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坚冰融化的声音》读后感

作者: 郭郭呆呆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21:24 被阅读16次

怀着好奇的心,我翻开了这本蓝色封面的书。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因为那是天气晴朗时天空和大海的颜色,代表着祥和、宁静以及无条件的包容和接纳。之所以好奇,是因为:第一,吸毒者的世界,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就类似于现在正常的人对精神病患者的世界那样的陌生;第二,关于毒品,我心中一直存在一个疑问,从小就有的;第三,这是我非常尊敬和在乎的人推荐的书;第四,我很想知道,那些吸毒者心中的“坚冰”是如何被融化的。

先说说我对毒品的认识以及我看这本书后产生的第一种感想。

从我读小学开始,学校的禁毒教育一直都是轰轰烈烈地进行着,那时没有多媒体可以展现吸毒者那些触目惊心的病态和痛苦,但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会充分发挥她的语言表达能力,用特别生动形象的描述和比喻,来控诉毒品对人以及对社会的危害,将类似于“一朝吸毒,终身戒毒”“一人吸毒,家破人亡”的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在暑假里,学校也会组织我们去看电影《虎门禁烟运动》并要求我们写读后感,通过那段历史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毒品的万恶之处——对个人、对社会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危害之深。再加上,从小我爷爷对我们的教养的重视,因此,我一直都是特别抵触毒品的,哪怕是在我特别特别孤独和痛苦时,我也从来没有动过通过吸毒来交朋友的念头,尽管我们当地也有人这样做,尽管也有人拉拢过我,但我毫不动摇——宁愿被孤立被打。也许,这得益于爷爷的教养和学校的教育,也得益于我骨子里的那种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吧。

后来,历尽无数艰难坎坷,我终于实现了我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虽然我不会去沾染毒品,虽然在我当班主任时我也扮演了我当年的班主任那种宣传禁毒的角色,但其实,从小到大我的内心深处一直存在一个深深的疑问:既然毒品的危害这么大,既然学校的宣传如此大张旗鼓,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陷进去呢?难道这些人就不知道吗?不可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会不断重复着“吸毒—戒毒—再吸毒”的路呢?这多么像我一直在重复着“住院—出院—再住院”的路啊!我相信,这一切的背后,一定有为什么。而且,根据伟大的哲学理论“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相信,毒品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只是我们看到的宣传都只是它的邪恶的一面而已。尽管存在这些疑问,但,如果不是遇到这本书,估计我也不会去探究这些“为什么”,也永远不会知道吸毒的“好处”以及“诱惑力”,毕竟它离我的生活很遥远,而且那种“毒品有害”的观念已经渗透到我的骨子里了。再说,我这些年来活得特别艰难,特别特别痛苦,根本没有心力去想这些以前好奇的事情。

在我的生活中,完全没有真正接触过吸毒者。小时候我对那些人特别厌恶和憎恨,总觉得他们“害己害家害社会”,总觉得他们是社会的“渣滓”和“祸害”;慢慢长大后,这种绝对化的观念相对弱一些了,虽然还是觉得他们不应该吸毒,也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走那条路,但我也逐渐觉得,那一群被社会抛弃甚至是唾弃的人的背后,肯定都有一段段特别不堪回首的经历或是一些深深的伤害。因为我相信,只要他们不傻,就一定受过禁毒教育,也就一定知道毒品的危害,之所以明知故犯,肯定有他们的理由:也许那只是他们选择的一种“发泄”方式?也许那是因为他们太孤独太无助而选择的交朋友的方式?用来“抱团取暖”的方式?总之,我相信那句话: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本书,让我对这些关于毒品的回忆和好奇都复苏了。我看了前三章后,就揭开了从小到大存在我心中的一个疑团,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虽然毒品的危害很大,但是它可以在不动刀子也不痛的情况下,仅仅是吸一口,就能让人快速缓解难受和痛苦、快速忘记所有的伤害、烦恼和不堪回首的往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松愉悦、飘飘欲仙的感觉,尽管这种感觉很短暂也没有现实依据,尽管清醒过来后也许更痛苦,但在那个时刻,对于那些人来说,哪怕是短暂的开心和快乐的感觉都是弥足珍贵的。真的,我特别特别理解他们的这种选择,现在终于彻底地明白了!我也在假想:如果我早点知道毒品的这个优点,那么,在我特别特别难受和痛苦时,也许我就多一个选择了。(想想而已,我绝对不会做的)

其实,吸毒,从本质上来说,跟我一次次咬自己的手臂、拿刀割自己、拿刀插进心脏的作用,是一样的,至少在那一刻的作用是一样的,而且它还比我的方法更舒服一些。后果,虽然不一样,但其实都是严重而痛苦的。不同的是:选择吸毒,让他们成为“瘾君子”,选择自残自杀,让我成为“精神病人”;他们走上的是戒毒之路,我走上的是治病之路;他们被送进强制戒毒所,而我被强制住院治疗;他们都被社会唾弃、被骂成“烂仔”“人渣”、被认为是品德败坏,而像我这样被认为有精神病的人,虽然一般不会跟人品问题挂钩,但估计都被认为是人类中的“次品”或“废品”吧?反正大部分也被社会边缘化了。在这方面,我算是很幸运的:我遇到了很多好人,遇到一个很包容我的单位,大部分同事对我都很好(尽管不理解),所以,尽管我复发了无数次、反复住院,但三位同事一次次挽救我于生死边缘,学校也对我不离不弃,允许我出院后回归工作岗位,所以我还能通过工作接触社会,并在工作中感受到来自学生满满的爱和温暖,当然,我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很多。可是,我认识的绝大多数病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真的是:出院就等于失学或失业,失学就很难再复学,失业就难以再就业,最后只能呆在家里,真的就被社会完全边缘化了。

在特别痛苦无助的情况下,我曾经的做法导致的后果有什么比他们强呢?有!那就是:至少,我被当成病人——哪怕人们对精神病人也是充满异样的眼光、也是排斥和躲避的态度,但至少也算是“病人”。而吸毒者一般都被警察和人民群众当成“犯人”,其实我觉得他们也是一种另类的“病人”。还有,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极端痛苦,而吸毒又能提供那种虚幻的快乐感以及拥有一群毒友相伴——这种变态的朋友关系能暂时缓解那种孤独无助,所以他们对毒品欲罢不能,但他们大多数都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所以他们很多都会走上偷抢拐骗等违法犯罪之路,严重破坏社会治安,伤害他人。而我的做法,最多就是伤害了自己,最严重的后果也不过是我死了(也有好处),反正是100%不会伤害他人的,更不会危害社会。

本来,我只想写写自己对读书期间的禁毒教育的回忆,写写通过这本书我对毒品和吸毒者的新的认识,可是,一发不可收拾,居然联想了这么多!

其次,我想说的是,书中的故事对我的触动。

这本书一共写了十个故事——十个人的血泪史、十个家庭的悲剧、十个人的戒毒过程和心理干预过程,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潸然泪下。那些故事的主人公所经历的那些令人心痛甚至是触目惊心的往事——被抛弃的恐惧感、小时候的孤独无助、噤若寒蝉地活在亲人吵架打架的缝隙里、最亲的亲人突然离世、校园欺凌、亲子关系的冷漠、被威胁或伤害后的求助无门、家庭角色的错位、超出能力范围却又不得不承受的压力和责任、家庭(冷)暴力……全部都能在我的记忆里找到相关的印记,也让我想起了很多我原以为我忘记的事情。感觉就是,从故事中找回了很多丢失的记忆,让我很痛苦,可是,过了一两天我又想不起来了,真的很奇怪。所以,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心情都很糟糕,还必须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甚至是开心的样子给我妈妈看,真的好累好累。但我又很想看完它,而且看完一遍还想再看一遍,因为感觉可以从书中找到知音。于是,我断断续续地看,忘却的记忆断断续续地回来又失去。看完第二遍,我已经没有心力再去翻第三遍了,不敢再看了。

虽然,家庭因素和亲子关系不是导致他们吸毒的唯一的原因,但,那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也是一个根源吧。我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在社会中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身边有爱和温暖的存在,那么这个人走上吸毒之路的概率会很小很小。所以,我特别赞同陈老师在书中写的一句话“他们真正的心瘾不是毒品,而是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作为每个社会人都需要的——关系!”(摘自第3页第8行)。戒毒,虽然本质上是吸毒者自己的事,但要彻底根绝复吸,绝对需要家庭关系的改善、亲子关系的修复作为最基本的社会支持。如果“关系”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戒毒只是局限于消灭临床症状的话,那么他们从戒毒所或医院出去后,复吸几乎是必然事件。

因此,以前那个标语“一朝吸毒,终身戒毒”是特别有道理的,也毫不夸张的,因为大部分的戒毒机构都只基于消灭身体的毒瘾而已,能够做到类似这所医院的戒毒方式(结合心理治疗、关注关系的修复与重建)的地方,在过去几乎是不存在的,哪怕是在现在也很稀有。从这个角度来说,书中描述的这个戒毒康复医院做得很好,确实是走在戒毒医院的先进行列。其实,心理治疗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自己体会得淋漓尽致——以一个被治疗者的身份体会到的。心理治疗,必须基于信任关系来进行工作,但要想跟戒毒者建立这样的关系,我相信那是很难的。因此,正如这本书中描述的那样,戒毒者的心理治疗以及家庭关系的干预,真的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过程,需要心理医生和治疗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需要特别扎实的心理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强大的心理能量,更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大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这特别特别不容易。所以,我特别佩服能做这件事的人,不管治疗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已经足够令人动容和心生敬意。

在看第三章时,我哭得最久,哭到头晕脑胀,我想大概有三个原因吧。第一,那位戒毒者(云钟)的经历——他的不言不语、家庭的那种冰冷、父母对他的忽视、他对那些触目惊心的身心伤害的隐忍、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他还想保护哥哥的那种又傻又纯真的爱——跟我的一些经历很像,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事情。第二,在戒毒医院里,他对医生和心理老师的那种拒之千里之外的反应跟曾经的我太像了,我好像找到知音一样。第三,真的很感动于那位心理老师(陈老师)对他的那种坚持,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当年读大学时李老师的坚持,突然间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李老师的那份坚持,真的!云钟出院后一直把陈老师的名片带在身上,跟他类似的是,大学毕业后,我也一直把李老师送我的夜光贝饰品带在包里。但不同的是,云钟康复出院而且彻底戒毒了,走上了正常的人生路,在为他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也感到特别羞愧,突然间觉得自己连一个吸毒者都不如……而其实,我自己已经很努力了,真的很努力了,努力得心寒和绝望。

我从小是一个乖乖孩子,真的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在2010年底我们学校打电话通知我家里“我出问题”之前,我是一个特别特别让父母省心和懂事的孩子,懂事到了那种我自己都觉得心酸的程度,到了那种我特别羡慕“有人骂有人管的那些调皮同学”的程度。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让妈妈操心、让关爱我的人担心、让学校麻烦、让岳医生纠结……曾经那个特别让人省心和放心的我呢?曾经那个懂事的我呢?曾经那个优秀的我呢?都不见了,通通不见了!我讨厌现在的自己,我恨我自己!

再次,我想说的是,这本书推崇的那个理念“不慎吸毒,一念戒毒”,书中分析得头头是道(第3页)。我觉得,对于吸毒者来说,这个理念确实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希望和信心吧,因为“终身戒毒”这种话,听起来真的挺让人绝望的,就如医生跟我说“复发三次以上,终身服药”那样的绝望。所以,这个新理念,确实有它的合理性和人性化的光辉。只是,我觉得,它是不是太弱化了毒品的危害和彻底戒毒的艰难呢?如果对普通大众宣传这个理念,那么,大家会不会觉得,既然是“一念戒毒”,那么就没有那么可怕了,试一试又有何妨?特别是在很孤独无助、痛苦难受又需要朋友的时候!我不确定其他人看到这个理念会不会这样想,但,要不是我先前受到的教育,我就会产生这样的误会的。

我猜想,对于“一念戒毒”的那“一念”,提出者应该是从心理学的认知行为改变和正念的角度来说的,但真的容易被误会成“一念之间,想戒就戒”这么轻松,毕竟,在普通大众中,知道心理学知识的人不多啊。因此,我想,可否分情况进行宣传呢?对于普通大众,依旧是“一朝吸毒,终身戒毒”的警戒;而对于进入戒毒医院的“客人”,则改成“不慎吸毒,一念戒毒”的感召。可是,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分裂和矛盾,好像也不太好。那么,中庸一下,修改成“不慎吸毒,艰难戒毒”?或是?我也不知道了。好像是我想太多了吧。

相关文章

  • 《听见坚冰融化的声音》读后感

    怀着好奇的心,我翻开了这本蓝色封面的书。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因为那是天气晴朗时天空和大海的颜色,代表着祥和、宁...

  • 嘘 把耳机摘下 你可听见世界的声音? 听见冰块在玻璃杯里 融化的声音 听见在冰岛的冰川 融化的声音 冰川融化的声音...

  • 融化的坚冰

    到底是谁看不清前面的路?不管是谁,反正不是我。 每天下楼,都会在走廊里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说不上来是香还是臭,反正...

  • 坚冰总会融化。

    今天儿子几十个电话,把我的心搅得一团糟,我哭得像个泪人,没有任何解决办法的那种无助感,到现在想得都很发悚。我那样歇...

  • 陪伴·59|坚冰的融化

    文/大龙 尽管妻子和我已经达成约定,来增进彼此的感情,重新给予对方一次机会,但并不知道如何开始。我们已经好久无法当...

  • 难融化的婆媳坚冰

    从古到今,婆媳关系是个永恒的话题,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的就是婆媳之间的复杂关系。有些家庭中,婆...

  • 给你的成加点温情

    感言 温情能融化内从坚冰,温情能让你重绽笑容。温情...

  • 故事:没有温情融化不了的坚冰

    (一) 那个女人和父亲结婚了 “她为人善良朴实,勤俭节约,还做得一手好菜!” “她没有结过婚,最重要的是没有孩子,...

  • 谅解的温度能融化内心的坚冰

    以戏剧开头的爱情,注定以悲剧结束。那我们有没有必要挽留这段悲剧的感情呢? 放下这段感情,才是大多数人的声音,也是我...

  • 用爱来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

    课间,我正在教室改作业,我们班的周同学跑到我跟前,手里拿着一本书问我,看这本书对学习有没有帮助,我接过来翻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见坚冰融化的声音》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hs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