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网上看到《摔跤吧!爸爸》(又名《Dangal》)这部影片的简介和预告,便立刻在手机备忘录里添上这部电影的名字,我怕时间长了会把片子忘掉。
没想到,我跟这部片子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一、关于主题:我与这部电影有个误会
讲真,这部片子的上映好评如潮,豆瓣、时光、imdb的评分都相当不俗。
即使同期上档的有来自好莱坞的劲敌《银河护卫队2》,但《Dangal》国内上映一日依然有口皆碑,估计以上评分还有节节攀高的趋势。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的是作为前摔跤选手的马哈维亚,因生计所迫而放弃摔跤,于是想把这未竟的梦交由自己的儿子接力,可不料妻子连生四胎都是闺女啊!马哈维亚灰心了,可偶然又发现两位女儿的摔跤天赋。这激发了马哈维亚让女儿成为国家顶级摔跤手的念头,他认为女儿不比男儿差,从此女儿们闻鸡起舞,走上了成为摔跤选手的苦行之路。
只是,当时的预告使我产生了质疑:这是一部打着“呼吁男女平等”旗号、实质上还是男权当道的电影吗?这位父亲口口声声说“女儿不比男儿差”,但为何还要以自己的梦想去捆绑女儿的命运?
可以说,不管上映后评分如何,我早就做好吐槽的准备了。
我承认,当我看到马哈维亚为了实现梦想而想尽办法去生儿子、生不出儿子还强迫女儿去训练的画面,我内心的质疑愈发浓厚,我甚至已经想好怎样吐槽这部影片了。
但我没想到正是这部影片,促使我作出了一些从未有过的、刷新自己内心的反省。
就一部励志片而言,这真的是一个叙事相当平实、情节十分平庸的故事。父亲严苛,女儿反抗,似乎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谁让我摊上这么个暴君爸爸呢?
镜头切换,父亲因女儿们缺席训练去参加歌舞宴会而大动干戈后,女儿们忿忿不平,此时一个跟她们年龄相仿却要嫁人的小姑娘含泪说:“我羡慕你们有这样的爸爸,他没有让你们进入那种早早嫁人,一辈子相夫教子,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的生活。”
(截图来自毒舌电影)
我打了一个激灵。是什么样的现实压力,才迫使一个小女孩,在本应自由描绘属于自己生活的大好青春中,去羡慕两位被父亲逼着去训练的同龄人?
我的疑惑,逐渐在观影后对印度的深入了解中得到更多的解答。
这部影片并未忽略观众有可能提出的质疑,反而试图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价值观的问题。它以母亲之口提问:这样剥夺女儿们的童年是对的吗?
影片也正视了这样的问题。
当父亲提出以一年为期限时,他便埋下了女儿有朝一日要自己做出最终选择的根;
当女儿们经历过困惑与反抗,再回头看看同伴一眼可看到底的未来,她们自己,作出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抉择;
当大女儿吉塔经历了第一次比赛,主动问父亲“什么时候可以参加下一次比赛”时,她的命运早就掌握在她自己的手里。
主演的阿米尔汗都在访谈中回应关于价值观的质疑。
我为两位女儿的“无从选择”而感到不满时,却没有想到,这位不完美得有点专制的父亲已经在他能够预见的特定条件下,打开了女儿们更广阔的命运空间。
我意识到,我们所了解的那个国度的现实,远不及置身其中的现实来得残酷。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更早之前的印度一个小村庄中,不难想象,在一个本就弥漫着浓重男权思想的国度,生于一个小村庄的女性会有着怎样的未来。生来便无法改变的生存环境,生来便处处充满不公,这也意味着很大部分的印度女性生来就没有多少选择的空间。
马哈维亚对女儿说,你一个人的胜利,不只属于你自己,也属于千万个一生被迫困在家务中的女孩。
这句话很夸张吗?不。
“毒舌电影”的一篇专稿里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
艺术对我来说永远是,先问真不真,再问对不对。
诗和远方,仿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所有文青的信仰。
这个故事则反问我们:
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女性,你认为是遵循父亲为她们作出的抉择,以成为顶级摔跤手,走出国门,来证明自己不比男人差比较好,还是在最有希望的青春里早早嫁给无法选择的伴侣,心有不甘相夫教子度过一生比较好?
在咱们天朝,即使社会问题也是一波接一波出现,但纵观历史,都总有真的猛士敢于反思、改变现实。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的思潮不断出现,也不断得到修正。撇开争端不说,网络平台上的“女权”基本已经成为中国的政治正确。而中国的大部分女性,基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更高的教育。不做摔跤手,我们还有选择其他职业的自由,更重要的是拥有婚恋自由、职业自由而不被人指责的权利。
看,即使我们国家依然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但总比官僚制度腐败、童婚率奇高、性别歧视尤其严重的印度(尤其是小地方)好多了不是?
可对于大部分被迫屈从现实的印度女性来说,光是小心翼翼地活着都已经竭尽全力了啊!
我发现,其实耍流氓的是我自己。撇开现实问题去空谈所谓的三观,是最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知道得足够多,所以才在不知不觉间,站在各种“主义”的高地,去诟病一切为改善现实而努力的人。
而该片更惊艳我的,是影片的立意不仅集中于肯定女性的价值,它还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主题: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打败千千万万个轻视女性的人,但首先,我们不能输给自己。
当吉塔不断取得胜利,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后,她触碰到很多简单的快乐,她可以留长发了,开始学会涂指甲油,开始认为爸爸的摔跤技巧过时了。吃一点点高热量食物没关系,涂指甲油没关系,疏于训练没关系,就算输掉其中一场比赛也没关系。
堕落就是在这些“没关系”中潜移默化,它在等着看某一天的你一败涂地,伏首痛哭的样子。
吉塔在电话里泣不成声,电话另一头的父亲泪眼婆娑的瞬间,我发现眼泪也悄悄爬满我整个脸庞。
吉塔开始找回自己,她也许还需要爸爸指导。但只有爸爸才明白,她的价值需要被肯定,更需要重重地摔一跤,她需要独自去面对以后各种困难。
吉塔在比赛最后几秒把对手举起,空中划起圆弧,被困的爸爸在祈祷中听到印度国歌响起。
原来成长,原来独立,就是让全世界放手,自己一头扎进一个又一个的旷野里承受属于自己的孤独与饥渴。
当影院再次响起掌声,我再次泪满衣襟。
二、关于细节:剪辑、人物与配乐
再说几点轻松的吧。
开头一幕的剪辑特别有意思。电视里正在播放摔跤比赛节目,电视外的马哈维亚也正与人摔跤切磋,节目主持对电视节目的跟踪报道,巧妙地被衔接到电视外两人的交战中。有时正是这些微妙有趣的剪辑,就足以让一个毫无悬念的励志故事变得鲜活立体起来了。
戏里还塑造了一个又萌又悲催的笑点担当——陪练的堂哥,而影片又是从这个逗比的角度展开叙述的。
他永远都被两个妹妹打败,似乎这是在隐约而有力地渗透着“女子未必不如男”的主题;
他永远死要面子不认输,却愿意成为妹妹们的“幸运符”;
他永远备受“欺压”,却始终毫无保留支持着叔叔和妹妹。
这个诙谐可爱又正面的印度男子形象,简直可以被称为整部戏的润滑剂啊!
如果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应该都感受得到影片还是处处洋溢着一股“宝莱坞”的轻喜剧气氛,但戏中并没有出现大段快活的歌舞,可以说直接颠覆了印度片的传统,片中的配乐和歌舞,都成了人物内心活动的陪衬。
类似这样用心的细节,这部影片俯拾皆是。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一部影片有着如此高的赞誉?
电影真是一门奇幻又真实的艺术啊。
它能够让一点星火,从照亮一方到足可燎原。
一点后记:
也许我们不应问一部电影如何达到优秀,而是要问问,一部电影如何做到在无形中触碰我们的内心,一点一点地改变我们生存的环境?
我想阿米尔汗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
为了一部《Dangal》,他二话不说把自己增重27公斤,就为了演出一个真实的啤酒肚老头。他说不喜欢戴着假的啤酒肚拍戏,觉得那样很假。
为了真实展现戏中作为年轻摔跤手的体型,他又花了五个月去健身减肥,体脂率从38%降到专业选手的9%。
为了还原最真实的摔跤运动,阿米尔和其他几位女演员都是亲身上阵,实实在在地在专人指导下训练了一年半。
他这样折腾起来连我自己都怕。
阿米尔大叔以往的作品有多良心已经是有目共睹。只是我也没想到,他会以51岁的年龄如此毫无保留地演出一个角色。而更早之前他参与录制了三季直面反映印度社会各种黑暗面的纪录片《真相访谈》,他还有如此一番独白:
我想起大学时看过一部叫《印度的女儿》的纪录片,一位印度女孩在夜晚归家路上,被数名暴徒轮奸虐害致死。一石激起千层浪,印度社会开始重新思考、甚至试图解决印度女性的困境与女性歧视等严峻的社会问题。然而,从几年后阿米尔汗主持的《真相访谈》中,受访人纷纷表示,这次大规模的社会觉醒并没有促使印度社会的进步,反而赤裸裸地暴露与控诉体制、医疗、观念各种方面体现出的腐败,由此可见,人们前进的步履依然异常艰辛。
可那又如何呢?
总有那么一些人要淌过泥泞的道路,忍受满身污秽,忍受来自黑暗的嘲笑,在这条通向光明的路上,他们磕磕又碰碰,步履不够好看,姿态不够美妙,但不代表不值得被尊重与赞美。
我不想神化阿米尔和这部电影,甚至担心太多的溢美之词会过度消费这样一位有心人。
但我认为他的存在意义早已超脱了优秀演员的范畴,他完全可称得上是一名伟大的演员。
反观目前国内良莠不齐的演员专业素养和影视行业的过度商业化,我早已不会因此急火攻心了。
因为类似抠图、替身、热搜、CP捆绑现象只会越来越多,本来就吐槽不完的啊。
但是啊,
手握优质资源又不思进取,
想谈谈演技,又非要扯人设聊颜值,
不怕高处不胜寒吗?
我也无心激化矛盾,也不强制认为每个演员都必须抱着改变世界的使命去演戏。
但至少,请还给自己的职业最后一点尊重。
还是那句,观点也许不成熟,但态度至少是真诚的。我也有一点小追求,希望自己对《摔跤吧!爸爸》的理解,能与众共勉,无论是为梦想,为艺术,还是为社会,哪怕只是改变一点点,都值得去努力。
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本人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
我和电影,在公众号“抱猫入竹去”等待着像你这样的温心老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