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三公子的一篇文章,发现人生也有加减乘除,原来努力工作只是加法,要想生活的更好还要学会做乘法。
文中写道:
“在我的理解中,如果一个人一直扮演雇员的角色,那么他的人生中大多数时间是在“加法”和“减法”中摇摆,很难有机会进化到“乘除”的阶段。”
坐标郑州,上班一族每月拿着三四千元的工资还是很普遍的,月收入一万、二万或者更高的也是有的,相对占比就比较少了。很多人的选择就是努力工作,升职加薪。
在职场上努力表现,寻求加薪的结果,其实就是在做加法。雇员这个身份所能获得薪酬是有上限的。在二三线城市,月薪超过1.5万就已经是高薪了,在一线城市,月薪超过三四万也算得金领。即使是在高薪酬的金融待业动辄百万的收也是极少数的。
做加法,只能让生活温饱而稍微宽裕,但跳不出固有的阶层。
![](https://img.haomeiwen.com/i4097337/024079dbc5dedf5e.jpg)
“在职场上混日子,日子久了就走上了“减法”的人生,每年的收入近似原地踏步。但因为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家庭生活需求的扩大,原地踏步的收入只能让日子更加不好过,一旦遇到行业寒潮或者公司裁员,这个减法就更加彻底了。”
每年春节之后这个感觉会特别的明显,吃饭的时候发现涨价了,一碗面去年10元的涨到12元了,接连几天会陆续发现大多数饭店的价格都涨了。
发工资的时候看到工资几乎是在原地踏步,同样的钱买的东西变少了。加上有些人到了合适的年龄要结婚、生孩、养孩,就真的更不好过了,且不说公司特殊情况裁员的。
“想改变命运”是需要走乘法的路径,需要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让人生前进的轨迹不单单依靠自己的努力,还可以搭上行业或者时代的顺风车。借着大势,才能“化走为跑”。
“房产投资和股市投资,是上一个10年里让人生实现乘法的路径.”
在我们的周边,有的人对股市投资也许没有太大感受,毕竟没炒过股的人还是挺多的。
但是房子,每个家庭都会关注,特别是到了适婚的年龄,眼见着最近几年的房价是蹭蹭的往上涨。十几年的时间,房价从一千多一平涨到一万多一平,还有部分二三万一平的。早买晚买差的真的不止是几年的工资,也许是二十年或者几十年。现在有的90后会说80后的人挺幸运的。
事实也是:
“在上一个10年,咬牙买上房子的人,哪怕过了好几年艰辛的日子,但搭上了房地产最黄金的十年,都至少让自己的家庭资产后面多了一个零。更不要说,房地产黄金年代催生的无数一拆暴富的群体,更是让“乘法”变成“幂次方”。”
“那么这几年就是创业者最好的年代,互联网催生的新媒体行业,让创业这事情变得比以前容易了很多。”
“想办法找人给自己打工的人,或者直接去借着时代大势搭顺风车的人,才能完成同龄人做不到的三级跳。”
乘法的对立面就是除法,能让人快速成功的领域,往往也蕴含着无限的风险,不留神走错了一步棋,可能就一切归零。
怎么看待人生加减乘除的呢?
三公子说:
“很简单,错误的事情不能做,那么首先要避免除法清零的可能性,防范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在没有把握的前提下做高风险的事情。其次,降低减法出现的频率,每一次默默的退步,其实都是在消耗本应该拿来进步的时间和精力。
尽力选择加法和乘法,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在能力不足的时候,我尽量“加法”做好,把能获得那一杯羹拿到手。当能力成长起来后,还是值得搏一把“乘法”的路径,判断大势,寻找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