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财富
关于康德拉季耶夫的研究,上个活跃期是20世界70年代,事实上那是第次康波周期的衰退和萧条阶段。
而在2005年之后我们一直致力于康波理论的研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也有一些经济周期的著作出现,但大部分并不涉及康波的系统论述。
2014年中期之后,房地产作为一类资产的投资价值渐渐淡去,中国庞大的货币面临着方向的选择,随着中国步入工业化的后期,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宏观对冲时代,但中国的宏观对冲研究依然处于一个懵懂的阶段。
中国工业化后期和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我们一直有一个愿望,即建立一套适应于中国经济周期的理论体系,而这套理论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宏观对冲,并非学院式的研究。
2.虽然康波一般进入衰退时期之后才容易引起人民的注意。但是,事实上人生就是一次康波,康波的形式,是人的集体行为的结果。
而这种集体行为决定与人的代价更迭。
康波的长波其实是一个甲子。而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讲,其出生在康波的那个时点,就注定了人一生的轨迹。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的财富由康波决定的,因为康波的本质表现是价格的波动,而人生的财富累积根本上还是来源于资产价格投资或或者投机,人生发生发财必然靠康波,康波就是人生财富的规划。
上诉对康波的基本认知指出了一个康波的本质,康波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康波中的价格波动,所以,康波中的价格波动规律为我们提供了宏观对冲和人生财富规划的密码。
本文,就是对康波中的价格进行研究,而在长期研究价格波动规律之后,本文还对2016至2018年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做了预测,相信这是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机会所在。
3.康波周期的概述
对康波的早起研究是在19世纪末,俄国人怕尔乌斯已经发现了经济增长中的大体是50——60年的长期波动,1913年荷兰经济学家范盖德林提出经济发展中的大循环。
其周期是60年,1919年到1922年,苏联科学家康德拉拉季提出了长波假设,发表在 战时与战后时期的世界经济和经济波动。一书中
1924年——1925年他发表了题为 经济生活中的长周期 一文。
奠定了康波研究的理论基础,从那是到二战,是康波研究的活跃期。而后三十年一直沉默,到20世界70年代之后,康波的研究再度复活。活跃,除了欧美科学家雷斯特、罗斯托之外,日本也参与进来。
康波的顶是衰退期的结束,也就是说,繁荣和衰退是康波的上升期,而康波的谷指的是回升的结束。
也就是说康波的萧条与回升是康波的下将棋。
4.当前对康波的基本认识
美国伊斯伯尔丁对康波做了简单而又深刻的描述。
这也基本符合我们对康波的认识:
(1)一个康波是指一个相当长期的总的价格的上升或者总的价格的下降;
(2)价格的长期波动不是自己产生的,而是康德拉季认为这是资本主义体系的结果。
(3)康波的本质问题还是世界资源品价格的长期波动问题;资源品价格又包括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两个方面,这一点也就决定了康波就是国际宏观对冲的根本理论。
为什么价格会出现50——60年的周期波动,目前还是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自身运动的结果。
但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的长期周期运动呢?依然没有统一的观点。
关于康波的根本推动原因有力的理论有如下几种:
1.创新说,把长波归因于技术的创新;
2.货币说,金本位下由于黄金产量的变动带来货币量的变化,从而带来价格的波动;
3.新的国家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包含战争革命等因素。;
4.初级产品及能源的限制。
在康波推动力的研究中,熊彼特显然最深远,他提出了三周期嵌套理论,并且提出了创新导致康波的理论。
所以康波的根本问题还是世界资源品价格的长期波动问题,资源品价格包括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两个方面,而这一点也是决定了康波研究的入手点就是康波中的价格波动。
5.我们对康波表象的基本认识,实际上就是康波中增长与通胀的关系。
增长与通胀的关系是划定康波阶段的核心问题。
在康波的繁荣阶段,往往是高速增长与低通胀伴随,这可解释为新技术提高了效率,高增长并没用引发资源的约束。当新技术对生产率的提升边际递减时,康波就进入了资源约束阶段。这种对康波进入衰弱期的解释是简单而牵强。实际上我们的理解是当效率
降低时,资本主义体系仍然期望按照原有的增长速度远行,这就增加了资本的投入。
与此同时,新的引入资本主义发达体系的国家开始工业化,从而造成资源需求的边际上升,而以前在资源价格低位时供给没有充分准备,从而带来供需边际变化之间短期内不平衡,资源约束启动,价格迅速上升,这一点与资本收益率的下降切合在一起,就发生了经济冲击。
在每一个康波的衰退期,衰退的前半期都是高增长引发高通胀,而后半期都是滞胀,从衰退期到萧条期总是反复如此,康波从萧条期向回升的转换,本质上就是从滞胀向通胀的转换。
此时期的经济增速不断下移,商品价格明显回落,通缩为社会的共识,这个过程,也有是年八年。在衰退后半期,世界经济陷入一种无奈的状态。对康波的研究往往是这个阶段。
1966年之后美国结束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而在1966年到1982年,始终处于滞胀状态,这就是康波的衰退与萧条期,1982年之后,美国又进入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直到2007年,但是到2007年后,全球的本质是通缩。这一点与经典的康波是一致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本次康波将在通缩的我局面中结束。
6.康波中的价格现象
罗斯托用价格运动来解释康波,他认为长期波动的基本原因在于粮食和初级产品的相对丰裕和匮乏。
他认为三种力量即增长的主导部门,粮食和原材料的价格,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是研究康波的关键。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康波价格的突然上行,目前的我解释集中在三个原因。第一是创新的原因,即罗斯托的所说的主导部门问题,由于新的技术发明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繁荣阶段的高超期开始削弱。
造成了增长更多依赖于投资,从而造成价格上涨,这是一个常见的供需问题,第二个是关于追赶国的工业化问题,由于新的国家的我工业化加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造成了对资源品边际供需缺口的我突破增加,从而加剧了价格的波动,我们认为这是核心问题。
第三是关于农业及相关初级材料的丰谦问题。
这个问题的研究者认为康波的价格波动的基础原因。
而至今为止我们无法以一种完美的理论来解释农业的价格波动的原因,而最有体系的我是太阳黑子学说。
7.大宗商品是年牛市,而在是年牛市之后,又会出现一个价格的剧烈波动的熊市阶段。
这个熊市一般会贯穿于康波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只要下跌会维持15年。
而在康波的回升到繁荣阶段,总体价格是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周期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创新推动效率的提升。
而当效率的提升放缓时,为了保持原有的增速就需要更多的依赖与投资,供需的我原有平衡边际上发生了变化,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2003年达到高点,而在2002年之后正是本轮大众商品的牛市启动点。
8.长鞭效应
上游资源品处于供应链的我最末端,其波动性是最大的。
长鞭效应应其基本含义:当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我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者提供应决策。需求信息的不真实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当信息量达到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所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我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由于这种偏差被放大,供应方往往维持比需求方更高的库存水平或者生产储备。
70年代世界开始变得尤其复杂,第五波康波出现了明显的全球化特征,更多需要全球共生模式来解释。从而世界的我低通胀主要靠共生模式中中国的低成本来承担。
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