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剑桥与〈再别康桥〉》的文章,文中介绍作者在剑桥镇住了一个月后,她开始慢慢品出这陈旧市容后面的韵味。
她认为“守拙”也许最能代表剑桥人给她留下的印象。
所谓 “守拙”就是不跟时髦,不追求虚荣而甘于寂寞耕耘。
过去我以为“现代化”是一个很动人的词汇,因为它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五光十色,璀璨夺目。
可在剑桥人面前,“现代化〞变得那么苍白,毫无魅力可言。
在剑桥,一位骑着破自行车的老头,可能就一位诺贝尔奖得主。
当你看着这位诺贝尔得奖者骑着那辆破车在不平的石条路上颠簸而去,你从他身上看不到一点 “现代化”的影子。
书中介绍剑桥镇中心的公园,既没有精美的茶座咖啡屋,也没有什么雕塑花坛,有的只是清澈的小河、婀娜的垂柳和漫不经心吃草的老牛。
剑桥镇上的房子几乎都没有车库,房前窄小的路面,勉强能停上一辆小车。更多人家门口摆放的是自行车。
估计这里没有人家会有一辆悍马或是凯迪拉克,在这里甚至还有可能看到久违的草房。
就是这么一座 10万人口的小镇,出了上百位大师、诺贝尔奖得主和叱咤风云的时代人物。这些人无论从阅历或是眼界都是领先潮流的,难道他们不懂得“现代化”吗?
结论只有一个:他们宁愿“守拙”。因为在他们内心中,有一份坦荡、一份淡定和一份自信。他们不需要“现代化”华美的外衣来包装自己。
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资本在不断鼓动人们盲目追求高消费,人们往往被外在的物质所迷惑,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和“精致生活”。
然而,真正有思想追求的人,并不会过分在意自己的物质条件,他们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富足。剑桥大学的“守拙”精神,让我想起了我国古代先贤倡导的安贫乐道思想。
孔子曾说:“贤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虽然生活简朴,但却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快乐和满足。他不为物质所动,一心追求道德和学问的提高,这种精神富足的境界令人钦佩。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辞官归隐田园,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功名利禄所动,一心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内心的宁静。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他对精神富足的追求。
他们不为物质所动,不为名利所累,一心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
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淡定,不为外在的物质所迷惑,追求真正的精神富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