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我的日更计划读书
马斯洛没有画过金字塔

马斯洛没有画过金字塔

作者: 路过的车轱辘 | 来源:发表于2022-08-26 09:57 被阅读0次

    1.经典但又过时的马斯洛

    马斯洛需求层次差不多是最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心理学理论之一。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只要和人员管理沾边都会提到这个名词、并画过那个需求层次金字塔。

    这个理论涉及的基本概念是,一个人对生活的需求会反映出这个人的本质,或者说人们会被所需求的东西定义。

    人会有很多不同的需求,但这些需求并不随机散乱,而是按照五种不同类型,依据一定次序排列。最基础的是生理需求、然后依次是安全需求、社会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需求。

    很多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介绍、包括我大学本科授课的内容都会强调,人们只有满足低一层的需求才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求。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不会去追求安全、归属、爱、尊重,更别说最「高级」的自我实现了。

    虽然上面这一描述很「经典」(后面简称为「经典描述」吧),但有趣的是,在研究生阶段,先后有两位老师告诉我马斯洛需求层次其实是「Zombie Theory」(僵尸理论)——这个理论已经过时逝去,但因为太出名还吊着一口气在人间。

    其实学术界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质疑并不是什么新闻(Tang, & West, 1997; Tay, & Diener, 2011; Wahba, & Bridwell, 1976),该理论确实也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撑。相比起科学理论,将它视为某种哲思可能会更准确些。

    我相信马斯洛本人会对此表示理解。

    去年BBC有一个节目叫《Abraham Maslow’s psychology of human needs: A humanist who showed us a path to a life well lived.》(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心理学:那个为我们指明通往美好生活道路的人本主义者。),里面提到其实马斯洛也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层次理论并不是某种已验证的定理。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将其视为供后人研究的建议或框架。

    2.被冤枉的马斯洛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最常听说、上文提到的「经典描述」,不但没有得到现代心理学的认可,和马斯洛本人的设想也相去甚远。

    「经典描述」通常会给人一种印象,人们必须要完全满足低一层的需求,才能按顺序出现下一个需求。每两个层次之间仿佛有着某种非此即彼的边界。

    然而这种说法,既不符合现实观察到的现象,也不符合马斯洛的本意。事实上马斯洛本人并不认可这种僵化的分界方式。

    五种需求并不是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它们完全可以在同一人身上兼容,只是随着需求层次的上移,人们得到满足的百分比可能会越来越低,比如某人生理需求满足了85%、安全需求满足了70%、归属和爱满足了50%、自尊满足了40%、自我实现满足了10%。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那个著名的需求层次金字塔。很多人对需求层次的误解可能正是源于金字塔结构,因为看上去只有完全搭好底层,才能继续往上叠加新的东西。

    然而事实是,马斯洛自己从未画过金字塔。

    金字塔的来源,一种猜测是60年代一些管理顾问将马斯洛需求层次视觉化的结果,同期也有人做过其他的尝试,比如将需求层次画成一个阶梯,每一级代表一个需求等等。

    马斯洛本人倒是没有公开对金字塔表态,不过根据一些坊间传闻,他曾经私底下吐槽过这种画法。

    其实通过需求层次,马斯洛更想强调的是,人们的发展总是一个恒定而又动态的过程。满足需求的路径不需要遵循某个固定的规则。大家完全可以今天向前成长进步追求更远大的理想,明天又因为渴求被照顾的感觉而退回到更低层的需求中。

    需求本身就存在于我们体内,它不是某种要达成特定条件才能获得的「奖励」。即便最顶层的自我实现也是如此。

    很多人认为只有其他更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自我实现需求才会出现。但马斯洛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满足自我实现的能力,并没有什么内在原因阻止人们去追求它,只是过程会很困难、会遇到很多阻碍。

    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盲从巨人

    无论是马斯洛,还是大家经常提到的弗洛伊德或者荣格等人,他们在所处的年代都做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成就,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学习心理学过程中会了解到他们的原因。

    作为当下心理学研究的灵感来源,他们的理论、猜想无疑是宝贵的财富。但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局限性,他们也不例外。

    无论那些被我们奉为经典的东西在当年多么有启发性,在现代心理学的放大镜下都会出现不少瑕疵。

    心理学研究方法已经比当年进步太多,我们现在完全有条件去更进一步优化、升级、甚至突破他们的理论。这意味着我们不必抱着以前的「经典」不放,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出更出色的成就——就像当年马斯洛在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的基础上推动人本主义发展那样。

    心理学先驱们的成果是我们进步的基石,而不是需要我们固守的教条。我相信比起盲目崇拜,对于「经典」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先驱们更想看到的。

    参考文献:

    BBC World Service - The Forum, Abraham Maslow’s psychology of human needs. (2022). Retrieved 24 August 2022, from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w3cszjwt

    Tang, T. L. P., & West, W. B. (1997).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needs during peacetime, retrospective peacetime, and the Persian Gulf Wa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4(1), 47-62.

    Tay, L., & Diener, E. (2011). Need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1(2), 354.

    Wahba, M. A., & Bridwell, L. G. (1976). Maslow reconsider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need hierarchy theor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5(2), 212-24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斯洛没有画过金字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qf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