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分享第60天
古人教育女子,为人父母要先有一颗悠然的心,你悠然了,孩子才能快乐成长。
我母亲曾经说过一句令人开悟的话,她说孩子的事情你不用太着急,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己的口粮来的。如果天下的父母能参悟这句话,恐怕就不是“可怜的心”了。父母在孩子的生长阶段,只用给予恰当的帮助就可以了,至于最终他自己要做什么,是由他自己先天的根性来决定的。
人生最大的纠结可能是孩子与父母的纠结,夫妻还可以离婚,但孩子与父母,血浓于水,不是说分开就能分开的。即便分开,人生也就此会有隐痛。
父母,其实是你人生的第一堵墙,有时是你撞的最后一堵墙。尤其对中国人而言,你不能绕过他们。他们就像长城似的,无论你走了多远,哪怕到了世界的尽头,也能发现他们横亘在绵绵山脉之上。
作为父母,一定要明白:
自己也有个性,也有人格不成熟的地方。
对孩子的某些不满其实源自对自己人生缺陷的痛恨和迁怒。
自己最可笑的行为是不自觉地强迫孩子无条件服从,但从不敢强迫别人服从,所以有欺压弱者之嫌疑,事后安慰自己的理由总是“为你好”。
爱本身是无条件的,但父母有时在潜意识里附加了太多的条件。“为你好”的深处其实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想通过掌控孩子来掌控生活。
作为孩子,也要明白:
要接受父母的不完美。他们是父母,不是圣人。
要体谅他们的人生苦楚。他他们的人生也是有缺陷的。
越有个性的孩子可能跟父母的冲突越大,其实有些冲突有利于成长和独立。而乖乖崽也未必无怨言,尤其当乖孩子的婚姻或生活失败的时候。他(她)会恼怒一直被“好心”地掌控,始终不敢有自我。他们谁都不敢辜负,只是辜负了自己。
你年龄大些后,要学会带领父母成长,因为你会越来越强,而他们会越来越弱,你看到他们变弱时会满心悲怆。不要期待一个乖戾的人会慢慢变慈祥,除非大病或灾难改变人性。在他们60岁时,要勇敢地鼓励他们,生活可以重新开始。
——《生命沉思录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