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问,我家孩子挺爱说话的,但总是口齿不清,发音不准,而且长出来的乳牙也不整齐,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其实,排除遗传因素,如果孩子后天出现说话口齿不清、牙齿排列不齐的情况,那很有可能和家长长期给孩子吃的东西太软有关。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说说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孩子的咀嚼能力是如何发展的。
1.咀嚼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需要后天锻炼
可能有不少家长都觉得,宝宝的咀嚼能力是天生就有的,但事实上,宝宝的咀嚼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后天不断地学习和锻炼来获得。
简单来说,咀嚼能力大体会经历2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咀嚼动作;第二个阶段是随着磨牙的长出,咀嚼动作逐渐熟练,最终实现咀嚼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个阶段中,食物的“硬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太小,没出牙或者牙齿长得少,吃稍微硬一点的食物,可能会出现嚼不烂、不好消化,或者噎着的问题,所以辅食得做得又细、又软、又稀才行。
可长期吃软烂的食物,孩子几乎不用嚼,自然没有机会学习咀嚼动作,更谈不上实现咀嚼效果,长此以往,他的咀嚼能力也就逐渐落后了。
2.咀嚼能力落后,影响语言能力
宝宝的语言能力的发育与面部肌肉、舌头、嘴唇的相互配合有关,其中面部肌肉又是在不断地啃咬和咀嚼的锻炼中发育起来的。
如果没有这个锻炼过程,那面部细小肌肉就很难变得灵活。这会直接导致孩子说话的时候,很难精准地去控制面部细小肌肉,于是就会出现发音不标准、口齿不清的情况。
另外,面部细小肌肉基本在2岁半时发育完成,如果在此之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育,那么就很难再发育到正常的水平了,这势必就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音和说话的清晰度。
3.咀嚼能力落后,影响牙齿发育
咀嚼能力没有发育好,会导致面部肌肉发育落后,在这之后的连锁反应,就是颌骨的发育也会变慢。
随着颌骨发育的滞后,牙齿的发育空间也就变得很有限了,自然就会出现因为拥挤而参差不齐的问题。
反过来,颌骨发育得好,给牙齿的空间就大,牙齿就更容易排列整齐,美观。
由此可见,良好的咀嚼能力是面部肌肉发育的基础,同时也对语言和牙齿的发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听到这,家长朋友们可能会说了,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了,可是现在我家孩子已经出现了口齿不清、牙齿萌出不整齐的情况,这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4.办法一: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而想要达到锻炼咀嚼的目的,家长要从两方面进行努力:
① 不断给孩子示范咀嚼的动作
如果孩子还处于需要喂饭的阶段,那家长可以在喂饭的时候,嘴里嚼着口香糖等类似的食物,让他模仿咀嚼的动作;
如果孩子已经可以自己拿着勺子吃饭了,那么家长可以在孩子和自己面前各摆一碗食物,用各自的勺子吃对方碗里的饭,这样既可以激发孩子吃饭的兴趣,又可以给孩子示范咀嚼的动作。
② 家长要根据孩子牙齿的萌出情况,和对食物的接受程度,来及时调整食物的性状。
一般来说,当孩子出现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时,年龄大多在1岁以上了,那这个阶段,家长就要特别注意,不要再给宝宝总吃稀粥、软烂的面条等,这种不太需要咀嚼就可以直接吞咽的食物了,而是可以逐渐引入小块状的蔬菜,或者是煮熟的棒骨、腔骨等,让孩子去啃咬,从而充分锻炼他的面部肌肉。
不过这个食物性状的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果孩子的咀嚼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就快速改变食物性状,无外乎会出现两种结果:吐出来或吞下去。而且吞下颗粒比较大的食物,不但对于孩子的消化功能是个很大的挑战,造成胃肠不适,还会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到生长发育。
如果孩子已经2岁多了,家长朋友们也要继续引导他们进行咀嚼能力的锻炼,虽然这种做法很难再对面部细小肌肉和颌骨发育形成有效地刺激,但从消化吸收的角度来说,依然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
5.办法二:做一些口腔肌肉的锻炼游戏
对于2岁多的孩子来说,家长还可以和他们做一些口腔肌肉的锻炼游戏,比如说对着镜子吐舌头做鬼脸,或者用舌头舔酸奶盖,又或者给3、4岁的孩子做“坚果训练”,具体来讲就是在孩子嘴里放几颗较小的坚果,让孩子用舌头来感知,告诉你嘴里有几颗,这个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唇肌和舌肌的力量,促进舌部精细动作的发育,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面部细小肌肉发育不好对语言能力的影响。
当然,如果你担心孩子在做“坚果训练”时会误吞坚果发生危险,也可以用小饼干来代替。
【今日小结】
1.长期给孩子吃过于软烂的食物,不利于他咀嚼能力的发展。
2.咀嚼能力落后,会造成说话口齿不清,牙齿排列不齐。
3.锻炼咀嚼能力,需要家长的榜样作用和把握好食物的性状。
更多育儿知识请加微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