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自洽成佛

作者: 恒之馨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24-10-01 12:42 被阅读0次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个女子,她觉得不开心,活得很痛苦、焦虑,所有的事都不顺利,就是垃圾时间。那怎么办呢?不想活下去了,她果然这么做了,就来到了天堂的门口。

    这个时候,一个天使拦住她,问她说:“你是谁?”她说:“我叫玛丽。”天使说:“我没有问你的名字。”她说:“噢,我是一个医生。”天使说:“我没有问你的职业。”她说:“噢,我是一个妈妈。”天使说:“我没有问你的身份,我在问,你是谁?”这个女子觉得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怎么办呢?她只好活下去,在人世间寻找这个答案:“我是谁?”

    今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讲这本书,就是诺奖得主黑塞的作品《悉达多》。

    这本小说1922年在德国出版,书很薄,只有六万多字,一百多页,很快就可以读完。但如果你从未读过它,那么就很难回答那个问题:“你是谁?”

    这本小说有一个副标题,叫作《一首印度的诗》。推荐大家去阅读姜乙的翻译版本,它优美得就像在读一首长诗,充满了音乐感,好多文字读起来它在你的身体里面回荡,每一段都直击内心。很多人会误以为说这本小说是在写佛陀的一生,不是这样。

    佛陀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而黑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玩了一个“花招”,他的小说主角叫悉达多,是一个出身于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的青年。

    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但是故事刚一开始,他放弃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你说为什么这么做?这个英俊的男子背井离乡,想要寻求我们都想找到的东西,叫作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身份不断地变迁,他成为苦行僧,修行三年,在舍卫城与佛陀交谈,和绝色名妓共度数年,向商人学习怎么经商,拥有了数不尽的财富。

    当在尘世间,悉达多心灵和肉体的享受都到达顶峰的时候,他却对自己厌恶到了极点,就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所以他想要抛弃世俗的一切,甚至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最绝望的瞬间,悉达多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的声音,最终觉悟。发生了什么呢?我们来走进这部小说。

    黑塞是把佛陀的名字在这本书里一拆为二,非常有趣。悉达多有一个好朋友叫作乔达摩,他们两个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就是佛陀。这好像是一个寓言,佛陀分裂成为不同的人,在世间活过此生。那我们也会看到最终他们有交集,他们有融合。

    乔达摩是悟道的佛陀,他意味着修行的成果,而悉达多呢,则代表每个希望找到自己的人,他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乔达摩合二为一,修成正果。

    所以这本书是写给每个人的智慧之书,方法可以学习,但智慧只能启发。我们凡人的种种经历,都能在悉达多身上找到影子。那他是怎么觉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懂这本书,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启发,获得无上智慧。因为明灯,已经一盏一盏为我们点亮。

    婆罗门之子悉达多

    在这个姜乙翻译的版本里,翻开它第一句就说:“悉达多,俊美的婆罗门之子,年轻的鹰隼,在屋舍阴凉处,在河岸船旁的阳光中,在婆罗双林和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友,同为婆罗门之子的乔文达一道长大。”

    悉达多出场的时候,就是一个年轻人,他是婆罗门之子,婆罗门是什么呢?它是印度阶级制度当中最高的种姓,是贵族,负责掌管祭祀和宗教。

    那悉达多天资聪颖,悟性极高,他又勤奋好学,年纪轻轻已经广受爱戴,展露出将要成为婆罗门之王的潜质。他的父亲,因为有这么好的一个儿子,非常欣慰,母亲也觉得很幸福。那最爱他的,就是跟他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同为婆罗门之子的乔文达。

    悉达多被所有的人热爱,让所有人感到喜悦,但他自己却并不喜悦。为什么呢?书里写:他在无花果园的玫瑰小径上漫步,在幽蓝的树影下静思,在救赎池中每日洁净身体,在芒果林浓荫匝地处献祭,他优雅完美的举止讨人欢心,令人赏心悦目,可他心中却并无喜悦。难道我们活在优美的风景中,拥有可以享受的一切物质的华美,都不能够让人喜悦吗?的确是这样,因为悉达多的灵魂悸动不安,他开始感到,父亲的爱,母亲的爱,他的朋友乔文达的爱,都不会一直带给他幸福、安宁和满足。

    他可敬的父亲和其他智慧的婆罗门,已将他们大部分的思想传授给他,而悉达多充满渴望的精神容器,仍未盛满。他不满足,那么哪里有一条更值得寻找的道路呢?没有人能指明这条路,没有人认得它,不论父亲、老师还是智者。这就是一个人智慧的成长,有的时候你必须独自一人。

    第一次试炼:沙门中的修行

    于是悉达多决定放弃尊贵的身份和优渥的生活,他尝试去做一名沙门,什么是沙门?沙门更接近于苦行僧,也就是说他要创造苦头去吃。

    这个时候,三位沙门经过悉达多所在的城邑,他们是要去朝圣的苦行者,沙门是什么形象呢?消瘦、面容憔悴,长期在阳光下暴晒的身体黝黑,身上沾满尘埃和血迹,他们看似孤独、绝尘、与世界为敌,他们带着一种无声的激情,不惜一切去献身的执着和坚定。这个文字非常美。

    悉达多看到这些人,就被这些人感召,有点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榜样或者是偶像,你会去复刻他,向他致敬。于是悉达多去向父亲辞行,可是父亲不许,你怎么能去做沙门呢?那悉达多就在父亲的门前站了整整一夜,终于获得允许,他踏上了苦修的旅程,等候已久的乔文达,在身后跟随上了他。

    于是这两个年轻人,就加入了林间的沙门团体,他们斋戒,每天只吃一顿,日渐消瘦,蓬头垢面。

    其实这一段如果你读懂了,会发现它很现实,每个人十几岁的日子,其实就是一段苦修。所以悉达多放弃所有,去自寻苦吃,那也并不是自我觉醒,那只是一种反抗,我们试图反抗已有的生活,十几岁的时候力气那么大,我们觉得自己有那么多的不公平,有那么多尚未实现的部分,我们要证明自己,来彰显自己已经具备思考和独立的能力。

    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是通过对周遭世界的鄙视,让自己显得很酷,这个就是《在路上》。

    那此时的悉达多什么状态呢?他遇见女人时目光冷淡,遇见城中穿着华美之人,嘴角流露出轻蔑,他见到商贩经商,君侯外出狩猎,服丧者哀嚎,娼妓出卖色相,医生救治病人,祭司定夺播种之日,情侣们相互爱抚,母亲们哺乳,这些人世间一切的温馨,一切欢乐的瞬间,或者是痛苦的遭遇,都让他觉得不屑。

    因为他自以为是、非常清高的,所以一切欲望、幸福和优美,皆为虚幻,一切都在腐朽,他认为世界是苦涩的,生活即是折磨。

    这个时期的悉达多期待着,当所有欲望都消除的时候,那最深处唯一的自我就必定会觉醒。于是他修行,以受苦的方式,接受日晒、被雨淋,还故意蹲在长满刺的藤蔓中间,任由皮肤流血化脓。他练习安坐、呼吸、屏气,遵从戒律,他跟随一名沙门长老修习禅定,掌握了将灵魂注入其他事物的本领。

    悉达多好像突然之间拥有一种令人瞩目的能力,他可以化身为苍鹭,体验苍鹭的飞翔、吃肉和哀鸣,他钻进胡狼的尸体里感受腐烂,被鬣狗和秃鹰吞食,化为灰烬。你说这好魔幻,可是有的时候,我们的那个幻觉,就会让自己觉得无所不能,可以成为一切、统治一切。

    那这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悉达多唯一的目标是堕入空无,无渴慕、无愿望、无梦想、无喜无悲,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说放下,好像意味着我们没有任何的欲望、没有任何的渴望,不再心怀期望,这个就叫作放下。

    这真的是吗?我们来看悉达多的遭遇,他的确曾多次摆脱“我”,但这一状态非常短暂,旧的渴望被压制,新的渴望又浮现了,最后他总会回归于“我”,重新忍受轮回的折磨。

    就这样三年后,悉达多对于这种修行的方法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开始思考了,什么是冥想,什么是对肉体的弃绝,什么是斋戒和调息?那只不过是在逃离自我。

    这段话很重要,这是另外一种执着,悉达多发现,可能所有沙门都无法证悟涅槃,我们只是寻得安慰、麻醉,我们只是学了些迷惑自己的把戏。

    所以很多人所谓的放下,其实是因为从来没有得到,或者无论如何努力都得不到,就欺骗自己说我已经放下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修行只是一种暂时的麻醉,那么喝酒、旅行等等方式都可以让人短暂地寻到逃避,为什么还要费很大的力气去修行?

    悉达多就对自己的好朋友乔文达说,几位沙门迄今传授于我的一切,我原本可以更快捷、更容易地学到,在烟花柳巷的每一个酒肆里,在脚夫、赌徒之间,这就是人世间的生活。

    悉达多在说什么呢?就是说我如果想要陶醉、想要自我欺骗的话,那么人世间有那么多的方法。所以现在他并不想继续欺骗自己了,他想要找到真正的、彻底解放的道路。那该怎么做呢?这是个非常犹豫的时刻,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人,就是佛陀。

    世间传闻,一个叫乔达摩的人出现了,他已经证悟了涅槃,摆脱了轮回疾苦,没有财产,孤身一人,云游四方,传经讲道,他就是世尊,是佛陀。包括君侯和婆罗门在内的很多人,都慕名而至,皈依在他门下。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赞颂,也有人诋毁。黑塞的比喻十分优美,说传闻像零星的小雨,缓慢滴落,每滴都带着巨大的希望,每滴都令人难以置信。

    这个传闻也来到了苦行僧中间,沙门长老怎么看呢?他对佛陀全无好感,他听说这位所谓的佛陀也曾经是一名沙门,他生活在林中,之后又回到奢靡无度和寻欢作乐的尘世中,所以沙门长老根本不把这位乔达摩放在眼里。这一段描写其实是一个伏笔,后面我们会看到,悉达多也拥有了和乔达摩很多相似的经历。

    就在这个阶段,悉达多和乔文达听说了佛陀的事,这两个年轻人想要聆听他的法义。那么悉达多和乔文达见到了外出乞食的佛陀乔达摩。

    佛陀的形象是怎样的呢?书中描写,他安详肃静地前行,带着隐约的微笑,宛如一个健康的孩童。他严格依照规范,同他的徒众着一致的僧衣,迈同样的步履。只是他的面庞、他的步态、他安然低垂的眼帘、宁和垂下的手臂,乃至他手上的每根指头,都流露和平,彰显完善。他无欲满足、无所模仿。

    在恒久不变的平静中,在永不凋零的光芒中,在不容进犯的和平中,他柔和地呼吸着。这一段非常治愈,当一个人能够达到知行合一,内在和外表合一的时候,他的表情就是松弛的,他的呼吸就是轻柔的,你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就像空气和水一样。

    这个夜晚佛陀讲法,他深深地打动了很多听众,许多人听过之后都请求皈依。在这个时刻,每个人做出属于自己的抉择,就像我们面临一个关键的启发,有人选择跟随,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选择犹豫。我们就看到了不同的人,因为选择会有不同的人生。

    乔文达毫不犹豫地决定留下来,追随佛陀。但出人意料的是,悉达多却决定离开。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年轻人不愿意追随佛陀呢?不是他不相信或者不喜欢佛陀,事实上,悉达多从未如此敬重和爱慕过一个人,也不是他发现了佛陀法义中有什么瑕疵,说你学术上不行。

    其实他认为佛陀是完美无缺的。那他为什么要离开呢?他说,佛陀的法义并非其最宝贵、最神秘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通过法义得到解脱。在明晰又可敬的法义中,不包含佛陀的彻悟,那个您独自超越众生的秘密,这才是无法言说、不可传授的珍宝。这一段意味深长,大家可以多读两遍。

    就这样,悉达多决定要去通过行动来证悟自己,而不是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来获得证悟。所以悉达多离开了佛陀,也离开了他忠实的朋友乔文达,从此孤身上路。

    他开启了一段自我觉醒的旅程,他要成为自己。那意味着不是要去寻找更好的法义,悉达多说,我知道,它并不存在,而是为了摆脱所有的圣贤和法义,独自去实现我自己的目标,或者去幻灭。

    这段描写很精彩,那条成为自己的路,其实并没有别的方法,没有捷径,也没有上师,那就是一个探索和自我发现的过程,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经历、去感受、去体验,最终觉悟。

    悉达多已经从青年成长为一个成年男子,很多东西已经被他抛在身后,他不再想要拜师求教,他最后的恩师世尊佛陀,也没有办法挽留他。如今他要拜自己为师,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其实这也是作者黑塞的态度,人要做自己,必须先找到自己、信任自己、依赖自己。

    悉达多要找到自己,他最终发现,世上再也没有什么别的像“我”这样让我费解,是“我”这个谜让我活着,让我有别于他人,让我成为悉达多。每一个觉得迷惘、脆弱或者纠结的人,大家可以把这段话手抄一遍,然后放在你每天都可以看到的地方,它会让你内心有力量,更加得清明。

    第二次试炼:红尘中的修行

    从前悉达多离开父亲、离开家庭,想要逃离红尘去修行,可是现在,他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他要返回红尘,在红尘中修行。

    书中的描写非常诗意,如同盲人初次看见自然,并在万事万物中认出真相。悉达多环视四周,宛如与世界初相逢。世界是美的、绚烂的,悉达多用他的感官去感受。他看见太阳从密林覆盖的山峦间升起,又从远处的棕榈滩落下。他看见星罗棋布的幽蓝夜空中,畅游着一弯小船般的新月。他看见森林、群星、动物、云朵、彩虹、岩石、野草、花朵、小溪和河流。大家有没有认真地去看过这一切呢?

    清晨的灌木丛中闪耀着露珠,远山微蓝苍白,鸟儿与蜜蜂合唱,微风吹过麦田窸窸窣窣。这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一切,历来如此,日月相推、河流奔涌,蜜蜂嗡嗡、亘古不变。真是太美了。食物的味道那么甜美,这些激情和力量,过去仅仅被视为肤浅的表象,可它们才是生活本身。就这样,悉达多用自己拥有的这个肉体,亲自感受,看到了自然万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感受,孤独。

    悉达多纹丝未动,彻骨的冰冷瞬间袭击他的心脏。他如此孤独,多年来,他并未像现在这样,意识到自己无家可归。从前即便在最深的禅定中,他仍是父亲的儿子、高贵的婆罗门、一个修行之人,如今,他只是苏醒的悉达多,再不是别的什么人……此刻,世界隐匿于他的周围,他孤单伫立,如同天际孤星。这就是找到自己和拥有自己的代价。

    这里的孤独,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际的孤独,那种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做手术,已经是孤独的排行榜顶级。但它依然指向存在性的孤独,当一个人被完全剥除了生活中熟悉的习以为常的身份,你才会感到精神上的孤独感,没有同伴可以分享,没有群体可以融入,甚至没有一个信仰可以依傍。

    这意味着没有任何他人与外物可以帮助你、保护你,你和谁都不是一伙的,人生而孤独。你细细地想这几个字,其实它并不会带给人油然而生的尊严感或者是安定感,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熟悉这种感觉,我们是畏惧的。但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作者,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如果你体验到了那种精神上一个人的孤独,你就理解了陈子昂站在那里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就是当一个人决定为自己做主的时候,你必须如实地面对孤独。

    悉达多体验到了这些,然后他走上了自我创造的道路。此刻悉达多比从前更自我,也更坚实。他从寒冷和沮丧中一跃而出,这是一个完整的蜕变过程。他重新迈开步子,疾步向前。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突破的瞬间。可是还好有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有人做到了。

    悉达多走在路上,世界本身没有变化,但他的心变了,世界也就因此焕然一新。当人单纯、觉醒、不疑、专注地穿行于人间,世界何其隽美又妩媚。

    在此刻的悉达多眼里,白日很短、黑夜很短,时间飞逝如海面之帆。悉达多看见一只猿猴,跳跃在森林之穹窿、枝丫之高端。他看见一条梭鱼,在芦苇湖中捕猎晚餐,狂热有力地搅动翻滚的漩涡。所有这自古有之的一切,悉达多一直熟视无睹,他从不在场,而现在他归属其中,流光魅影在他眼中闪烁,星辰月亮在他心中运行。好感人,都美,又充满了纯洁感。所以感谢黑塞,也感谢姜乙,把那么多滚烫的字词和智慧塞在我们的心里。

    就这样,悉达多重返人间。那不仅仅是身体的重返,他是精神上的重新认知。在城郊的林苑外,悉达多见到一队华丽的队伍,四个人抬着一顶华美的轿子,轿子里坐着一位美丽的女人。她叫迦摩罗,是城中的名妓,这个城里最美艳的女子。悉达多从未萌发的性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被迦摩罗迷住了,这是他另外一场严重的考验。

    悉达多受到诱惑,他剪掉了头发、刮了胡须,在河中沐浴。他把饭团扔给了一条狗,决心不再像佛陀那样乞食。之后他去求见迦摩罗,请求这位名妓做自己的朋友和导师,教他学习欢爱的艺术。

    迦摩罗怎么回答呢?她说,如果你想要和一个名妓成为朋友,你得有钱,有华美的衣服和名贵的鞋子,才可以找我。悉达多说,我一无所有,但我会思考、等待和斋戒,还会作诗。于是,悉达多就当着这个美艳的女子吟诵了一首赞美她的美貌和情意的诗。迦摩罗果然很喜欢,就赐给了悉达多一个吻。让悉达多深深惊叹的是这个女子在如何引导他,她在怎样聪慧地降服他、推却他、魅惑他。

    在第一个绵长的亲吻之后,一连串奇巧而纯熟的亲吻接踵而至,每一个吻都有别于另外一个吻。这一刻,悉达多如同一个眼界大开的孩子,为眼前丰富而博大精深的学识惊叹。这正是悉达多想要从迦摩罗那里学习和获取的关于情爱的秘密和技巧,而这一课是所有孩子到成年人必经的学习。我们不要回避它,所以这本书写得非常诚实。

    此后,通过迦摩罗的引荐,悉达多又结识了城中的大富豪。悉达多就向这位大富豪学习经商,很快他就拥有了许多的财富。悉达多变得衣着光鲜,他带着礼物去拜访迦摩罗,如愿以偿地从这位名妓那里学习并体验到了欢爱的艺术。

    就这样,红尘中的悉达多获得了金钱、权力和性爱的欢愉,并且沉溺其中,就像所有人都会经历的那样。

    世俗和惰性以及虚荣侵入并且充满了悉达多的灵魂,书里写:随着日进斗金,他也沾染了世人的幼稚和胆怯,而他羡慕世人,他越和他们相像就越羡慕他们,羡慕世人拥有而他所欠缺的对个人生活的重视。他羡慕世人强烈的快乐和恐惧,羡慕世人为不安又甜蜜的幸福感而不断坠入爱河,羡慕世人不懈地爱自己、爱女人、爱他们的孩子、爱名望、爱金钱,羡慕世人热衷于诸多盘算和祈盼。

    有没有注意到悉达多羡慕他们,那就意味着他和众人并不一样,那是哪些部分不一样呢?把他和世俗隔离开的,是悉达多从前早已根植于内心的沙门的情操,那意味着他有高尚的追求。可是现在堕入世俗的享乐中,这就让他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沉迷

    悉达多会纠结、会左右为难、会一边享受一边自责,这让他很苦恼。那后来悉达多干脆破罐子破摔,他彻底堕落、疯狂敛财,不再怀抱同情与怜悯。他挥金如土地赌博,只是为了获得那种剧烈的快感。他醉生梦死,又在醒来后感到羞愧和自我厌恶。因为厌恶,他又投身到酒和性的麻醉当中去。就是这样,他就在这种荒诞的轮回中衰老、疲惫,一次一次重复自己的行为。这就叫作沉迷。

    无常

    那在沉迷过后,悉达多解脱了吗?并没有。他陷入了更深的空虚。他无法仿效这孩童般的快乐和愚蠢。他学会的恰恰是他最难接受最蔑视的东西。所以,在他最后一次与迦摩罗一夜狂欢之后,当这个女人狂热地紧紧拥抱着悉达多,流着泪亲吻他、咬他,仿佛要从虚幻短促的快感中榨取最后一滴甘露。

    悉达多突然感受到性与死亡是如此接近。他突然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幻灭。悉达多和他的完美情人都明白了:我就像你,你也谁都不爱。否则你怎么会把爱当作艺术来经营。天使般的容貌,也会不断地衰老,笼中的小鸟不管多么名贵,总有一天会死去。这就叫作无常。

    轮回

    悉达多感到这世俗中所有的游戏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轮回。如果你打破不了轮回,你必须接受无常,你必须接受一次一次的重复带来的厌倦感。所以悉达多发现他获得了很多,但他并没有得到任何珍贵的、值得保留的东西。这一天晚上悉达多孤独地伫立,空洞得如同岸边遇难的破船。他感到某些东西已经死去。

    悉达多终究无法成为随波逐流的世人,这让他觉得万念俱灰。他来到河畔,从一株伸向河面的椰子树上坠入河中,希望就这么死了。这个时候,从灵魂荒芜的一角,从往日颓废的生活中,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这是婆罗门祷辞中起始与收束的古老之音。就在这个声音擦过他耳畔的瞬间,悉达多长眠的魂魄猛然苏醒。他辨认出自己的蠢行。

    生命力

    你说那个声音意味着什么呢?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在我看来,那个就是你生命的种子,它有自己的意志,那叫作生命力。当一个人的生命力没有彻底地消亡,他总会为自己心动。悉达多长眠的魂魄猛然苏醒,他真正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突然醒悟到,或必然经历贪欲、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入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也就是只有你历经了这一切,你才能知道它真正意味着什么,才能决定是放下还是执念。就这样悉达多认清了自己。

    蜕变

    在世俗的生活中,他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道路,让一个男人又成了一个孩子,让一位思想者成为普通人。他让过去的自己“死”了,因为这个“死”,他才成为一个新的悉达多。这又是一次蜕变,所以人一定会有改变的可能性,你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启发。

    重生

    悉达多的自杀没有实现,他在椰子树下酣睡了很久,醒来之后宛如重生。他没有再想要去死。他看着眼前这条曾经想要溺死在其中的河,心中翻腾着喜悦。他从未对一条河如此着迷。他听着河水流淌那悦耳的声音,好像河水要告诉他什么,他就决定留在河边。就在这里他遇到了渡人过河的船夫,叫瓦稣迪瓦。

    当初悉达多离开佛陀,从树林中走入城市的时候,船夫曾经渡他过了这条河,并对悉达多说,你还会回来的。如今两个人果然重逢。

    船夫就邀请悉达多到他的茅舍里。他给了悉达多一些吃喝,耐心地倾听他讲述这一生的经历和感受。最后船夫请悉达多留下来,跟他一起生活。悉达多说,船夫就像是他的朋友乔文达,他们都心怀感激,尽管他们都有资格获得他人的感激。他们都谦卑、善意、恭顺、思虑甚少。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

    倾听

    悉达多从未见过像船夫这样懂得倾听的人。悉达多就虚心地向他求教倾听的艺术。船夫回答,是河水教会他倾听,河水无所不知。向这条河求教你可以学到一切,只要你凝神去听。于是悉达多成为一名船夫。他学习摇橹、耕作、修船、补篓,同时也向河水学习倾听。抛下激情和期待,不带成见和评判,已完全敞开的心灵去倾听。

    悉达多发现,对于河水来说只有当下,既没有过去的影子,也没有未来的影子。而时间并不存在。你看这就是一位智者从自然万物中可以悟到的智慧。

    当悉达多领悟到这个道理后,就在这条河里看到了自己的一生。

    自己的生活也是一条河,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再重复一遍,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所谓的我,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
    我就是我接触过的人、碰到过的物、感受过的情爱、迷失过的痛苦,等等所有一切的总和,才有此刻的我,少一点儿都不是。所有的万物与灵魂都是圆融统一的。所以不要怕,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不白费。

    在和船夫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悉达多获得了内心的平静。这两个智者像两兄弟,连笑容也越来越像。又过去了很多年,一个消息传来,佛陀乔达摩要圆寂了。人们纷纷结伴而来,要渡过河去舍卫城,做最后一次的朝见。这也唤起了悉达多对佛陀的怀念。

    他微笑着,想起佛陀的圣容,知道他从来没有和佛陀分离。作为一名真正的求道者,必然要通过亲身的经验去求,而非通过法义而得道者,也从来不会拒斥任何途径与目标。

    最后的试炼:悉达多父子

    小说写到这里,黑塞安排了一个惊人的情节,那是对悉达多最后一次试炼。在去往舍卫城的队伍中,有悉达多的故人。那是谁呢?那位曾经城中最美的名妓迦摩罗,带着她的儿子。就在那个渡口,迦摩罗不幸被毒蛇咬了,她瘫倒在地。孩子惊恐极了,拼命地呼救。那船夫就把迦摩罗抱进茅舍。

    此时悉达多正在生火,他抬起头先看见了那个孩子。他不禁愣住了,他从那个孩子的面容中看到了自己。这个孩子正是他的儿子。那是悉达多出城前最后一次跟迦摩罗欢爱时播下的种子。

    悉达多有了儿子,此前他并不知道。这个时候迦摩罗艰难地醒过来,看到了她的爱人。她已经年老了,可是看见悉达多,她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幸福和安宁。她本来是要去朝见佛陀的,可是现在见到了悉达多,她觉得很好。和见到佛陀一样好。女子不再有任何遗憾,她安详地死去了。

    悉达多呆坐着,凝视着迦摩罗苍白的脸、倦怠的皱纹,仿佛凝视着自己苍白倦怠的脸。他看见他们年轻时的容颜、鲜红的嘴唇、炽热的双眼。他比以往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不灭、刹那即永恒。

    这个夜晚悉达多一夜未眠,他听着河水奔涌。船夫前来安慰他,却没有看到他的悲伤。死亡对此刻的悉达多来说,只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长久以来,他感到富足和幸福,如今更加幸福,因为他有了儿子。可是这就是他要渡过的最后一关,对儿子的爱,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烦恼。

    小悉达多从小在富贵乡中长大,母亲对他很宠溺、仆从环绕。他从来没有尝过贫穷的滋味,可是现在他失去了妈妈,又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生以来头一回见到的爸爸,是这么一个贫穷潦倒的老头。这都让这个孩子不能接受。

    他既悲伤又害怕,他对两位老人很冷漠,经常顶撞他们,时不时地折磨他们,也不肯好好地劳作。但是悉达多从来不责怪这个孩子,而是以爱和善意的忍耐争取他。可是这个孩子依然不能忍受现在的生活。终有一天他对悉达多破口大骂,恶毒地诅咒他,然后摔门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悉达多发现这个孩子偷偷地驾着船逃走了。他苦闷不已,他觉得儿子离开他,会回到世俗中,然后就会迷失,会沉迷于享乐和权力。这让他觉得担心极了。此刻船夫走过来劝慰悉达多,说孩子并不快乐,放他走吧。

    悉达多不肯,说我正努力用爱来赢得孩子的心。船夫就微笑着,一语点破了他,说难道您没有用爱束缚他吗?没有每天用善和忍,令孩子感到羞愧和为难吗?你难道没有强迫这自大放肆的孩子,同两个视米为佳肴的老家伙,住在茅舍里?难道这一切不是对孩子的强迫和惩罚?这段话送给所有的父母,和送给曾经都是孩子的我们。

    所以人跟人的关系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悉达多明白了船夫说得有道理,可是道理归道理,强烈的爱是无法停息的。

    他不能放手,他从未如此盲目、痛苦,从未如此绝望又幸福地爱过一个人。悉达多苦苦思念着自己的儿子,他也想起自己年少时期离开家后父亲心痛的情形。

    一时间父亲、自己和儿子的形象在他脑海中交汇出现。他终于意识到,一切未受尽的苦、未获得的救赎都会卷土重来,只要你没有改变,那么苦难就从来不会改变。

    船夫就调侃他,说悉达多,你真的相信你干了蠢事,就能避免儿子干蠢事吗?你能保护儿子免受轮回之苦吗?这真是个好问题,非常犀利,就像当头棒喝,让悉达多领悟到这一个人的珍宝和智慧,那另一个人听起来却总觉得愚蠢。

    当年的自己也是这样,他逃离了父亲的道路,因为他觉得那条道路愚蠢。如今自己的儿子也是这样,他也得寻找自己的道路。获得了这样的领悟,他就能够解脱吗?并不是。

    悉达多内心依然感到痛苦,但这份痛苦却让他更加明白世人。他不再与命运搏斗,也不再与意志作对。他知道被折磨是所有人的命运,命运就包容了所有并不完美的一切。这都是自然的,哪怕为此痛苦、受折磨、放不下,可它就是人的一部分。

    最终证悟,得到圆满

    就这样,悉达多扎了一个竹筏,渡河。他决定到城里去寻找儿子,可是没有找到。他来到了迦摩罗从前的花园里,唤起了他的记忆。

    如今他见到那些常客,商人、兵士、富人,不再感到陌生。他理解所有的人,理解并同情他们不是由思想和理智,而是由冲动和欲望掌管的生活。因为这一切他也感同身受。

    现在的悉达多不再嘲笑世人的虚荣、欲望和荒谬,反而通晓他们、爱戴和敬重他们。他看到人们为欲望而活,因为欲望不断地创造、出行、征战、不断受难,他爱他们。这一段写得非常地悲悯。如果看得明白,你可能就会觉得就是要热泪盈眶了。就这是真正的慈悲,这是基于理解的同情。

    悉达多在世人的每种激情、每种作为中看到生命和生机,在他们盲目的忠诚、盲目的强悍和坚韧中看到可爱和可敬之处。

    在这一刻,悉达多终于彻悟,爱并非毫无价值,它源自天性,是一种必需。爱的欲望也应该得到哺育,痛苦就该去品尝,蠢行也该去实践。对所有的生命一视同仁,并发自内心地爱,才会让一个人得到圆满。就这样,悉达多彻底圆满了。

    接下来,佛陀的弟子乔文达就听说了一个消息,说在那条河边住着一位觉悟者,他名气很大。乔文达就决定前来寻访。

    他来到了悉达多的面前,一开始并没有认出这是自己的老朋友。直到悉达多对他提起往事,乔文达才恍然,原来这位老人就是自己的少年好友、婆罗门之子悉达多。

    悉达多证得了圆满,乔文达希望他能够向自己分享教义和学说。悉达多却回答说,智慧无法言传。

    一个探求之人往往只关注探求的事物,他一无所获、一无所纳,因为他一心想着探求、被目的左右。发现则意味着自由、敞开、全无目的。这就是一个探求者和一个发现者最大的不同。

    可敬的人,你或许确实是位探索者,但你却因为努力追求目标而错过了一些眼前的事物。乔文达,我的朋友,世界并非不圆满,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对比。

    我学习到了一点,就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并且属于它。这一段话是证悟之言,可是乔文达依然不能理解。他以佛陀的教诲来反驳悉达多,指出佛陀的法义是要我们超越尘世之爱,而不是理解尘世、融入尘世。

    那么悉达多就回想起佛陀乔达摩,他认为佛陀的伟大不在他的法义中、思想中,而在他的生命中。这位伟大的导师爱事物胜于爱言辞,爱生命胜于爱生命的意义。

    所以悉达多微笑起来,这微笑慈悲安详、充满智慧。他已经在这个笑容中和佛陀达到了一致。

    悉达多说,审视世界、解释世界或藐视世界,或许是思想家的事。而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这就是悉达多的故事,希望能在某一段带给你深邃的思考。

    你是谁?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你是谁?你可能依然回答不出来。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答案,也没有真理。

    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在通往自己的路途中,都在回答“你是谁”。

    作者赫尔曼·黑塞有一句话说,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

    黑塞的生平与思想

    1877年黑塞生于德国的一座小城叫卡尔夫,后来他迁居瑞士。黑塞的外祖父是一名传教士,曾经在印度传教,通晓印度的各种方言。他的妈妈也是在印度出生的,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黑塞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他少年的时候是在修道院里学习的,但是黑塞性格很古怪,他跟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因为逃学还一度被父母送进了精神病院。

    所以在十五到二十二岁之间,黑塞四处游历、独立谋生。他做过学徒和店员,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除了文学类的,还有哲学类的。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老子、庄子都是黑塞喜欢的作者。你看这些人就有一个清晰的脉络,那么了解黑塞的思想是怎么养成的。

    在1899年,黑塞二十二岁那一年,他自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叫《浪漫之歌》。黑塞主要的作品有《在轮下》《悉达多》《荒原狼》和《玻璃球游戏》等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黑塞不惜和民众朋友乃至文学界决裂,他是积极反战的,而且亲自参与了战俘的救助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身在瑞士,就利用自己的名声和影响力帮助了很多流亡的德语作家。在这个小说《悉达多》的第一部卷首,黑塞有一个题词说,献给我敬爱的朋友罗曼·罗兰。这两个出色的人是非常好的朋友,在艺术和政治观点上也很契合。

    我们看一下黑塞的这个生命阶段,就知道他其实生在黑暗时代,残酷的战争也导致了他有不幸的婚姻。在这种种的打击下,黑塞的精神状况出了问题,他一度求助于荣格进行心理治疗。那黑塞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和第三任妻子共度了三十多年。

    晚年的时候,黑塞跟家人一起过着隐居的生活。他远离大城市,生活在自然中,就像极了他在《悉达多》中最后所描述的跟一条大河共处,向大河学习倾听,在自然之中感受自己的生命,然后学会证悟。

    1962年8月8号,黑塞和他的妻子外出散步,然后带回来一根枯枝,还以这个枯枝为题写了他人生中最后一首诗,感叹生命的枯荣。

    在第二天的早晨,家人发现黑塞在卧室中与世长辞,非常平静。那黑塞的作品有一个很鲜明的主题,就是探索人类在精神领域里如何获得解放,人如何在外界的误导、诱惑和逼迫下,在无法承受的孤独、彷徨和痛苦中坚持下去、成为自己。所以《悉达多》这本书就是黑塞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总结和回答。

    他用悉达多的一生告诉我们,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只能够自己体悟。

    那我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为什么要阅读,为什么要反复阅读?最好的答案之一来自黑塞,他说:

    世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地成为你自己。

    最后让我们来朗读黑塞的一首诗,送给大家,也致敬黑塞。

    大多数的人就像是一片片落叶,

    在空中随风飘游、翻飞、荡漾,

    最后落在地上。

    有少数人像是天上的星星,

    循着固定的轨道运行,

    任何风都吹不到他们那儿。

    在他们心中,

    有他们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

    就到这里,《悉达多》。

    随笔/恒之馨(整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悉达多·自洽成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zj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