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三章》中讲:“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
人生在世,祸福相依,孰多孰少,不可得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是真实存在的个体,因为我们有身体。
因此,为了治理天下而爱惜自己的,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由此可见,自身是一切的基础。身体为我们带来福与患,而其中的权衡关系需要自身妥善处理。
如果没有自身的牵绊,哪还会有什么担忧,痛苦与烦恼。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形的事物提供使用上的方法,而无形的东西,即思想才是发挥着作用的那个。
所谓自身的牵绊其实就是自己与自己的角斗。真正快乐的人,都是懂得放过自己的人。
01、
偏执并不能尽善尽美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声名与生命相比,哪一个更为亲近?生命与货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被誉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楚霸王项羽,就是因为不肯放过自己,一昧偏执,以致于最终了结自己。
项羽,贵为楚国名将世家,是项燕后人,出身高贵,从小任性,导致性格刚愎自用。
项羽虽为一介武夫,颇具粗俗与盲目,但是无法掩盖其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决心与在战场杀敌的神勇身影。
彭城之战中,项羽以4万精兵大败汉军56万军队,其作战能力毋庸置疑。
屡战屡胜的项羽,早已把江东父老的期盼当做自己的使命。
楚汉之战,项羽被汉军围困乌江,自知成败已定。纵然自己水性极佳,江上又有小船停靠,凭他的能力,若想逃出,也并无不可。但是项羽选择自刎于江边,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丝后路。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其实只是因为他觉得内疚,自己率领的士兵大多是江东故乡人,大家都是因为信任自己,才把性命交在自己手上。
如今身边只剩二十来人,莫说夺取政权,就连性命都无法保全。
一向自负高傲又顺风顺水的项羽认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更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尤其对方还是从来都看不起的刘邦。
他对自己失望了,他不愿再给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他接受了现实,于是选择了结束。
正如那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爱自己,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成全,也是对生命最好的回报。
一昧的偏执,往往会将自己的救赎越埋越深。
02、
宽容也绝非靡靡不前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了解,认识别人才叫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战胜自己的弱点才是刚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直是千古帝王奉行的准则。正因严于律己,所以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决策上的失误,此乃帝王的威严。
千古大帝唐太宗,素以知人善用,广纳谏言著称。其中当属魏征谏言最多,据统计,足有二百多次,这也就意味着,魏征有二百多次对唐太宗提出过反对意见。
尽管如此,他仍旧会虚心接纳谏言。
唐太宗每次都会把自己确定的封官赐爵的名单列好,然后对大臣说,看到有不合适的,提出来修改。
看似一次次接纳群臣建议,实则也是一次次在否定自己的决定。
不妒贤嫉能,用人之长处,一直是唐太宗最引以为傲的能力,然而有一次,他却因为自己的盛怒,杀了忠臣,追悔不已。
贞观二年,张蕴古凭借《大宝箴》中卓越的政见被提拔至中央,担任大理寺丞。
任职期间审理了一个叫李好德的造反案件,由于此人为神经病,故以轻判。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蕴古与李好德同桌而食,刚好被时任治书侍御史的权万纪看到,因此权万纪上书举报张蕴古。
唐太宗得知后盛怒不已,果断下令将其处斩。事后在房玄龄口中才得知自己冤枉了忠心耿耿的张蕴古,后悔不已。
这件事后,唐太宗痛定思痛,下令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
因此产生了最早的死刑复核制度,并至今还在用。
唐太宗在此事之后,也变得更加严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纵然一世英名的唐太宗都如此。但是他并没有执拗于自己的过错,反而深刻反思,宽容自己,从而建立更好的统治。
03、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讲:“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这样的情形呢?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的那点力量?
一切都应顺应自然,对待自己亦如此。所有的激进,最终都将背道而驰。
生活本来没有那么沉重,一味地与自己较劲,只会作茧自缚。
一个人的成熟,往往是从懂得自我反省开始。
持而盈久,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剑不够锋利,但是用着舒服就行,为了达到极致锋利的效果一直打磨,虽然足够锋利,但是很容易卷刃。
凡事留余地,不要走极端,不求极致,只求刚好。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平坦的路,好像总会有些不平。
与自己和解,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
丽融老师
丽融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