还要缓慢的呼吸才够用。
这个星球的海水成分与地球相近,水中矿物含量虽然没有地球高。但海水的浮力也是挺大的,我下沉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这里是浅海区,海床离海面的距离不过十多米,我很快就沉到了底。
可能今天是我的幸运日吧!经历几次生死瞬间,幸运女神一直守护着我。刚到海底我就发现了几个大块的飞船残骸,就躺在那里,离我非常近。这对我的打捞行动非常有利,只要我将身上带着的绳索系在这些残害上,几个来回就能把他们都拉上海面了。毕竟我只有十五分钟的呼吸时间呀!
就如我的预料,一切非常顺利。在氧气罐报废之前,我成功地将救生舱所在海底的残骸都通过缆绳打捞上来了。下一步就要靠万能制造机了。虽然这个小机器跟宇宙飞船上的大型制造装置没法比,但在接下来的行动中足够应付各种情况的发生。
将打捞上来的飞船残骸搬进来,着实费了点劲以外,剩下的工作就轻松多了。这会儿,我做为机械师职业的优势就完全发挥了出来。我把这些残骸挪到万能制造机跟前,设置好机器的各项数值,选定物质分解储存功能。一切准备妥当后,我就看着机器进行第一次物质回收的操作。
这时安装在墙壁上的制造机从机械舱内伸出了一支机械臂。
首先,对眼前的残骸进行了3D深度扫描,记录了其空间结构数据和物质属性数据,这个过程大约耗去了1分钟时间。之后,制造机调用救生舱中的计算机进行深度运算。这才是关键的步骤,这个过程花费了大约5分钟。如果我的个人AI助理没有罢工的话,这个过程可能不到1秒钟就能完成,我有些懊恼的看着手腕上毫无生气的终端想到。
就在我愣神之际,制造机伸出的机械臂又有了新动向。它再次发出扫描射线,但这次是蓝色的射线,随后神奇的一幕又一次的发生了。眼前的残骸在蓝色光线的照耀下,逐渐从外壳开始透明化,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在啃食消化着那些残骸一般。而那些凭空消失的部分却被一些肉眼可见的字符快速取代,好像这些字符就是这些物质原有的样子一样。
虽然无数次见证过了这项科技的神效,但我每次都会不由自主的赞美神明,虽然我不信仰任何一个神。正是这项神奇的物质转化技术的发现,才有了人类从太阳系出发开始征服星辰大海的历史。
由衷的感慨还没结束,物质转化过程已经结束了。
“搞定!看来制造机的功能运转正常,继续把剩下的几个转化以后应该可以做不少好东西!”我自言自语的开始把其他几块破损的残骸搬了过来。
经过不到半个小时时间,所有残骸都被转化成成为某种信息状态储存在救生舱的物质储存模块中。现在只要有足够的能源输入就可以将这些信息态的物质转化为实体物质。正是这种神奇技术的加持,人类才在茫茫宇宙中开始进行殖民和贸易。
“好吧!先做一个重型氧气瓶吧!应急资料库中应该有蓝图的吧!”我站在控制台前自说自话道。
系统中确实存储了,水下作业的相关设备蓝图。我发现现在有几个可以制作的选择。一个是重型氧气瓶、另一个是高强度匕首。由于“星光号”的救生舱属于民用设备,联盟政府法律限制其拥有现役武器装备,所以我在蓝图中就找到了一个武器“匕首”。
“总好过什么都没有吧!”我自我安慰的说着,开始设置制造机。
“我回收了一共30份钛元素、5份铜元素还有2份硅”我盘点了一下刚才的收获。每个元素物质被回收后会被系统按照其特性按份进行存放。这里的每个物质的一份所代表的量都是不同的,用份来作为单位其实与被转化后的数据化状态有关。
“氧气瓶制作需要5份钛、匕首需要2份钛,真奢侈呀!”
机器再次启动,不过这次的结果是相反的。蓝色射线照射在机器的平台上,与回收过程相似,只是一开始先出现有神秘字符构成的物体结构,慢慢的结构从里到外开始凝实,最终完全变成实实在在的一个物体。
氧气瓶的大小正合适,但入手有点沉,我担心以后下海在上来的时候可能会比较费劲。匕首比较小巧,携带也方便,看着它锋利的外刃终于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