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一个新世界,浏览器是大多数人互联网的入口,控制了浏览器就控制了互联网。所以浏览器之战是互联网控制权的战争。
本文摘自《web 之困-现代web应用安全指南》
1945
美国科学家Vannervar Bush 虚构出来一台名为 Memex 的桌面设备--web 理念最早期的原型。
20世纪60年代
GML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通用标记语言)诞生。IBM 开发。
20世纪80年代
SGML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
20世纪90年代
Tim Berners-Lee 和 Dan Connolly 起草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规范。SGML的精简版。
HTTP 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
1991-1993
Tim Berners-Lee 开发出 World Wide Web程序,互联网上涌现了十多种web服务器。
1993
Mosaic 浏览器诞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发的第一款广泛使用、成熟的web 浏览器。(HTML 文档添加内嵌图形,通过表单提交数据)
Mosaic 是 Mosaic Netscape 和 Spyglass Mosaic 浏览器的基础。(后来的Netscape Navigation 和 IE)
1994
Tim Berners-Lee 和一群自助的公司创建了W3C理事会(为了解决开发上的日益混乱的场面和管理HMTL的升级扩展)
1995-1999 第一次浏览器大战
1996 Windows 系统绑定安装IE浏览器,微软引发浏览器大战,web浏览器百花齐放。大家都不顾及标准疯狂加入各种新功能。规范缺失,为了兼容性,开发变得越来越复杂。
2000-2003平淡期
IE一家独大, 市场占有率80%。微软不思进取,IE5之前每年一个版本,IE6用了两年时间,IE7用了5年时间。
2000年 HTML4和XHTML1.1变革。W3C 对 JavaScript 里的 DOM 和CSS做了重大改良。
微软推出 XMLHttpRequest API
2004年之后 Web 2.0 和 第二次浏览器大战
互联网和各种浏览器的日益流行,浏览器漏洞和各种安全问题暴露,安全隐患的产生,微软的无作为。Mozilla FireFox 诞生,
针对IE糟糕的兼容性和不安全性做出了改良,得到安全专家和媒体的肯定之后很快获得了20% 的市场份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