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过的轻松。
由于偶然的因素,往常的家庭聚会取消了。于是全家二人初二就临时安排了一次短途游玩,初二起个大早,直接地铁、郊区专列,4个小时就来到了密云古北口。因为以前来过,印象极好,也算是故地重游了。
疫情之前的时候,是夏季去的,由于时间关系,卧虎山长城只是简单的爬了一线段,历史的沉淀让我念念不忘。
简单的在预定好的民俗居住地吃了点早饭,在老乡的指引下直接开始了第二次的爬长城。
沿着有些荒凉的山沟一直向上,旁边荆棘从生,走起来还是有点困难。
时间不长,很快就到了我向往已久的、很是残破的长城城墙上,踏上城墙的那一刻,感到了历史的沧桑。
久违了。
一路向西,沿着古老的城墙走着,每到一处敌楼,都会有新的发现。
这次,我们走的是一段之前没有走过的,几个敌楼还是很有特色的。虽然是残垣断壁、伤痕累累,但走在上面,总会有一种脚步坚实的感觉。
在曾经来过的地方重新留下了影像后,开始了新的段落。
一路走来,开始有为了攀爬修建的铁索了,山势也变得狭窄了,有的地方就是单边墙了,也就是只有不到一米宽的一段城墙,走的时候,只能是从旁边的峭壁上过去,确是有点目眩。
我们的目标是环线,准备从另一边回来,所以,一直向一个方向前行
偶遇了一对游人,是来寻找园楼和姊妹楼的,聊了几句,还是各自走路了,同时有一个与我们反方向的男子,从最高处回来了,他们的体力真好。
走过几处仅仅可以一个人走过的断崖,不断的提醒着自己,一定要小心,一边走,心里一直有些打鼓,只能是紧紧的抓好铁索或者是旁边的荆棘。
走到最高处,俯瞰山下、瞭望远处的山峦,心情大好,感叹自己爬上来了。
要下山了,却有些为难了,预计的路线似乎很危险,打了电话咨询房东,最后还是原路返回了,因为那边有人掉下去过。
下山并不容易,一路小心翼翼,相互提醒着,回想起来,还真的有些胆颤。
下得山来,我们一直也在感叹,那么高,我们爬上去了。
第二天,一出村口,就发现了一出康熙行宫和七郎墓,简单的看了看,这里的人似乎并不清楚这些历史,没有人提起过。
沿着潮河,还发现了姊妹楼,因为隔着河水,遗憾的没有过去,那对寻找姊妹楼的人,不知道找到没有。其实姊妹楼就在路边。
我们又走了大花楼、古城关、令公庙、药王庙、戚继光广场、纪念碑......还看过了一处抗日时期的公墓与纪念馆,因为闭馆,也就没有进去了。
回来的时候,因为多走了几步,还在进京的检查站查验了一下身份证,也算一种意外的惊喜吧。
我们住的河西村还是很有些味道的,号称“百家姓第一村”,问过房东,他们似乎也不是很清楚,看看了村口的宣传栏才明白,是姓氏最多的意思,估计是都是不断搬迁来的,所以姓氏庞杂。
另外,这里有“露八分”之说,开始一直搞不清楚,也是看了宣传栏参明白,如:程,在这里就说“万里长”,省去“程”字,基本上是谐音,称为“露八分”,自己有一个猜测,也许是这里一种独特的划拳的游戏,依据是一幅宣传画,上面似乎是在喝酒划拳。
古北口是京师重镇,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更是一个有着历史沧桑积淀的地方,古北水镇是游玩的地方,但古老的残垣断臂的长城更是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