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坚持到第15天了,后面能否继续坚持,连我自己都不能确定。先来说说日更15天以来的感受:
1、满脑子想着日更的事情。刚开始一件事情时,总是热情十足。坐地铁的时候想去看看日更的情况;上班的时候想着抽点空修改下文章;就在晚上睡觉前都还在想还能写点什么......过了头也不是啥好事,大脑空间完全被占据,有点内存不足运行慢的感受。
2、万事皆可日更。记录体重记录感受的锻炼日志可以日更;书本上某段文字再配几张图片也能日更;甚至无意中听到的一个新奇观点也上了日更......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就像做饭不管什么菜,一顿下锅,吃饱了再说,其实什么营养都没有,时间长了还营养不良。
3、给自己徒增了不少选A还是选B的烦恼。比如要不要新增一个文集分类?这篇文章应该归纳到哪个分类里呢?要不要囤文章以防哪天写不出来?早上发日更好还是晚上发日更好?如果一天有几个感悟只发一篇好还是先囤着下次发好?啊,就像电脑出现bug一样,真是没完没了了。
消耗精力,徒增烦恼,还没啥营养,那为什么还要日更呢?首先要弄清楚在简书发表文章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写作,而不是日更。
日更,只是在简书上发表文章的一种活动形式,即每天发表一篇100字以上的文章即可参与,说白了就是对发表频次的一种限定形式的活动而已。
如此,既不是为了活动拿奖,也不是为了冲日更榜首(想冲也冲不上),更不是为了有个数字证明自己的努力坚持。所以还是回归到本质上来,踏实写作。
想写哪个方面的内容,要如何写才能言由衷词达意,才是该占用内存的问题。
如果想记录生活中微小琐碎的事情,更适合发心情说说;类似记录锻炼数据及感受的日志,完全可以利用APP,还更高效及时。
而在简书里,我内心更倾向于分享读书、成长感悟类的内容。总体来说,就是做把接收到的信息,经过大脑判断加工组合,再输送出来这样一件事。最起码的要求,得先我自己读起来是流畅的,能感受到文章大意。
最后,如果一定要赋予日更一个意义,那就把它当成一把戒尺,督促自己不要懈怠,如果哪天戒尺不在了,也能把写作这件事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