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累点”太低了。记得早些年,我和姐妹们讨论过“泪点低”“沸点低”的问题,言外之意就是“容易被感动”。此去多年,“累点”竟成为了新名词。
“累点低”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真正的累是“心累”
网上有人总结“累点低”的几大表现:1.早上懒得起床,一直睡不醒;2.公车开来了,也不想跑着赶上去。3.上楼时,常常绊脚;4.不愿与上级和外人见面;5.喜欢躺在沙发上或把脚伸到桌上;6.容易腹泻或便秘;7.总是想睡觉,但是上床后却不易入睡;8.“累点”容易变“泪点”;9.工作或看书时注意力难以集中;10.心悸胸闷,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其中符合3项就是“累点”偏低;符合9项的,不止是“累点”问题,很可能已属于过度疲劳了。
其实,累可以分两种:身体累和心累。真正的累,是“心累”,而现代人喊累,多数也是心累。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累点低”的人往往情绪波动较大,感受力变得迟钝,工作效率低下,常常感觉身体被掏空了,这其实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而改善这种状况,需要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身体,二是心理。
身体驱“累”:尽量过接地气的生活
我以为,如今年轻人“累点低”的原因是“缺炼”和“缺席”。
心理驱“累”:勇于让负能量“转正”。
“让负能量转正,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累点低”的人,往往容易被负能量“霸屏”。生活是一碗五味杂陈的汤,悲喜交加。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压力无处不在,但是面对压力,不同心态的人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要在别人看到问题的时候看到希望,要在别人充满希望的时候看到问题。”这也是成年人需要练就的本领。
我们身边很多人在“自证预言”效应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对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消极看待的习惯,直至变成一个消极的人。一个消极的人,通常“累点”也很低。
变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并不是面对挑战时说一句“我能行”“我可以”就可以坐享其成,真正的改变和进步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付出持续的努力。让负能量转正,不是一碗心灵鸡汤,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修炼。
所谓的正能量,就是要对昨天感恩、对今天乐观、对明天期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从生活方式入手,在思维意识上升级换代,是我们告别“累点低”亚健康状态的途径,更是我们拥抱幸福的捷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