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两个层面。
第一个:凡夫心。
凡夫心与其他项相结合,与某种事物相结合,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对待关系。凡夫心,他是散漫的,是相对的思考的心。只能有一个投射的,假想的外界参考点,互相作用,所以说凡夫心它是会思考,会魔化,会操纵的心,是会暴怒的心,会制造于沉溺于负面情绪与思想的心,他必须持续的以分割概念化和凝结经验等方式才能肯定确认其存在的心。凡夫心,它是不停的在改变的,始终受制于外在的影响,习性和境遇。比如说:天气好,心情好,天气不好,我心情也不好,这个是什么心啊,是凡夫心。孩子考试考第一段,我心情很好,孩子考试考倒数第一,天那,老娘都不想活了,这是什么心,这个是凡夫心。老公爱我,我觉得很幸福,老公不爱我,我马上觉得不幸福了,这个是什么心呢?还是凡夫心。
凡夫心有两个特点,就第一个:很执着,外求老想着去控制别人。能量都放在对外的控制上,对外的投射上,就像是一只在树梢上跳来跳去的猴子一样的,一刻都不停的,这是他的一个特点。另外还有个特点:他就是有一种,有一种沾沾自喜的,有自我保护的惰性,有一种错误,而迟钝的稳定性,一种习气深重,像石头一般冥顽不灵的这种气质。
所以这个凡夫心,总觉得别人有问题,别人需要改变,但是对于自己他很迟钝的:我哪里有什么问题,我很好的教育孩子,我很懂的,老公,嗯我知道怎么回事的。就是对于外面的这些风吹草动,他非常反应非常的迅速,总想去掌控,但是对你自己,很迟钝,觉察觉察什么,什么是觉察成长成长什么?有啥好成长的?这日子不是挺好的吗?
你看你对自己的时候就变得非常的迟钝了,或者就是沾沾自喜:我没问题,我挺好。
如果一个人只活凡夫心的话,那会怎样呢?
这个人生就是很混沌的,就是很迷茫的,就是很死板的。就这样从生到死仿佛从来都没有活过一样,这就是凡夫心。
但我们的心还是有另外的一个层面的,那就是心的本性,也就是心最内在的体系,他是永远不受变化或死亡触及的。那这个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心性。
每个人都有心性, 这个心性就隐藏在我们的心中。而且不要误会只有人类的心才有,事实上它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如果我们来说要体悟心性,真正的是体悟万事万物的本质。我想大家都知道佛陀吧。这个乔达摩悉达多与我们并无而二异因为他也是一个人。但跟我们又不一样。因为他是一个彻底根除了痛苦和挫折的人。他发现恒长不死的快乐与祥和。他是完全活出心性的人。
佛陀说过: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这句话,带给了大家无穷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