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结束后,我和朋友开车回杭州。
路上聊天,大家由疫情谈到房价下跌,随后说起xx去年买的房现在亏了20w,xxx趁着疫情又要买房了……
说完之后,作为无房族的我们,来了句感叹的总结:“我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啊?”
有人说,年轻人没有房,人生就输掉了。
是这样吗?
我问朋友:“房子是一定要买吗?”
朋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起了所在公司的一位领导。
夫妻两个都是公司高管,每个人年薪上百万吧。这样的经济条件,在杭州大概会置几处房产。可他们一处都没有。
这么多年来,两人一直在租房,并坚决不买房。住高档公寓,因为忙所以从不做饭,每周会出入几次私房菜馆,放假了就到各地旅行,日子过得让人格外羡慕。
朋友说,其实以他们的实力只要想买,立马就可以去买的。之所以不买,大概真的是对房子无所谓吧。
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个例,成功人士们不买房并不是买不起,而是随时都能买得起。
实际上,我们大部分普通的年轻人更多的是“现在买不起,以后就更买不起了”。
所以,年轻人总会想尽办法抓紧买房,有了房就有了最简单而直接的快乐。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人有六大需求,由低到高排,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
而房子便是现代年轻人对安全感的需求。立足当下的安全与财产的安全。
有了房子,不用担心房东随时撵人,不会因为要给墙上钉根钉子而和房东小心报备;或者想添置一个喜欢的沙发,还要考虑搬家的麻烦;养一条喜爱的宠物,还要担心合租伙伴是否对狗毛过敏。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有了房子,在城市中的漂泊便成了真正的奋斗,不是赤手空拳,而是有了坚硬的铠甲。哪怕生活后面遇到了大苦难,卖房子也是一种应对方式。
房子给年轻人带来的安全感,其实更像是一座城市敞开的怀抱。其实,也不只是年轻人吧。
电视剧《安家》中,严叔严婶在上海卖了大半辈子包子,全部积蓄拿来给儿子买房安家。严婶说,等儿媳妇生了孙子,她就成了“上海奶奶”,老伴就是“上海爷爷”。
房子便是异乡人融入城市的第一步。
前段时间,#羡慕黄雅莉的生活#上了微博热搜。
在综艺《我家那闺女》里,王鸥做客了黄雅莉家,名叫“山田心”房子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有院落、有凉亭、有三垄蔬果,有随心冲泡咖啡的吧台,可以开个小演唱会的客厅,独立的工作室……大家直呼“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然而,装扮得这么好的房子并不是黄雅莉的,是她租来的,前后花了50天改造,才成了现在的山田心。
黄雅莉说:“房子虽然是租的,但生活不是,我住在这里的每一天的不是。就算租的房子也要过最有趣的日子。”
其实,这样的声音,我们早在好多年前就已经听到过。这个观点是没有错的,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做。
大家会说,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房子,我也会这样弄。而不是说,我也去租一个这样的房子。
因为追求不一样,所以在意的便不一样了。
黄雅莉追求的是生活,不管房子是不是买的,都会花心思去打造;朋友公司的那位领导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自我的人生价值,所以,不用在意是否购置房产。
因为内心富足,所以有了足够的安全感。无论房子是买还是租,对他们来说没那么重要了。
我有时候会幻想自己彩票中了几千万该怎么花,第一个念头就是买房,并且尽可能多买。
因为,我也是最普通的年轻人。但是,我并不认为,没有房子就意味着输掉了人生。
就像黄雅莉,作为05年超女第五名,17岁成名,十几年不愠不火。“30岁过气女歌手,靠租房度日”这样的话题只能用惨来形容吧。可实际上真惨吗?
我们表面羡慕她的居所,其实,背后真正羡慕的是她对生活的热爱,是她内心的丰盈和通透。也因为这,所以她过得比我们大多数人都富足。即使没有房,依旧不妨碍她活成生活大赢家。
所谓“输掉人生”的这种论调,不过就是年轻人强加给自己的压力。
人生其实就和定KPI是一样的,房子就是其中的一个目标,需要一点一点去实现。但是,你能说,在你努力实现的这个过程中,你是loser吗?
我想,大概没有人愿意去认同这个说法吧。
在房价日益高涨的今天,房子有条件能早买,当然是最好。但是,买不起也并不丢人。毕竟动辄几百万的房子,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
很多人都是赤手空拳自己打天下,有没有房子不该和我们的人生绑架。
我真正羡慕黄雅莉,始终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走到哪,山田心就在哪,这样的人生又怎么会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