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清明假期的第一天,大风,天晴。
昨天母亲就跟我说,三月三要做鸡矢藤粄吃,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假期不止是清明节,还有三月三。鸡矢藤粄是小时候在三月三要做来吃的小吃。
鸡矢藤,是一种草质缠绕藤本植物,全株的藤、叶揉搓后发出特殊的清香。在农村里,是随处可见的野草,长在田边,或攀长在村边、菜园篱笆上,它和艾草、苎麻叶、白头翁、狗耳草等可食用。平时是无人在意的野草,只有到了三月三,才被人重视。
采摘新鲜的嫩叶,去沙,洗净,打成汁水,混在糯米粉里,做成面团。馅料是可以是咸或者甜味的,家里最常用的口味是花生味。把炒熟的花生碾碎,和白糖搅拌均匀,在用包包子的手法包到糯米里面,再压扁,放到铺好新鲜芭蕉叶的蒸笼上蒸熟,就可以食用。
鸡矢藤粄蒸熟后呈亚黑色,香软可口,有藤草和芭蕉的香味混在一起,风味独特。咬一口下去,馅料中有白糖沙沙的口感和花生的香味。
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做法的粄,都统称清明粄,用艾叶做出来的就是青绿色,卖相更好。
岭南地区比较喜欢用“鸡矢藤”来做,因为他们认为鸡矢藤它的叶、藤部分皆可入药,吃了之后不用担心积食,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功效。是当地百姓应对地方气候,因地取材而发明的食物。
每次吃到这种民间特色食物时,就会感叹这种博大精深,扎根土地的饮食文化的力量,也会佩服先民的劳动智慧,就地取草,化腐朽为神奇,发明出强身健体,适合他们生活环境的食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