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

作者: Ryanta | 来源:发表于2022-06-25 11:06 被阅读0次

在世界上有一种竹子,它们的生活习惯非常的特别,在前4年它们只会生长三厘米,从第5年开始,他们会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开始飞速升级生长,那么在那前4年里面他们是在干什么呢?实际上竹子是在往横向扎根,让自己的根牢牢地陷在土地里。那么这一种自然界的生物可以让我们学到怎样的道理呢?可能自然也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并且要先向下扎根,再往上生长。

那么为什么要先扎根呢?扎根的时候又应该往什么地方扎呢?

其实仍然可以类比一下自然界里面的东西,如果先不扎根,那么就并不能获取到足够的营养,那么如果不能获得到足够的营养,就不能够继续往上生长更多,更长,更高。

而且就算抛开营养的问题不提,的确长得很高很高,那实际上中国古代还有一句话叫做树大了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本来是在描述一个社会性问题,那就是让一个人很有威望的时候,就会被别人嫉妒,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身败名裂。可实际上这一个社会问题也是可以被解决的,为什么风能够把秀于林的木弄死呢?就是因为这棵树是没有根的,那么既然你没有跟你长得越高,你的树冠就会成为你越大的威胁,如果你没跟还长得很矮,也许并不会受到别人的仇恨和嫉妒,可是当你长得足够高还没有跟的时候,当别人嫉妒你,可能换来的代价就是被连根拔起。

那么实际上中国的古代还有一句话叫做: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那么这实际上也像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样的十年寒窗最后得到的金榜题名,是否是我们要追求的呢?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十年寒窗苦读所换来的,一朝金榜题名,实际上只是一种物质的生存手段,它并不是我们能在竹子身上学习到的最大最深刻的道理。并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的生活已经不再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在生活问题并不是最大的问题的时候,仍然想要一昧的想要解决生活问题,那实际上就是自己限制自己的视野和发展的空间。

那就是真正的立根,实际上并不是十年寒窗苦读,而是能做到修身,成为一个真正的仁者。如此来讲,扎根就应该是扎根在中国古典文化中,那么向上发展的空间,也就是复兴中的兴这一个字。

扎根也就是要扎在道统里,因为道统才是我们真正的精神的根源和源头,只有扎根在其中才算是真正的中国人,不断的内修,不断的自省,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比如儒家大课程,我们在学习的论礼,论乐,论仁,论学等等,当学习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举一反三,而且要愤悱,当遇到不仁者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攻自省,应该克己复礼,在行仁的时候应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看。

那么往上长,生长的空间也就是政统和学统,可以从西方人那里获得养分,来滋润我们自己的政统和学统的发展,比如说从西方那里学习民主思想和社会契约论,以及科学技术和核心技术,实际上都是在生长。

可是虽然科学和政治思想是可以被嫁接的,最重要的道德也就是那一个真木,是永远无法被替代的,所以说可见根的重要。犹太人虽然在几千年内都没有自己的国家,可是这一个民族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根,也就是自己的信仰。

这就是我们应该从竹子中学到的道理

相关文章

  • 晨起之光-竹色

    好竹子,有趣的竹子。

  • 10月23日       星期一         晴

    竹子 大家都见过竹子吧。竹子的好处很多,可以坐竹筏盐水…...

  • 竹子

    剑形的叶挥舞,虚张声势 刺破坚硬的皮一一 发现内部空空的壳 无有闪光的心,信仰 是的,我的笔亦是空空的 那是吐尽肚...

  • 竹子

    我对竹子向来就有好感,我非常喜欢竹子,尤其是那翠绿的颜色。 春天到来,竹笋就会破土而出,一下子就钻进阳光妈妈的怀抱...

  • 竹子

    修竹节节高, 寂寞立荒郊。 随风千竿斜, 倩影知多少。 注:打油诗。

  • 竹子

    我们老家没有竹子,但是村中大部分人都会背上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 竹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读了这首诗,你一定想起了那些竹子,想起了它们细...

  • 竹子

    竹子在开始生长的时候,四年仅仅能长了三厘米,从第五年开始,才能每天疯长30厘米,最后能变长成15米的大竹子...

  • 竹子

    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但是,它自古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竹子的外形奇特,一节一节的竹节,尖细尖细的竹叶。竹子四季...

  • 竹子

    枕着沙沙作响的风声 在山岗上疯长,直插云宵 惊悚了一群夜宿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li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