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老庚”的意思是指同年不一定同月同日出生的两个人,也是同龄人之间的亲热称呼。在村里,父亲和堂姨夫(母亲的堂姐夫)是老庚,他俩无论在什么场合相遇,都会大喊一声:“老庚”。每次父亲从堂姨夫家门前路过,堂姨夫就会喊一声:“‘老庚’,来,坐一会儿,吃烟(陕西方言将抽烟说成吃烟)。”“‘老庚’,这就来。”父亲爽快地答应了。堂姨夫去我家时,父亲也会热情招待。
我也有一个“老庚”——同村年纪比我大四个月的“宝娃子。”其实,“宝娃子”有三个“老庚”,除了我,一个是他堂姨,还有一个是他堂舅。我和“宝娃子”都没有喊他俩“老庚”。按照辈分,“宝娃子”应该喊我:表叔。我俩没那么多讲究,“私自”结为“老庚。”
在小学三年级之前,我和“宝娃子”是同班同学。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我俩经常闹矛盾。我小小的个子,根本打不过“宝娃子”,只好去找他爸告状,“宝娃子”就会被他爸批评一顿。不吵架的时候,我和“宝娃子”也是会和睦相处的。有一天放学后,“宝娃子”带我去他家吃饭,恰巧他爸妈没在家。“宝娃子”喊来他叔叔给我们做饭。记得那次吃的是面条,可能是肚子饿了的缘故,我吃得特别香。后来才知道,“宝娃子”的叔叔根本不会做饭,那次也是“赶鸭子上架”。
因为学习成绩差,我小学二年级留级了。这样一来,“宝娃子”高我一级,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好在,“宝娃子”外公家跟我家挨着。他每次去外公家,都会找我一起玩耍。
小学三年级暑假,“宝娃子”外公家修建厨房,父亲也去帮忙了,我闲着没事跑去看热闹。那天是用石头砌根基,大人们都在抬石头。不知道是谁提议让我和“宝娃子”比试一番,看看谁的力气大。村里人都知道我和“宝娃子”是一对关系要好的“老庚”。于是,我和“宝娃子”组成一对搭档比赛抬石头。我俩拼尽全力比赛,谁也不服谁。我已经记不清抬了多少石头。最终,我俩是被家人强行拉走的。我已经累得没有力气,回家洗了澡就睡了,夜幕降临才醒来。这时,“宝娃子”来我家,传达他外公的邀请:今天把你累坏了,一定要去家里吃晚饭。吃过饭,我俩握手言和,今天打了个平手。
我和“宝娃子”完成学业后就各奔东西了。我去了深圳,“宝娃子”去了外地。我们只能在春节时回家一趟,但都忙于各自的事情。有几年春节,我和“宝娃子”在他外公家吃饭时相遇了。虽多年未见,我俩却不生分,随意侃大山,比拼酒力,当然是量力而行。吃过饭,我俩握手告别,期盼来年春节再见。
二零一八年腊月二十三,大雪纷飞,“宝娃子”堂叔请客吃饭。我和“宝娃子”都喝醉了酒,相互搀扶着去我家。记不清是谁先滑倒的,另一个人也被带倒了。我俩干脆在雪地里滚了十几个来回。我时常会想起这次雪地打滚的经历,回味无穷。刚走到我家,“宝娃子”说:“‘老庚’,把你送到家了,我回去了。”“不行,你一个人回去,我不放心。”我又把“宝娃子”送回家。我俩就这样相送了几个来回,终于被各自的家人拦住了。此时,村道上的积雪已经超过膝盖了。我俩这次相送的经历被当作笑谈,在村里传播了很久。
无论时光怎样流逝,我和“宝娃子”的友情依旧很铁,每次见面都会亲切地喊对方一声:“老庚。”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75408/18b35cd4b908433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