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实的唐伯虎

真实的唐伯虎

作者: 东林磊磊 | 来源:发表于2022-02-03 11:24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年度进阶营第334篇(字数2770),累计字数534400。

    我们常常羡慕这一类人:似乎生下来就是天才,不用努力、不用奋斗,干什么都出类拔萃,也没看过他们怎么用功学习,却次次考第一。

    唐伯虎就是这种人,但他的结局,却不如他的天赋。

    公元1470年,伟大的唐伯虎同志出生了,胎投的也好,生于富裕之家,所以从小不必为能否吃得饱饭,穿得上衣发愁。12岁崭露头角,显示出惊人的才华,15岁第一次参加乡试,即考中解元(乡试第一名)。

    在唐伯虎看来,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名留青史,实在是板上钉钉的事,太有把握了。

    因为据统计,中国自科举制度施行以来,连中三元者不超过20人。

    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太有把握的事情,才最容易出意外。

    其实,这个意外,始作俑者正是他自己。

    1499年,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取得会元(会试第一名)。

    会试完毕,众多考生等待发榜,百无聊赖间,饮酒吟诗,也是人之常情。

    按说,喝酒就喝酒吧,话就不要那么多了,但唐同志不但要说,而且偏要语出惊人。

    而其中,有这样的一句:“此期会元,非我莫属。”

    当时,很多人都听到了这句话,熟悉唐伯虎的,认为这句话并不离谱,人家有这个实力。

    但还有很多不熟悉他的,不但不熟悉,而且还是同期考生,竞争关系在那摆着,还没发榜,你凭什么认定会元,非你莫属。

    在那个证据法还没出台,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的时代。唐伯虎的这句话,给竞争对手留下的只有疑惑:有猫腻。

    猫腻在哪?就在唐伯虎的这句话中。

    仔细分析就不难得知,分数未知,就大言不惭必定高中。要么此人极度不要脸,要么,情况属实,唐伯虎提前拿到了考卷。

    否则,你怎么那么肯定,第一名就是你,把大家都当白痴?

    就这样,很多对唐伯虎妒忌的人,本着告状有理的精神,向朝廷写信,说唐伯虎串通考官,拿到了试卷。

    当时朝廷内阁大臣李东阳收到了这些举报信,本着对皇帝负责的精神,抽阅了即将公布的考试成绩。

    偏偏,唐伯虎真的是会试第一名。

    第一名,在很多时候,是荣誉,是骄傲,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但在此刻对于唐伯虎来说,这个第一名,会要命。

    李东阳由此断定,举报属实。

    倒不是李大人昏庸无能,但哪有那么巧的事,你说第一,就第一,你说自己没提前看过卷子,谁信呢?

    百嘴莫辩,才子唐伯虎,被朝廷下了一道处罚的命令:此次成绩取消,永不录用为官。

    成也唐寅,败也唐寅,无话可说。

    低调做人,才能高调做事。

    无奈,唐伯虎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悔恨,回到了家,而妻子,也在他最需要别人安慰的时候送上了一份贴心礼物—离家出走。

    世态炎凉,朝廷的武断、考友的猜忌、妻子的冰冷,唐伯虎的心,凉了。

    这一年,唐伯虎30岁。

    从此,沉迷酒色,无心世事,靠卖画为生,600年以后,李宗盛老师用《鬼迷心窍》这首歌描述了当时唐伯虎的心态: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

    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

    图片

    人生会这样吗?别忘了,他是唐伯虎。

    人生不会这样,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人生会这样吗?别忘了,他是唐伯虎。

    人生不会这样,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终于,在他44岁那年,被当时的藩王-宁王朱宸濠看中,收为心腹门客。

    唐伯虎沉寂多年的心开始跳动,以为自己将从此飞黄腾达,但他不知道,宁王却准备在唐伯虎事业的低谷上再推一把。

    推向深渊。

    因为当时宁王只有一项事业,推翻皇帝朱厚照的统治,取而代之。

    而这项事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落入低谷的唐伯虎,便进入了宁王的视线,虽然落魄的唐伯虎不好找工作,但毕竟才华在那里摆着,别人不用,我用。

    最初他并不知道宁王的真正目的,以为自己要翻身了,仕途上终于见到了曙光,但渐渐的,唐伯虎感觉不对劲。

    宁王府中整日都是强盗流氓、贩夫走卒之流,终日舞刀弄枪,喊打喊杀。而宁王则每日踌躇满志,妄谈国事,甚至狠狠的咒骂皇帝朱厚照。

    不对,唐伯虎在内心告诫自己,这不是一个藩王应该有的举动,虽然唐伯虎常年流连烟花之地,身体不好,但脑子并不傻。宁王想干什么,可以套用一句经典语录:地球人都知道了。

    但上了贼船下船难,宁王信任唐伯虎,告诉了他很多秘密,但现在自己要走,宁王岂能善罢甘休。

    跑,手无缚鸡之力,躲,自己没有一亩三分地,身边都是宁王的人,又能躲到哪。

    难不成,自己要与宁王一起奔向他那看似宏伟,实则凶险万分的事业吗?

    谋反是多大的罪,即便没专门学过法律的唐同志也是清楚的。

    宁王想干什么,可以套用一句经典语录:地球人都知道了。

    但上了贼船下船难,宁王信任唐伯虎,告诉了他很多秘密,但现在自己要走,宁王岂能善罢甘休。

    跑,手无缚鸡之力,躲,自己没有一亩三分地,身边都是宁王的人,又能躲到哪。

    难不成,自己要与宁王一起奔向他那看似宏伟,实则凶险万分的事业吗?

    谋反是多大的罪,即便没专门学过法律的唐同志也是清楚的。

    于是乎,唐伯虎把平生所学在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放了一遍,四书五经、孔子孟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然后不知道是哪根神经搭错了(也可能是搭对了),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躲避宁王--装疯卖傻。

    其实这招并不新鲜,很多前辈都用过。

    远的有孙膑,为躲避庞涓的迫害,在闹市大街上装疯吃狗屎。

    近的有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靖难之战前为避免建文帝的削藩大刀,长期卧病在床,狠狠的装了一把半身不遂。

    有这么多可以借鉴的前人壮举,唐大才子不愧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精神,创造性的想出了装疯新方式--裸奔。

    这招太狠了,唐伯虎牢牢抓住了宁王爱面子这一点(是个人都爱面子),从此,风流才子不见了,大街上多了一个玩行为艺术的裸奔男。

    不但身体上裸,伯虎兄嘴上也没闲着,边奔还得边喊:“我是宁王请来的贵客,都给我闪开。”

    喊了几天,宁王受不了了,大家都知道宁王请来了一个疯子,谁还能帮他干那个本就没有多少人支持的事业呢。

    想把唐伯虎灭了口,但这个样子,杀手都下不去手,算了,让他自生自灭吧,宁王也确实懒得在一个这样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唐伯虎靠才智赢得了生存的机会。

    但也只是生存下去而已,唐伯虎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人性的阴暗,在逃脱升天后,人活着,心却死了。

    从此,烟花柳巷,歌姬堂倌,唐伯虎终日流连其中,无数风尘女子为其倾倒,愿意花钱倒贴者比比皆是。

    纵然声色犬马,但才子还在,只是多加了“风流”二字而已。

    颓废满腔,但才情还是让唐伯虎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

    《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荒唐的生活,终于掏空了唐伯虎的身体,1523年,一代才子就此殒命,据说死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风尘女子只爱其才华,命都没了,你就连鬼都不如。

    少年意气风发,中年怀才不遇,晚年心灰意冷。

    十八个字,足以代表唐伯虎的一生,历史的轮回,并不会因为你是千古才子就网开一面。

    命运多舛、妄自尊大、流年不利,似乎每一条都可以为唐伯虎的悲剧人生做一个注解。

    但每一条看似合理的解释,又偏偏解释不了为何唐伯虎会有如此的人生。

    这才是真实的唐伯虎,一个让我们又爱、又恨、又怜、又悲的男人。

    对他来说,也许最大的愿望。

    来世,不要再做唐伯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实的唐伯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pd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