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318/b4230002b52870db.jpg)
①先观心,再以我手写我心
许多人的写作历程,如同成长过程一样跌跌撞撞。
跌跌撞撞不可怕,只要你不断地去“善护念”,找到自己的“文心”,安住在其中,再多的无常变也只是历练。
一般人会套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输入+输出=写作。这样也对,但我们真正应该修持的是自己的“心念”。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嘛。我们不妨把这个“心念”当成抛向自己心湖中的一颗石子,不论它有多小,都会产生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你就专心看着涟漪,它要去向哪里,最后是怎样归于平静的。
当你的心,明明了了的时候,很多文字就自动的生出来了,如小草一样,它不需要你去刻意的想什么。我好多东西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每天要日更什么。
相对于日记中的反省,我觉得更自然流畅一些,因为它没有观众,只是面对我自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任何世俗的“有为法”。
阅读雪师的作品,我们可以品读出很多“无为法”,正是这种无为法,让他把真心注入文字里,让文心如水一样流淌。
如果我们能够长久的去这样练习,会渐渐把自己的心念变成一种心法,在无为中默默滋养自己。我们可以去实践雪师的《写作八步歌》,用自己的感觉去感觉周遭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以前觉察不到的美妙。
其实,写作就是以我手写我心。每个人的心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颗心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无常变”,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的显现,可以跨越许多禁区,也可以上天入海……如果你知道怎样用文字调心,你就不愁写作内容了,由一生二,由二生三,由三生万。
②去分别心,妄心也可以慢慢钓起真心
每个人都是从“我”开始写起来的,雪师所有的作品当中都有“我”,但是他不执着于小我,而是让大我慢慢地渐入佳境……
刚开始写不好也不要紧,只要你的“心”在,并且能够时时刻刻地去观照它,用它调动你来六根,哪怕是妄念,写下来也无妨,毕竟很多东西都是心的游戏,只要不执着它就行。
我刚刚写作的时候,就是一个画心的过程。我把自己变成一个文字女巫,只要心里有想法,就用各种各样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没有好坏之分,一切都是由心舞。
2010年之前,我非常喜欢古诗词和现代诗歌,有时拿着粉笔在地上乱涂乱画,有时在本子上简单的描心,描着描着,心平静下来了,达到了一种调心的效果。然后,我就慢慢的往里面钻,发现文字的世界里有无穷的奥秘,我为此深深着迷。
我没有找老师带,我只是把自己的心当成了自己的老师,顺着它一点一点的往前摸索。人特别安静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不存在了,只有一些文字像在脑海里漂浮。
如果当时我接触了佛法,注入一些正念,或许我现在不是这个样子。(有些东西是要讲究机缘的。)我当时没有接触佛法,“佛法”就用文字来慢慢的安我的心。现在想起来,一切都是佛法的呈现,只是自己当时像个迷途的羔羊。
妄念也是真心的反作用力,你若把它当一回事儿,它也可以为你的写作来助力。很多科幻小说、穿越小说,不是从妄念生起的吗?逮住妄念,让它去“钓”起自己的真心,你会发现头脑之外的东西会慢慢的进来。
你不要去抵抗,只是静静的看着它发生,也不要刻意的去欢迎光临,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其实我说了这么多都是废话,但你仔细的听,你就会把所有的一切都落实到心的参照、心的选择、心的修为上。
③坚持写下去,由量变引起质变
很多时候,我是无明的,但我坚持了两件事,一是阅读,二是写作。
阅读就像一个净水系统,让自己这颗浮躁喧嚣的心慢慢的安静下来,然后在静净清明中找到自己。“心”是一直会变的,而且非常善变,可能你前面说了一句话,后面一句话就立刻否定了它……可能这一刻你觉得是真实的,到下一刻又非常的虚幻……正是因为这样的“变量”,让你有了多种多样的视角,你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二三去写。
有的人可能说那些东西,人人都有,人人都会想,我写下来也没有多大意义。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多作家就会作废。
写作是一项体力活,你必须让自己着手去写,在写的过程中,你才能感受到写的乐趣。这就跟修行一样,我们不能只在口里念阿弥陀佛,必须要结合种种“戒定慧”的行为来围成一个强大的能量场。
我读过了一些写作方面的书,也曾经用过一些结构法去苦苦练,发觉有一些东西真的是糟粕。
有一个用写作谋生的老师,我发现他发给我看的文章,都是发表在某某日报上的,好多是用诗词作线索,然后穿插一些世俗的东西,看上去很美,但我怎么都看不到里面的真心。
我没有刻意的去发表一些东西,我的能力也达不到那种要求。我不会学着一些教写作的老师去跟大家说要怎么阅读,要怎么去仿写,要用什么样的结构,还要在里面植入一些功利的要素等等。
为什么呢?一个人如果不能真正的写出自己的心来,用再多的装潢都没有灵魂。
我比较认同纳塔利·戈德堡的写作课,她是一个修行者,开了很多写作课,她的代表作《写出我心》里面没有条条框框,都是心的自然流露,哪怕是梦境也可以如实写出来。
她说:“别太强烈地认同自己的作品,应该在那些白纸黑字的背后保持流动的弹性。那些文字并不是你,而是贯穿你全身的某个伟大片刻;是你趁着脑子够清醒,而得以写下并捕捉到的一个片刻。”
只要你的心念在流动,你的文字就一定会有流动性。千万不要急,慢慢来,一个瞬间一个瞬间的去捕捉它就可以了。至于扩展与超越是后一步的事儿。有时没有先后顺序,只要你写出了心流,就是最好的作品。
与不思善不思恶一样,你应该公正的看待自己写下来的每一个字。身心灵是一体的,不要制造分裂,也不要在自己的文字中去制造那些哗众取宠的东西,默默的跟着心流动、跳跃……
当你训练到一定的程度时候,就可以出境界了。在基础阶段,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心,一定要把自己的心善善护。
④总结:写作就是画心的过程
我依旧在练笔的阶段,这些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需要刻意的去模仿或打碎。
昨天,我看孩子们画画的时候,发现小女孩们的内心非常美好,她们把春天画得栩栩如生,哪怕是一朵花,都注入了心的灵性。而有一些小男孩的心一片荒芜,他们不知道要画什么,就拿着铅笔在纸上不停地摩挲……
也许,很多人的写作就处在这种摩挲状态,恨不得马上放弃;但是,只要你耐心等待,并且观心,一定会有一片海洋(或天空)等着你。因为心的吸引力法则,也因为心可以生万法。
我以为那个乱画的小男孩画不出什么,没想到他画了一部“动画片”里的主要角色,很多小朋友都看懂了,并且讨论得津津有味。“有”与“无”是相生的,写作的灵感只是一个引子,更多的是靠自己的信念、阅历与转化力。
朋友们,写作就是画心的过程,千万不要让头脑限制自己,永远要观心,永远要让自己的心保持开放状态,在自由里不断地流出文字。最后,祝福大家能真心写作,真正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