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体验这个话题吧。
不算什么特别的思考,只是昨天逛街时候的一些感受,也许其中的感受与考量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启发。
昨天一大早起来冥想和更文结束后出门逛南锣鼓巷。
按说其实这条街不是第一次来,也不是第一次逛了,毕竟昨天就还来回逛了两趟,不过觉得似乎没有什么意思。
但是昨天早上却感觉不一样。
一出酒店就感受到阳光,看着来往的行人觉得一种美好涌现,慢慢走着,抬头看看周围的门店都有什么,这么一边慢慢走一边仔细看,似乎看出了和以前不一样的东西。
前几次都是匆匆而过,似乎很赶,而今天似乎因为慢下来,觉得以前看过的东西也觉得很不错,更好的是发现了一些以前没发现的有趣地方。
这些地方也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家店是卖糖的,从门前路过看里面的装饰觉得比较舒服,于是就进入逛了逛。
发现店员说话特别平和,也很有耐心讲,在我没有打算买的时候也没有太多推销的感觉,似乎就是平平常地在那里解答疑问。
店面虽然小,但觉得就是不错。
第二家店是卖酒的,也是看着装修不错就进去看了看。
大概三个部分,到第三个部分要上楼去看看,上去就觉得店员很有压迫感和戒备心,所以简单看了看我就走了,最后自然也没有买东西。
第三家店是卖儿时小零食的,我算是比较有兴趣想购买的。
但是要进门的时候老板娘的态度让我觉得十分的生冷,一瞬间不想再逛,但想着,来都来了,那还是看看吧。
东西倒觉得蛮欣喜,但是最后依旧没有买。
把这三个结合在一起忽然想到之前的鸿星尔克,大家疯狂支持他们,底层逻辑不也是——
买谁不是买,为啥不选一个自己看着舒心的呢?
无论是实体店购物还是虚拟购物,无论这个物对应的是实物还是虚拟课程、服务,用户的好体验会极大程度影响最终的购买决策。
而大部分时候提升用户体验到及格线以上的动作很简单,无非就是主动点,保持微笑,买卖不成仁义在的底层行为与信念支撑。
后面接着逛的时候又看见两家有趣的咖啡厅,可以坐在临窗的位置,透过花草丛看来往的行人,也感受阳光,也有靠里安静的地方,还有楼顶露台可以晚上坐着看夜景,看行人,有一家店21:00后还会播放看电影。
再一次感叹,以前匆匆忙忙好几次来逛,似乎都没有发现什么特别有趣的地方,这一次慢慢走,慢慢看,倒发现不少有趣的东西。
回过头看生活,无论是与人的互动交流,还是做事,饮食,有时候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一种“赶”的感觉,心不在此处,匆匆而过,最后的结果往往也就是觉得这些不过如此。
现在来想,可能东西还是那么些东西,然而最终感受如何,取决于我们内心的状态。
想来这个视角放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也是如此吧,不是着急着赶路,去到一个又一个的目的地,而是自然有着,慢慢看,慢慢品味这一路的风景。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