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哈皮波白话试译:
孔子讲:“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六艺地范围内。”
哈皮波赏析:
目前市面上很流行这样的畅销书籍《XX人士的修炼之道》、《XX人士的七个习惯》、《如何在一百天成为XX》,总之,这些书都试图从需求分析和方法论上给每一位渴望给自己的职场生涯发展充电的人士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也正因为它的“有效性”,或者更确切的说,是通过自己的个人成功案例的分享创造的一种“有效性”的想象,让无数渴望成功的人沉迷于这种想象之中,将这些方法奉为圣经,而这些书的作者在顺利成为“圣经创造者”同时自己赚的盆钵满满。在这个每个人都极度渴望成功的社会里,再也没有比成为“创造成功的想象”更为便捷走向成功了。
但聪明一点的人都会发现这些作者提供的成功方案,有着不可绕开的弊端,他们的分析往往是个人或者局部的,而不是全面的,他们的方法往往具有经验主义和武断的推论,经不起长时间的实践考验和慎密的逻辑验证。我推想这些作者的失败主要在于他们并没有掌握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和根据世界观出发的循序而进的方法论,他们的方法论永远只着眼于在某个枝节之上,所以必然失去一种普适性。
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成功的方法论:如何成为一个圣人。在儒家文化里,圣人是所有读书人的成功目标。孔子的这十二字虽然简短,但却比畅销书的少则十几万字的方法论更为全面。“志于道”是阐明首先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道”是儒家的终极理想,圣人的志向在于“闻道”。“据于德,依于仁”是方法论,要“闻道”,要依靠“德”和“仁”来认知和改变世界,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游于艺”是具体的目标的实现,是最后的落实之处。这是一套从世界观到方法论及具体的目标实现的系统完整的“圣人”修炼方法。
历来凡有志于圣人之道的无不遵循此套方法。相对于畅销书的诸多枝节的方法,孔子所提的这套方法显然更高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