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分享:
有关格物致知(结合一个朋友提的孩子的问题谈)
表面是孩子的事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你自己的内在需要被看见。所有的情绪,不舒服,都是提醒我们,我们的内在需要被看见。
这个看见,不是思考不是挖掘,是如实如是看见自己此刻真实的念头。
就像一个孩子,他的真实想法从未被允许,一直被压抑 ,我们需要得到疗愈和释放。
每当有情绪,就放松身体,然后接纳允许自己有情绪不舒服,去看见自己此时真实的念,可以写下来,不评判自己的念头,写完可以撕碎。
这个久未得到允许的内在孩子,因为我们自己在允许他,倾听他,不评判他,而得到疗愈。
写完后觉察真相绽放真我。
心想生老师:永远不要去逃避当下的每一个感觉,就是感觉来到时候,你一定要随顺的去体验每一个感觉,不要逃避。
就是你逃避之后,这个感觉它还会创造一个新的事情让你去看到它,让你去面对它,让你去体验它,让你去接纳它。遇到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踏踏实实的去流经情绪,我们跳过了体验情绪,直接来到切换真相。事实上你只是避开了那个情绪,它还会再来的。所以,那股情绪还会重新创造一个新的剧情直到你能够完完全全看见它和接纳它。
流经情绪只是为了让灰尘脱落,你的心性被显现出来。这个时候,你要跟随你的心,跟随你心的指引,带着你走接下来的路,带着你去创造你接下来的剧情。
恢复本自清净,不是靠你压抑情绪,逃避情绪,抗拒情绪得来的。是格物致知,是忍辱,那个忍,是随顺,那个忍,是顺受,一旦你体验它,经历它,你会发现很奇妙的事情,外在发生任何事情,你发现你心平静了,你发现你和平了。这个是通过不断的格物致知,你自然能达到的状态,你根本不用用意志去控制,根本不用。
真相的感知状态其实就是回到那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那个空性的状态。空性的状态,它是看待一切,它知道都是假的,都是幻像,它同时也知道一切都是它创造的,它充满了喜悦,充满了和平,充满了满足和充满了宁静,这就是源头的状态。
必须事上练心,否则的话,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与不闻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