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来,感觉我对于写作是越来越不放在心上了。以前回来就是写,然后玩会电脑,或者两者轮换一下。可现在到好,每天磨磨蹭蹭的,写倒是写了,可1000字都没有了,下班回来之后有时候就玩玩游戏,看看短视频,然后个把小时就过去了,之后再用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的时间写上今天的日记,一天结束。好的,进入下一天。继续如此轮回。
为什么会这样呢?想了一下,或许我是陷入了这两个情况
01、舒适区
对,大言不惭的说,写作将近四个月以来,我或许现在陷入了舒适区,每天的写作对于我来说也不是难事,日更能够轻轻松松完成。
回想以前写作的时候,那时候一千字对我来说能写个4小时左右,从6点下班后到11点,而写着写着就变成了一半时间。有时候更少。像现在,如果仅仅写每天干了什么,再写联想感悟什么的,1小时左右写好。
不过,仅仅只是这样的形式,为了日更,每天写个几百字,还像流水账一样,那是在敷衍自己。十年如一日写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可言。
如果有思考的几百字还好,那一千字的流水账肯定是比不过的,至少得加几倍…因为如果能写个几千字想必也是肯定有思考成分在里面的,不然写不写得了这么多是个问题…
记得我以前写每天做了什么事,干了啥,写个小感悟之类的,字数寥寥有限。看着都很尴尬。
后来知道了有几种思考方法,按照思考模式思考可以拓宽思路。比如常见的why,when,where,which,what,how。简称5w1h,不过由于我笨,一般用不了全部,在大多数时候,我只是用what,why,how。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可以说用了这个简单易行的思考方式后,那就不愁没什么东西。
一般从能够讲清楚一件事的来由,因果关系就算是完成了它。不过要做到熟练程度,除去天才,相信对大多数人而言都需要一段时间练习的。
我现在无疑正在练习着。只是感觉天天没有那么多因果来说,然后就陷入了流水账。
话说这是为自己找借口吗?
02、懒惰、懈怠
没错,是我找的借口,如果舒适区算是其中之一,那其次就是懒惰了。是人都会有惰性,如果一件事不是什么难事了,那接下来或许就会放松,懈怠。
想想以前我的工作是维修人员,一开始进入上岗后,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然后掌握后,心里就有了把握。慢慢熟练之后,就可以让心神放松做点其它的事了,该干啥干啥。
现在我练习写作了几个月后,感觉也不是什么难事了,突突突几百字,上千字出来了。
可以说,这是把双刃剑。
而有的人工作上手熟练之后,就利用其它时间发展第二职业,比如以前流行的斜杠青年。
03
之前说了舒适区,那什么是舒适区呢?
百度百科舒适区: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舒适区,又称为心理舒适区。
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例如,习惯了右手刷牙的人,让他用左手刷牙,他会很不舒服。如果他是使用右手写字的人,请他用左手写字,他也会不适应。也就是说,在他的心理舒适区内,他只能使用右手刷牙、右手写字。
这就这样。
想想我现在如果把我每天流水账一样的写作形式换一种,比如增加字数,按照结构思考,围绕一个思想进行展开来写,这对于我来说会是一个新的挑战。
如果这样写,这无疑又会让我像第一次写作那样,会很耗费时间。如果这样写,那我接下来就没有办法在掌握时间,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写不写的出来都要另说,进入自己的“恐慌区”。
不过这是个挑战。
想想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把一个职业的顶峰比喻为一座山,其它职业的顶峰是另一座山。
那么一个人攀登了顶峰之后,如果有勇气攀登其它山,那这样人生是精彩的,值得佩服。
走出舒适区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够持续走出踏出的人才值得敬佩,如此不断挑战自己,那这样的人,就是强者中的强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