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文章《牺牲型人格》,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篇很有意义的文章,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明白“牺牲”是一种错误的心态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
在生活上,最常见的牺牲就是父母为了孩子放弃工作陪读、陪考了,最极端的就是哈尔滨的单身母亲陪儿子考研,结果最后孩子连考不中抑郁自杀。母亲为了孩子辞掉工作、卖掉房子,牺牲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全部押\压在儿子身上,一旦发生抱怨,难免会和牺牲前作比较,心理上的落差让母亲难受,即使她不一定会表现出来,而事件的结果也显示出了儿子身上承受的万钧压力,这里面应该有母亲牺牲的那部分生活。
文章里作者的父亲讲的一句话很在理,“过好自己的人生,先自沉稳,而后爱人”。牺牲到底可不可取?也不可一概而论,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要在理性的情况下做出选择。为了达到一个目标,两害相权取其轻,该抓住的抓住、该舍弃的舍弃,对自己负责,然后再对别人负责,这样的牺牲就不会有“亏”的感觉。
如果牺牲后没有感觉亏,那就不叫牺牲,就叫战略选择,理性选择的背后往往是个人素养体现,这样的选择也往往不会有太坏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