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教育心理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写给原生家庭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写给原生家庭

作者: 七月荔枝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7:47 被阅读0次

      如何把学到的东西变为自己的?  归纳、总结、梳理,输出是有必要的,不仅要写,更要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用认知来改变行为。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写给原生家庭

      有关原生家庭这个词,各类公众号快把它用滥了。十年前组建的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吐糟父母的种种看得让我震惊。前段时间的奇葩说节目里武志红老师再一次把原生家庭这个词翻了出来。

        卡尔.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大学时,心理协会的一位女老师私下为我做过心理咨询,但在我认为并未解决任何问题。直到七八年前我接触原生家庭这个词,第一次明白了所有问题的根源。

      从小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已经内化到我们心里,变成了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所以头脑里经常会有各种声音,告诉我们这是对的,那是错的,指责、羞愧、愤怒、埋怨。那个声音通常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从父母小时候对我们的评价里来的。

        0-1.5岁需要的安全感,1.5-3岁需要的自由、允许、接纳,3-6岁需要的认可、赞美、肯定。婴童时期没有被满足的部分,变成了内心里的缺憾,让我们自我怀疑,我们是不是不够好,值不值得被爱,能不能被看见,有没有无条件的接纳。因为没有得到过所以持续外求。向谁求? 向我们的伴侣,向我们的朋友,向身边每一个人求,可是谁都不欠你的,欠你的父母他们给不了你。

        当我意识到所有人性格上种种的缺陷都与原生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非完全出于天生时,也曾经恨过我的父母。有几年与他们的关系极为糟糕。特别在教育我的下一代的问题上,他们与孩子相处时的方式和言语唤起了我小时候的记忆,会很恐惧,孩子变成另一个我,带孩子的过程就好像自我又重生了一遍,但往往越抗拒的东西,越会赋予它无尽的能量。期待他人改变,终究是徒劳的。

        更何况一味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自己不努力改变,毫无用处。不接纳父母,也就意味着不接纳自己。认清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是为了归罪,归责,而是为了看清真相,更好的过将来的生活。

        在这里我想谈的更多是如何转变认知与父母和解从而疗愈自我。受到原生家庭的伤害与父母断绝关系的人并非没有,特别像李雪老师,常常会在她的微博里提到,要与糟糕的父母彻底决裂。但更多情况下,我们是一边抱怨一边与父母纠缠不休,持续内耗。在我认为,树立界限感是有必要的,但与父母决裂, 彻底切断生命的源头真的有用吗?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写给原生家庭

      停止,是迈进新世界的第一步。

      对父母态度的转变,是从我接触海灵格的家族系统排列开始的,家排和Nlp、萨提亚、催眠一样归属心理学中的术。家排的理念与老子《道德经》里的道非常类似 。

        当然只有粗浅的接触,听了一些微课,看了一些书,并未系统学过。

      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治疗法曾让我觉得很神奇,在他认为:  父母和孩子,意味着孩子从父母那里接受了生命。除了他们之外再也不会有其他的父母。因此,他们就是最好的父母、唯一可能的父母,也是唯一合适的父母。人生所有的问题的根源都要回归树根大地。祖先是树根,生命的源头是土地、阳光和水,打通与他们的连接,从而传递给孩子,才能解决树枝、果实、枝干的问题。要向父母祖先臣服、感恩,感恩他们给予你生命。

      简单来说,你得先接纳父母,理解他们也是他们父母的孩子。他们也有他们不完美的原生家庭。改变是从接受那一刻开始的。

      接受是否意味着逆来顺受,继续受父母的控制?那只是愚孝。与父母划清心理界限是有必要的,记得《心灵捕手》里的那句台词吗?It's not your fault  那不是你的错。你曾受到的那些伤害,不是你的错。当父母对你语言暴力的时候,请把责任还给他们,至少从心理上告诉自己:那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不陪他们演戏也是必要的,张德芬老师说,你要变成不粘锅,而不是钩子,父母随随便便一句话就勾住你了,那他们的戏会更足。 这几年,在我学会接纳父母之后,更加平和,慢慢与他们的关系渐渐好转,小时候总是渴求他们的肯定,当我不再外求,得到的肯定反而越来越多。

      承认真相是第一步,下一步怎样疗愈自己?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父母,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可以做的是,把自己变成自己的内在父母。

      小的时候,父母威胁说不要我们了,必须得听话才有饭吃,你会妥协,因为那时还没有办法养活自己。就像婴儿在意妈妈的表情,是因为他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内心会有很多恐惧,怕活不下来。

        但是现在你成年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在意他人的看法是小时候没有被父母肯定的缺憾在作怪。成长的过程,需要你划清与父母的心理界限,成为自己的内在父母,关注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不断给予自己肯定,给予自己爱,赞美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形成独立完整的自我评价体系。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不容易,但要去做。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写给原生家庭

      在海灵格《洞悉孩子的灵魂》里有这么一段治疗对话,记录在最后。

        “妈妈,我拥有一切,我会把你给予我的传递下去,带着爱”

        “爸爸,我已经拥有一切,现在我已足够坚强,感谢你给予我生命,我将因此而有所作为。”请从你的内在挺起来!

     

相关文章

  •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写给原生家庭

    如何把学到的东西变为自己的? 归纳、总结、梳理,输出是有必要的,不仅要写,更要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用认知来改...

  • 木心先生說: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 2017-12-19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 无事可做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 2018-07-20

    木心“诚觉世事尽可原谅”,但不知去原谅谁”。

  • 世事无常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但不知去原谅谁。(木心)

  •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今天去参观了柬埔寨大小吴哥。 被触动到的地方有很多,最深刻的还是大吴哥城巴戎寺里,高棉的微笑。 巴扬寺是阇耶跋摩七...

  •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01 去年9月份,我逃离凤阳。 我觉得我这个人受恶心能力挺强的,除非你触碰我的底线,那就是我的家人。 叔叔结石,在...

  •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昨晚的暴雨,让燥热天气的嚣张气焰减了不少,睡眠也好了一点。看见西安今天也凉快了一丢丢。 早上还有两个白米粽,想起我...

  • 我原谅你,是因为你在我的生命里不再那么重要

    01 木心写过一句诗: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只是不知该原谅什么。 如果世事真的尽可原谅,那该原谅什么呢? 《奇葩说》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写给原生家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zd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