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已经有很多朋友陆续返工了
话题#复工硬核防护#一时间登上热搜
随便几张就能感受到满满的求生欲!
有人穿着可爱爆表的太空服
有人脑洞大开,用塑料桶罩住整张脸
还有用塑料袋包裹全身的,简直全!副!武!装!
对于即将启程复工的君君来说
这些装备虽然能够一定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但一想到出去可能要直面病毒
这心里还是非常慌张的啊~
出发时该带哪些必需物品?
途中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保证不被感染?
乘坐飞机、高铁、火车有什么注意事项?
到达后先做哪些重要的事?
......
恐慌不如实干!
熬了两个通宵的君君埋头做了不少功课
你关心的返程问题,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希望能降低大家的担心的同时
也能给大家带来实际的帮助~
首先,如果必须出行,推荐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飞机。相对火车高铁,飞机算是较安全的交通工具,虽然客舱看起来是密闭的,但机舱空气质量有着严格的控制。
绝大部分现代客机都装备有高效粒子空气滤(HEPA),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标准,这类滤网过滤0.3微米直径微粒的效率须高于99.97%,因此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病毒和细菌。
而且客舱内的空气平均2-3分钟就更新一次,远高于其它交通工具上的空气更新频次。
整体来说,目前经过各类防控措施和全国民众两周多的居家隔离,各类交通工具上潜在的患者会少很多。而且特殊时期,无论机场、航空公司还是铁路部门,都对交通工具的消毒频次和深度愈加重视。
但即便有外部防护,也要尽可能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把途中被传染的概率降到最低。
出行前
01
自查身体状况
Protective measures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因此,如果出行前,体温在平静状态下超过37.3℃,就可以判断为发热,不建议出行。
如果曾接触过可疑病人,但目前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更不建议出行,而应在家按要求进行隔离观察。
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尝试服用解热镇痛药物临时降温后返程,那样会造成疾病传播,并且是非法行为(恶意传播疾病属于刑事犯罪)。
02
打包行李须注意
Protective measures
此章划重点!!!
务必拿小本本记下来!!!
① 带好有效证件的同时,多准备几个口罩和塑料袋/垃圾袋,如有条件,一次性手套也可多准备几个;普通浴帽或帽子,实在没有,干净塑料袋也行。
② 防护镜一副或宽大太阳镜以及带外包装的一次性吸管也要准备。
③ 备好酒精棉片/湿巾,在途中接触了门把或者较多人接触的物体后,勤洗手或者用酒精棉片/湿巾拭擦双手消毒,最好把手机表面也拭擦一下,毕竟手机是我们接触最多的物品。
④ 不妨再多带一支笔,可能途中需要填写旅客信息,工作人员的笔有限,来回传借,容易增加传染概率,用自己的笔,既快又安全。
⑤ 将手机、电脑、充电宝、化妆用品等合理归纳,方便拿取,最大程度缩短安检通过时间。
⑥ 建议平时佩戴隐形眼镜的朋友在出行时选择框架眼镜,因为使用隐形眼镜会增加用手接触眼睛的次数,如果手上接触了病毒,触摸眼睛就可能造成感染。
⑦ 最后建议大家:打包后的行李,可以套上行李箱套,如果没有行李箱套,可以用塑料袋/保鲜膜套上,到家后,像处理口罩一样妥善处理这些外包装;随身携带一个空袋子,方便在途中装脱下的外罩。
除此之外,再看下图了解这些常见的防护用品如何携带:
带消毒物品过安检需注意
↓↓↓
▲乘机可携带的防控物品 图自@民航局官网
出行中
01
怎么去机场或车站?
Protective measures
过安检之前,先不要浪费N95口罩。出发前可先佩戴普通外科口罩,因过安检需要面部识别,普通口罩更方便摘戴。
如果返程需要多次周转,记得出发前保持充足休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去机场或车站,有条件尽量让家人送,避免频繁和多人接触。
如果是乘坐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开启两侧车窗,保持车内空气流动;如果乘坐公交地铁等,务必带好口罩的同时,也戴上帽子,避免头发被空气中可能漂浮的病毒污染。
到达后,建议戴个一次性手套,出门在外洗手不便,无法避免接触水龙头、扶手、电梯按钮、取票机等公共物品,多一层保护多一分安全。
02
如何选座位?
Protective measures
针对不同出行场景
整理以下需要注意的事项
飞 机 篇
对于乘坐飞机的小伙伴来说,早上第一段航班是客舱相对最干净的时候,报道说冠状病毒离开宿主能活六小时,我国飞机一般半夜回基地,次日早起飞,这样看来早班机似乎更安全。
从下面两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3个点:尽量选择前排,尽量选择靠窗,尽量不要直接接触(例如中间空一个座位)。
1A这个位置最安全,只不过除了廉价航空或者半廉价航空,1A往往是商务舱。建议大家提前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前排靠窗。
列 车 篇
高铁火车上空气的流动复杂,人员的流动性也更高,选座上给大家几个建议:
每个车厢两端靠近列车车门,同时空间较大,车辆空调系统的气流流速快,可以优先选择;现在返程还没有迎来高峰,有条件的话就分散而坐;火车卧铺的话,尽量选择上铺。
列车的车内通道狭窄,且上车时间人流拥挤。从车厢编号对应站台位置上车,能避免上车后在车厢内长距离行走、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在月台上排队时,还应注意与他人保持间隔。
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上车前可透过车窗观察自己的座位靠近车厢哪一端,然后从最近的车门上车。
03
登机或上车后
Protective measures
① 减少交流
在旅途中,不要和邻座或者陌生人过多攀谈,邻座如果有明显的咳嗽打喷嚏等症状,可联系乘务人员报告情况,请他们按照通知处理。
如果在途中发热,不必惊慌,可联系工作人员说明情况,等待隔离。根据工作人员或医务人员建议,进行后续行程机票退改。
② 减少触摸
在金属、塑料物体上新型冠状病毒能存活2~3天,好在这不代表病毒达到了传染条件。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用手乱摸飞机或高铁火车上的客舱门、小桌板、扶手和洗手间等与人群接触多的地方。
特殊情况下可用消毒湿巾先行擦拭,后续再用纸巾擦干。因为病毒喜湿不喜干,干燥环境下将减弱它的传染性。
③ 减少用手接触口鼻眼
在公共场所中,尽量保持双手的洁净,出行过程中,搬运行李、上厕所后、摘口罩后、吃东西前手都需要提前做好清洁,多用消毒免洗洗手液和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减少拿手接触口鼻眼和粘膜的机会,当手部遇上污渍时,请记得及时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清洁手部。
④ 注意通风
飞行过程中,尽量把头顶上方的空调阀门打开,加速空气的循环。飞机上原有的空气经由高温消毒,与外界新风混合,上下流动的循环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病毒扩散可能性。
部分列车可以开窗通风,但请先和车上工作人员沟通。相比于飞机,火车高铁车厢内的空气还会有纵向的流动。并且,火车动车组的人员流动性高于飞机机舱,所以要把车厢视作人员密集场所应对。
⑤ 尽量不进食
短途出行,建议尽量避免在行程中饮食,可在到达目的地后再用餐。乘坐飞机的小伙伴,通过航空公司官网选择取消餐食,这样既防范了病毒,还可能获得额外的里程积分。
如果是较长时间的旅途或乘坐高铁火车,需用餐时,要保持用餐卫生,可采用和邻近乘客错峰用餐的办法,降低感染风险。
另外,避免使用公共饮水机,可以自备或询问工作人员要瓶装水,因开口较小,加上使用自备一次性吸管,降低病毒飞沫传播的可能性。
⑥ 厕所安全使用
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如需使用卫生间,建议在门把手,按水处等必须触碰的地方,使用消毒巾擦拭。少用手进行触摸,如厕后一定仔细清洁。
到达后
(划重点)
首先将帽子、口罩、手套、行李罩依次摘掉,折叠后放进垃圾桶内,鞋子放在家门外。
进屋后脱掉外衣,将衣物置入热水盆中,加入消毒液浸泡45分钟以上,再进行清洗;酒精棉片擦拭手机及行李箱把手等易污染处。
最后,不管是否从疫情流行地区归来,都应该主动向单位、社区或学校报备,建议居家隔离14天,每天至少量2次体温,关注有无咳嗽、胸闷、气急等呼吸道症状。做好家庭环境清扫和消毒,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
希望大家都能做好防护措施
利人利己
做到平平安安出门去
健健康康的回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