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两个层面,觉悟就是从第二个层面进入第一个层面。什么是第二个层面?随便你怎样想,随便你怎样说,随便你怎样做,总是出不了第二个层面。芸芸众生就这样一辈子在第二个层面折腾,我说的芸芸众生就包括那些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作家。第二个层面的事情包罗万象,从怎样分辨东南西北到怎样观测宇宙黑洞都是。
那什么是第一个层面呢?第一和第二是相对而言的,在相对中成立第一和第二。所以言思中的第一个层面就是第二个层面,真正的第一个层面不在言思之中,真正的第一个层面就不是第一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只是第二个层面的表述,第一个层面就是第二个层面,真正的第一个层面不可以说不可以想,可以说可以想的第一个层面就是第二个层面,也就是说,那开口说话的人,那动脑子思想的人,无论说什么,想什么,哪怕天天都在说第一个层面,他实际上只是在第二个层面。
一定要明白,第一个层面不可以说,不可以想。你可能没有说,但你想了没有?如果不想,那怎样进入第一个层面?只有不想才有可能进入第一个层面。所谓生死存亡那就是第二个层面的事,第一个层面不存在这事。进入第一个层面就是通过顿悟,就是立刻脱离了一切纠缠。什么道理都别讲,不要听任何道理,讲道理的人都该死。讲道理听道理的没有一个能脱离生死,这就是作茧自缚。不要告诉我你在现实中有多少烦心事,这我不管,管这些就无法顿悟,顿悟就是立刻从一切纠缠中出来,当你还处在纠缠中,你无法理解这件事,所以不是理解了再出来,而是出来了再理解。
第二个层面的事情难道就真的无足轻重吗?当你在第二个层面的时候,第二个层面的所有事情都是重要的。那当你在第一个层面呢?不要说。你还要说你就不可能在第一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不讲理的层面。并不是否定第二个层面的意义,只要你看得见的,感受得到的都是有意义的,但也只在这个层面有意义。所以觉悟的不热衷于解释,热衷于解释的没有觉悟。那个被称之为存在的本质的,当然是不可能离开当前的一念,存在的本质只在当前的一念中。连续性的念想就是企图对现象进行解释的产物。是解释现象还是直观现象?这就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理由?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觉悟就是不纠缠的艺术。你必须是一个不讲理的人,你才有资格顿悟。你要讲理,那你只能成为哲学家,佛学家,你就不能顿悟。这一点极其重要。不讲理你就出来了,讲理你就困在里面。所以禅宗就是所有佛道门派中最快捷的,其他的门派都要讲理,其实就是纠缠在梦里面,所以很难。禅宗就是一刀两断,说走就走,不打招呼,不告别,头也不回就走了。不进入第二个层面,不管别人懂不懂,那么啰嗦的分析一大堆,别人还是没懂,自己反而陷进去了,不划算。禅宗走的就是极简路线,靠的就是悟性,一了百了。人们纠缠在言说思想之中,就这样一百年过去了,又一百年过去了,还是没完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