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父母头疼的莫过于孩子生病了,昨天夜里咳嗽加重了,前半夜和黎明5点多我都是坐着抱着孩子入睡的,对于孩子咳嗽除了按时吃药,就是不停的给孩子小口喝水,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孩子在黑暗中迷迷糊糊的咳嗽,只要她咳嗽,我就会立刻拿起水杯给她喂上一小口水,直到她终于沉沉的睡去,不再咳嗽。我才敢缓缓躺下休息一会,听到孩子平稳而安静的呼吸声,不再继续咳嗽了,才能疲倦的睡下。
今天零点全市就开始启动全员的核酸检测了,我们所住的社区是清晨五点开始,天还没亮,外面的喇叭已经开始提醒大家可以下楼做核酸了,伴随着喇叭声响起的是孩子的咳嗽声,我不得不再次起来半坐着靠着床头,让孩子的上半身靠在我怀里,这样可以方便给她喂水,咳出一些痰后,孩子就在我怀里又一次睡着了。我不敢移动自己,害怕好不容易睡安稳的孩子被我弄醒后继续咳嗽,只好保持不动的姿势迷迷糊糊的睡着。不知不觉天就大亮了。
今天因为照顾生病的孩子我没能早起锻炼,毕竟坚持了二十多天了,没有早起没关系,锻炼还是要继续保持的,等孩子早晨睡醒后,安排好吃饭吃药,在她安静看书学习时,我利用碎片时间慢跑了三公里,即使是断断续续的跑的,但我还是尽力坚持了,没有给自己找偷懒的借口和理由。
一边慢跑,一边看着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大神级别的电影,看到老布要被假释出狱了,可他却不想出狱,外面的世界他已经无法适应了,在监狱外他找不到自己活着的价值,出狱后不久他就自杀了,被关在监狱里几十年都能坚持活着,出狱重获自由却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原因是他已经被“制度化”了,每天在监狱中重复着活着。可怕的不是制度,而是被制度化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制度下,监狱是被放大了的制度。我们从上学开始,就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后,是一复一日的工作,成家后是日复一日的过相同的生活。
这个世界需要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保证每天的正常运转,只是我们要小心自己不要变成被“制度化”的人,失去了属于自己生命的价值感。电影里的一句话说明了可怕的真相:“他只是被制度化了,出去之后,他就一无是处。”
我也有过这样强烈的感受,在看似稳定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一眼可以看到头的职业生涯,承受的逐级施加的工作压力,想逃离却不知能逃去哪里,离开这个环境我又能干什么,会做什么?我始终找不到答案。我不停的问自己,不停的思考自己的出路在哪里。我最终做出了遵从内心的选择,毅然决然辞职离开了这个体制内的环境。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始找属于自己的希望。我用了快一年的时间我想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当有了热爱的方向和希望,我觉得我无论在去做什么都会更加从容。我努力朝着自己梦想去努力,摆脱被体制化的那个我。做自己的上帝,救赎自己,永远心怀希望。
我是爱笑的旭旭,一个从业十多年的金融打工人,人到中年,一切清零,从“心”开始,是文字带给我力量和勇气,希望能通过文字与世界交流,与自我交流,分享读书心得和成长干货。期待和你做朋友~
今天是我持续写作的第44/60天
今天仿写的金句:
原句:
晚安,愿长夜无梦,在所有夜晚安眠。晚安,望路途遥远,都有人陪伴。
仿句
再见,愿咫尺天涯,走过所有平凡之路。再见,望黎明黄昏,一路星河相伴。
如果你们也感兴趣的话欢迎通过留言讨论一起仿写交流,也许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