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年代的烙印

年代的烙印

作者: 喃喃自语S | 来源:发表于2017-06-22 14:51 被阅读27次
年代的烙印

父母那一辈人

很多人都觉得跟父母沟通很难,说多了还容易发生争吵。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真切得体会父母的想法。试想他们出生的年代,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需要照顾,5、6岁开始就得帮着一起打理家务。上学时还可能见过文革发生的那些事,身边的朋友同学大都没读几年书就回家务农了。在我们这样的小县城,连温饱都是问题。到了16岁左右就得出去找工作,听说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20来块……

他们20岁之前别说见过汽车了,连自行车估计都没见过几辆。八几年中国才真正的改革开放。赶上改革的春风,有点胆识,可能出去溜达了一圈,长了些见识,也赚到了一点点钱,还不知道这些钱可以干嘛。看大家买什么就跟着买点什么,30多岁买个电视机,电话之类的就已经是街坊邻里间了不起的人物了。

我们这代人

那我现在29岁,电视基本已经不开了,偶尔家里来个客人什么的,会陪他们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自从买了小米机顶盒,我爸妈就持续在刷二战神剧。而我平常是不开电视的,用用电脑和手机已经够了,如果新出个什么科技产品会关注一下,再买个智能手表。我新家装修本来就连电视都没考虑过要装,后来受到父母长辈的多方压力,没办法才在客厅装了一个。对我来说来个投影更方便。

说起交通工具,我驾龄都已经11年了,18周岁就去考了驾照。所以在我20来岁的时候,车已经是我的腿了,没了车就跟断了腿没什么区别。从来没有感受过温饱或是家务繁重之类的情况。

如此不同的生活经历产生的不同观念

比如他们说什么中医好,我就会觉得没多少可信度;上火了叫我喝些凉茶,我也基本不会相信.....很多传统观念对我来说都没多少科学依据。即使是饮食方面,我爱吃的,他们都觉得是小孩子吃的东西。

个人对于教育的一些看法

特别是小时候读书,其实直到现在他们也常会讲起。~别人家的小孩读书如何了得,现在读出来工作什么的也很厉害~那我以前成绩很不好,缺少管教,他们也不知道怎么管我,就托给老师。在老师的监督下成绩还算不错,后来没拖给老师了,成绩就直线下降,再也没有反弹过。就连上幼儿园也是因为周遭的人跟我爸妈说,孩子都5.6岁了,该去幼儿园了。他们才知道小学前,还有幼儿园这个东西。不过到现在,我依然没觉得在学校成绩好,对步入社会有多大帮助。虽然我也没在社会上做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我觉得真正有用的知识都是在社会上学到的,学校从来没教过我们多少真正用得上的东西。

我自然没有拿那些从小就很优秀的精英说事。一直名列前茅,后来考取名校,留学海外,什么哈弗、斯坦福之类的。接着去了BAT,或是更牛的Google种种。又或者是自主创业,还是独立开发出了什么牛X的技术,那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可我想说的只是我们这些普通大众而已,真能在学校学到什么有用的技能吗?

身边的人都只是在随大流而已

就像现在经常会遇到一些70后,80初的家长带着小孩。开口就是“某某人家的小孩如何如何学习好,考试如何如何厉害,或是你那个同学某某某这次考的不如你啊,一定要继续加油,去学习班更加用工补习......”。我很好奇,难道他们没有经历过这些教育吗?还是说他们真的觉得这些教育和考试能让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我看到的都是这些孩子每天拖着书包,因为根本就背不动,只能买些聪明人发明的新书包,下面装了几个轮子拖着走。往返于学校和各种补习班之间。他们失去的不仅是快乐,连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没有学会。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自己回家,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我17岁的外甥想吃花蛤居然要他60多岁的奶奶剥了给他吃,因为他剥不了。

为什么在报补习班之前,不先让孩子学会基本的自理

真的是每个年代的人都不同,我能理解父母一些想法。也可以体会周围一些年龄相差不大的人的观念。很多人告诉我的是,有的时候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学业重,很辛苦,就算学那么多也不知道有用没用的。可周围的人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人人都在比较,你不参与这样的“竞赛”都不行,总会有人从身边冒出来说“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哪里哪里的补习班好,学这个好学那个好......“。人有的时候都不是为自己活着,是被周围的环境影响着生活。

可问题是人人都这样了,你还要这样随大流,那不是更不行吗?在一条每个人都追求同一个目标的道路上走,成功的几率不会太高,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标准化生产出来的都是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流水线上出来的统一产品,可人又不是产品。

其实现在已经有少部分人开始行动起来了。像是韩寒,郭德纲之类的名人,已经不再那么注重孩子是否接受体制教育了。可能这些精英阶层比我们要更早接收到一些新的,更有用的信息。他们是精英,比较优秀,会给自己的孩子谋划不一样的道路。

作为普通人能做的就是避开大流,独立思考。其实孩子要走的路一定不是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如果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或是不断变化的话,那孩子们就不应该走我们之前的路。

相关文章

  • 年代的烙印

    父母那一辈人 很多人都觉得跟父母沟通很难,说多了还容易发生争吵。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真切得体会父母的想法。试想他们出...

  • 带有时代烙印的“80”年代

    80年代是个让众多人无法忘却的年代,虽然对现在年轻人(90、00)有些很久远,可是对于60、70后出生人群...

  • 我辈中人——《发展心理学》笔记1

    我们的身上有父辈的烙印,更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我辈中人。 我的父亲出生在四十年代,那个年代的中国“一穷...

  • 时光列车

    九十年代、零零年代、一零年代、二零年代……一旦坐上这趟永不停止的列车,每到一站,你就会被盖上一个站点烙印,它不会告...

  • 父母链接4

    我出生在农村,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在70年代出生的我,带着时代的烙印,那个年代在农村还是有点重男轻女,所以弟弟...

  • 音乐的美,美在鲜明的时代烙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譬如音乐。 80年代,90年代, 00年代,各有各的经典,却无一不是永恒。 从邓丽君到周...

  • 單車時代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烙印 60年代吃不飽 70年代解決溫飽 80年代有了點小資 90年代衣食無憂 00年代全然享受...

  • 关于父亲的两则

    那个叫父亲的混蛋终于老了 我的父亲出身于50年代,他的性格有着那个年代特殊的烙印。 美国有一部长篇连续剧《成长的烦...

  • 忆童年:学骑自行车

    我想这是每个成年人都会有的美好记忆。 出生在贫困的80年代,这种记忆又很特别,有那个年代独特的烙印。 上小学三四年...

  • 期中考试高分作文分享(9)

    烙印 @李雨薇 多彩的壁画,印在那石壁上,那是历史的烙印,是瑰丽的传统文化的烙印。这烙印印在心里,这烙印当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代的烙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df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