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的上半部分为清朝前的历史,主要写中国怎么由中原演化出一个庞大的帝国体系的,变成一个集中原,草原,高原,西域和海洋一体的国家。
下半部分写泱泱大国最终也是跨越不了第二曲线,何为第二曲线呢?
说到第二曲线,一定先知道第一曲线,凡事盛极必衰,事情的发展过程一般都是遵循先慢后快再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s型曲线,当到了s型曲线顶点时,也就是这个事物衰落的时候,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逃不开S型曲线。当第一曲线衰落的时候,就必须找到第二曲线来弥补第一曲线的衰落。
可是,当发展第二曲线的同时,必须放弃部分的第一曲线,甚至革了第一曲线的命,第一曲线可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是很多企业没有跨越到第二曲线的原因。例如诺基亚,柯达等等,都是沉溺在自己的第一曲线,即使自己发现了第二曲线,依旧没有跨越过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4575179/906b8a0e5208ff85.jpg)
当时中国是第一曲线的农业国家,而列强就是第二曲线的工业国家,属于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越发达,可是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这种超大型组织就会很容易被颠覆,最终不是自我颠覆就是等着别人来颠覆。
然而,自我颠覆谈何容易,经过清朝末期的几次变革,第二曲线没有竞争力,而第一曲线也衰落了。而后,中国走上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走上了探索中国之路。
一种组织形态决定了一个组织的边界,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最好的例子,共产党是站在全球角度下的普世主义,而国民党确实只关注中国革命的民族主义,这一大一小,就决定了胜负。
中国史纲的下半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例如:中国经济奇迹的奥秘,冷战中的中国等等,让我重新理解了中国。
前几天有人问我,我知道了这些宏观的大历史,对现实的生活有没有指导意义?我愣了一下,要说指导意义,我想只是在于思维方面的。
你感觉学历史对你有什么好处没有?欢迎你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