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布置了这么久,迟迟没有下笔,不是没有把作业放在心上,而恰恰是觉得这份作业太沉重,对这份作业太敬畏。阅读史,顾名思义就是阅读的历史。我的阅读历史从何写起?她的前世与今生在脑海里胡乱翻腾。能被成为历史的,我一直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才可以称之为史,但我那小儿科的阅读,实在是愧对阅读史这个诗意而又内涵的标题。
出生于80年代中期的我,经历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各种窘境。阅读课外书那是一件我多么渴望但又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爸爸妈妈辛苦劳作,但依然在我生命的前些年过着拮据的生活。印象很深的是没有衣服穿,从来没有穿过套装衣服。邻居比我大几岁的小姑姑送我一套红色的上衣和裤子,我激动得舍不得脱下来。爸妈每天满脑子都是在想着怎么能赚钱。就像我什么时候入学,好像都没有专门考虑过。还是看到邻居与我年龄一样大的小姑娘搬着凳子去报名,妈妈才跟风似的带我去报了名。
80年代的农村小学,公办老师没有几个。我的学前班生涯的老师都是每个月拿着50块钱代课费的临时代课老师,不要说阅读启蒙了,能把几个拼音和字教正确就谢天谢地了。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每天还是很期待上学,感觉那是一
个与我平时生活不一样的世界。在当时,也是很佩服老师们的,最起码比我认识的字多多了。读一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40多岁的女老师,她是我们学校为数不多的公办老师之一,人特别和蔼可亲。她第一次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一定要把拼音学好,就可以读书、看报、学知识了。那时候我好奇拼音有这么大的魔力?对于一个七岁入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连数字也不会写的我来说,对于老师说的读书、看报在我看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于是我就牢牢记住了老师的话,很努力很认真地学拼音。
果然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啊。我对知识的渴望使我有了努力学习的目标与动力。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后来,我的这位启蒙老师因为表现很优秀,被调到县城工作了。她在临走的时候对我们说: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农村。那时候缺老师,更别说开齐正规课程了。我的印象中,每天不是语文,就是数学,再后来才有了体育课。我一直以为学习语文才是真正的学习。
从此我就爱上了和语文学习有关的一切事情。背课文、写生字、做习题,每天泡在语文学习中。这也为我以后的严重偏科埋下了伏笔。
家中的经济情况和父母的文化程度让我和很多的农村孩子一样,童年基本上没有什么阅读生活。大概是三年级的时候,班上转来一个男同学,他伯伯是我们学校的校长,他有时会带一些连环画到教室里,对于我们这除了课本没有见过其他书的农村孩子来说,简直是对他羡慕的不要不要的。为了从他那里借来书看,每次都是低三下四地与他商量,有时甚至是在求他。那时候一个本子都是正反面都用,为了从他手里借来连环画,我和班里几个同学就把本子上的纸每次撕下来几页,去换书看。具体的书名已经不记得了,但童年阅读的饥渴一直还历历在目。
再后来,爸爸给我买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属于我的课外书,一本封面很精美的童话书。也就是在那本童话书里,让我体会到了童话里的世界如此美好,生活原来是可以充满那么多的可能的。
这本童话书一直陪伴了我很多年。再后来,读了很多作文书。
刚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捐十本书,每个班级建立图书角。对于吃饱穿暖是生活主旋律的时代,自己阅读的书都没有,家里哪有多余的捐赠的书呢?忽然想起来姑爷爷是老师,他们家里有书。我就跑到姑爷爷家去讨书。我记得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在翻箱倒柜找书的时候,找到了一本表叔的日记本,记录了他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我竟然津津有味地读起了表叔的日记,丝毫没有考虑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拿回家的书其中有一本厚厚的《西游记》,被我看完之后,我为了把剩余的书能够多留下来自己读,竟然耍起了小心眼。我把厚厚的一本《西游记》拆成了十本薄薄的书,把每一本都很用心的包上了书皮。当我交上去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还是同意按我交了十本算,因为绝大部分同学都拿不出来书,我还算是光荣完成任务的。
有一次在陪同学去精品店买东西的时候,发现柜台上有一本《意想不到的婚礼》,我就随手拿起来那么一翻,却被文中的优美语言深深的吸引,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段对大海的描写。当时真的是很想拥有这本书。但是老板说这本书只租不卖。但我太喜欢海边描写的那一部分了,在我的若磨硬泡下,老板终于同意卖给我。我把我一周的零花钱都给了老板,大概也就四五块钱。那时候我真正意义上买的第一本书。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很清晰地记得书名。
那时候,考上高中是每天的生活主题,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切都是围绕考上高中这一个话题。课外阅读是非常少的。我们班有的同学看武侠小说,可我一向爱静不爱动,对武侠小说丝毫不感冒。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读过武侠小说。
上了高中,学习的紧张自然是不用说了。那时候学校的阅览室每个星期才开一个小时。每当阅览室开门的那天,我就早早地等在门口,时间太有限了。阅览室的书书不让借的,只能在阅览室看。所以每次都是看些读者、青年文摘等篇幅短小的杂志。有些优美的语言就抄在摘抄本上。
那时候,我的偏科情况已经暴露的非常明显了。数学、物理、化学课常常让我倍感度分如年,煎熬的每节课45分钟,感觉时间就这么浪费还是很有罪恶感的,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一点,我就在所有理科老师的课堂上公然看起了课外书。汪国真、三毛、琼瑶是我那时候看的比较多的。后来,学校门前每周末的下午有一个摆地摊卖盗版书的,我就把每个周末的两个小时放风的时间都留在了盗版书的书摊前。那时候没有钱买书,就摘抄了一本又一本书中的段落和好词好句。
考上了大学,我忙于学生工作和勤工俭学,去图书馆的时间是寥寥无几。毕业时,我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三支一扶”,在千里之外的农村学校支教。面临突如其来的生活习惯不适和教学环境的各种挑战,我阅读的都是一些班主任和新教师如何成长的工具书。
我阅读的真正爆发期是做了母亲之后。而立之年才生下女儿,对她真是感觉怎么爱都不嫌多,真正让我萌生科学爱孩子的学习念头的现在想想还是我的婆婆。孩子出生三个月后,我带着孩子和婆婆一起回到了我工作的城市,从来没有和婆婆在一起生活过,因为小生命的诞生硬是把我们两个扯在了一起。婆婆很能干,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一把手,多年养成的习惯让她在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中也是丝毫没有界限感,我和先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像每天都在她的监视之下。窒息的环境让我和先生下班之后都不愿意回家。这样的家让我感到可怕,这样的爱让我倍感痛苦,我发誓我要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发誓我一定不能这么去爱我的孩子。
俗话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在生活中找个精神伙伴实在是太难了,每个人有自己认知的局限性,也有他成长环境的特殊性,这时候我多么想看清人性,看清关系。这时候我开始向一本本书走去。我阅读了《完美关系的秘密》等工具书,但只有术没有道的支撑,还是让我感觉很无力。孩子每天不断的新变化让我很想高质量的陪伴她,更懂她。我先后读了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的敏感期》、《完整的成长》、《爱和自由》,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让我慢慢了解孩子每个月龄的发展和特点。随着孩子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和一系列能力的发展,她的探索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我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我又捧起了《正面管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我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开始践行和善而坚定、温柔而有边界。《为何家会伤人》的阅读,让我懂得在一个不能消除误会、敌意等负面情绪的家庭里,家长很难以平和的心态、理智的头脑、智慧的方法去处理教育孩子中的问题。
这期间我开始给孩子讲绘本,但童年没有阅读过绘本的我,如何选书,如何给孩子科学讲绘本,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不断的阅读与学习中,我读过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等一系列代表作,我知道图书书世界的一些代表人物并开始读他们的作品,比如:彭懿、阿甲、花婆婆方素珍、梅子涵、朱自强、安东尼 布朗、佐佐木洋子、格瑞米贝斯等国内外著名的绘本大师。在不断地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疗愈着我自己。知道如何通过作者、出版社和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给孩子选书。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我和孩子之间的亲子阅读的故事。我给孩子大量的购买绘本,也在绘本馆办理了借阅卡。这六年下来,更是我不断给自己注入心理营养的过程。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为了抱团去取暖,科学养育
我们十个家庭成立了读书小组。每周末晚上两个小时的读书会。我们这些年先后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影响力》、《特别狠心特别爱》、《爱的五种语言》、《非暴力沟通》等一些经典作品。为了让读书更高效,我自行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深阅读》等一些介绍阅读方法的书。
随着读书越来越多,这群妈妈们组成的读书会我我感觉有太多的局限性。我开始寻找周围有相同爱好的其他读书群体。我加入了我们市一位特级教师组建的读书会。我加入之后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马丁布伯的关系哲学《我与你》。这本薄薄的只有两百多页的书,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读了一遍又一遍。书经典,但我的功力不够,读起来很吃力。我曾抱着字典在办公室,中午一个人泡一杯咖啡,把《我与你》看了五六遍。
2018年的6月,我在读书会主要成员的带领下去武汉参加了著名的生命化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的新书发布会,近距离聆听了张文质、徐利、马国新等关于教育的解读,那次武汉之行回来,我心中的教育热情再次被点燃。2018年7月我在浙江宁波参加了张文质老师发起的“行走拓宽世界 读写重建心灵”教育行走活动。在行走活动中认识了一些在教育界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名人:傅国涌、方心田、谢云、孙明霞等。他们让我看到教育的热情与激情,让我看到读书所带给人的无限的发展潜能。结识了山东的杨雪梅、王维审等一大批草根明星教师。他们不断在读书与写作的领域里深耕教育。身上闪闪发光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我。
行走结束之后,我开始了大量的关于教育的阅读。我先买齐了张文质老师大部分的著作:《唇舌的授权》、《教育是慢的艺术》、《奶蜜盐》、《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等;我开始把近两年的中国教师报和中国教育报从档案室里翻出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慢慢知道了活跃在教育领域的先辈:黄厚江、朱永新、周国平、程红兵等,我特别爱看的板块是教师成长、读书和家庭教育。我会把名家推介的书根据自己的喜爱和需要买来认真研读。大量的家庭教育的书的研读,让我不断地去回到曾经的年代去看待曾经的人和事。我的不断成长让我成为了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的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
朱永新老师的《我的阅读观》是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一本书。书中“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觉得这与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中提到的精神的化妆的观点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慢慢地,我觉得不能功利性地去读一些工具书,而应该更关注我们的心灵饥渴,不能仅仅是读一些治愈我们的书,我要过一种纯粹的、精神的、情感的、思考的、审美的生活。我开始大量的买买买,我开始读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通过阅读,我不断地改变和重塑着自我。我在成长的同时也慢慢地影响和改变着我身边的家人与朋友。爸爸也开始读书,并且与弟弟多年的情感冰山融化,父子关系改善并能够和谐相处。妹妹开始重新认识她的童年经历,开始接纳自己,并开始科学养育孩子。
大量的阅读之后,我发现童年的阅读饥渴还是在不断地影响着我现在的阅读。那个贫穷的年代限制了太多阅读的机会与体验,我想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精神的养料,我想把童年的阅读缺失慢慢地补上。这时候,我遇到了远川。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自己先补上关于儿童文学阅读的课,然后再带领孩子共同学习。
很多书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了一一罗列,但它们成为了我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大餐,影响了我日后的选择、立场和方向,塑造着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很喜欢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句话。当心灵的伤痛无法平复的时候、当纷乱的思绪找不到出口的时候、当满心的焦虑无处安放的时候,我都会捧起书,与一个个先贤对话,寻找生命的亮光。
读书,然后就不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