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北京奥运会,李红任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她把自己的这段工作经历写成一本书《追求卓越,我与奥林匹克》。
我是老师,不谈奥林匹克,只关注她成功的教育问题。
李红说她和生活在农村的表妹表弟的基因没有太多差别,自己成功很幸运,第一生长在爸妈是大学生的家庭里,第二自己聪明才智跟学校教育是匹配的。
读完整本书,我总结李红成功的三个方面原因:家庭教育、自身努力、与优秀的人同行。
大学毕业的爸爸对李红的培养是有计划的,李红五岁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爸爸让她在院门口墙边学习,是培养她在杂乱的环境里做事专心的本领,李红后来无论处在什么杂乱的环境中都能学进去,听说年轻时的毛泽东,为了培养随时随地都能专心读书的能力,特地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城门口“闹市读书”,时而朗读、时而默念、旁若无人。
原来我半信半疑的,现在信了。
从五六岁时,爸爸每天陪她晨练,并不要求她跑多快,就不许停,只要不停步,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功。跑步的习惯,锻炼了李红意志力,她一直坚持到现在。在锻炼中进行交流,同时是一种比较好的亲子沟通方式,值得家长学习。
卷子上有答错的地方,爸爸帮他分析错在哪里,为何出错,然后将同类题目变换成数字,再出几道练习训练,以后不会再出同样的错误。
爸爸采用“游击教育法”,会利用一切零散时间给李红出题,让他口头回答。
爸爸是孩子的榜样,李红知道爸爸会一边拖地一边备课,潜移默化对孩子影响很大。
教育的模式不可复制,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菲尔普斯在奥运会夺得八枚金牌,他的成功秘诀永远不是为争第一,第一,他快乐,他做他喜欢的事儿,第二,他跟自己在竞争,他要超越自己,而不是跟谁谁比。
还有一种教育叫不近人情,近乎苛刻,钢琴家朗朗是在父亲这样的教育下成功的,想到一位雨亭行动志愿者与妈妈不和谐的故事,如果这种教育不成功,孩子会怎样?父子母子关系会怎样?
仰望星空——读《追求卓越》家庭教育是外因,孩子愿意学,有学习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李红进入清华大学后,发现英语不突出,每天抓紧早晨和零星空隙,一有机会就背英汉字典,硬是用三个月背下1648页的字典,每个单词的顺序都不差。这一个事例足以说明她学习的拼劲。
在洛杉矶工作时扑下身子,在基层摔打从不娇气自己,像男性员工一样奋斗。
为了考哈佛大学商学院,白天坚持到公司上班,晚上写论文,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钟。
她庆幸自己读到东方最好的学校——清华大学和西方最好的大学——哈佛大学。
仰望星空——读《追求卓越》李红是自信的(p12),她说过:一个人的信心,来自生存的信念,就是你把我放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即使语言、人我不认识,我都能生存,都能很快地融入到这个社会,很快地了解他们的体系,变成一个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人。
其实,自信不是没有困难,而是面对工作的困难,不恐惧不推卸,迎难而上,她刚到北京不久,不愿接触媒体,在海博格鼓励下,慢慢接近媒体,到轻松应对各种媒体。
这也是我这次上海之行深有体会的,要想成功,就要不怕失败,大胆尝试。
海博格是国际奥委会市场部名副其实的老板,他很欣赏李红,许诺李红一个要求,李红说:请您在我的事业中做我的导师。这对李红以后的成长非常有利,学到别人的智慧,才是最昂贵的礼物(建议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导师,常沟通,常询问)。
他每次来中国,凡是接待过他的人,都能接到他的感谢信,他很重视这些细节。
我对“细节”一词突然很有感觉,国际奥委会做事很注重细节,刚刚经历的雨亭行动,发起人Ben关注细节,蔚来公司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功,此言不虚。
向优秀的人学什么?国际奥委会领袖和领导都非常有智慧,他们的眼光是一样的,魅力一样吸引人,还有他们对待别人态度出奇相似。萨马兰奇做事大刀阔斧,为人却非常谦恭,每次见中国客人详细询问几位女士,几位男士,然后给每位客人准备礼品,会见客人时亲切和蔼,思路清晰,照相时,面带微笑,耐心满足每个人的要求,连摄影师也不忽略,在照相后让别人给他和摄影师补照。
每次在公共场合出现时,衣冠整齐,风度翩翩,优雅的外表也是赢得别人尊重的一部分。
越优秀越低调,他们对别人的尊重,源自于内心的优雅。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追求卓越,就拥有卓越,李红做到了。
仰望星空——读《追求卓越》李红事业成功,家庭幸福,身上沉淀着中西方文化,读这本书,我学到很多。
1.批评:书中一段话,改变了我对批评的看法:工作中,谁都可以批评,谁都可以讨论,工作中的批评不是对你人格的否定,你要把它当成否定,那是你自己的事儿。
2.演讲:李红由不适应演讲到侃侃而谈,原因是:你的角度与别人不同,就讲你知道的东西,也就是用自己的眼去看世界。
每个演讲,都注意听众对象的需求和效果。
任何演讲都要简洁,要重点,要提炼,你讲123,把规则一讲,不断地讲这些就可以了。
想起上海雨亭行动,有一个环节是成长的声音,十一个人分别说出对雨亭行动的感受,每个人找准自己的定位,说出自己的特点就好了。
3.推新:怎样推出一个新人?李红刚上班时,佩恩三个月不让她说话,先观察,先听,当时她把市场部一面墙的柜子里所有的资料全部读了。
佩恩还创造机会让他接触国际奥委会领导人。
李红模仿此法推出新人朱利安,先让他在办公室里适应环境,让他容忍一些现象,再找机会把他推出来,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在培养班干部用。
4.沟通:李红善沟通,她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针对东西文化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5.忙碌:很忙,是因为你的工作方式不对,你应该越来越轻松,而不是越来越忙。
6.卓越:追求卓越并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要超越自我。
7.熟能生巧:国际奥委会在中国的工作,由初学者到专家,由大家都一无所知到成为专家,99%的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再次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8.规划:李红到任后,分析筹备运行前景,预见将要面临什么工作?哪些问题要提前解决?就是抓关键,这一点我很受启发,我的工作将要面临什么?学生在初三将要面临什么,在这一周将要面临什么?提前做好规划,预设将要遇到的困难,再面对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9.追求与行动:奥运会后,李红到武汉大学演讲,演讲会主办方的宗旨是通过业界精英讲个人的留学和创业历程给高校大学生以启迪,激励他们去拼搏奋斗。
演讲后提出对大学生的希望有首领的追求,有白领的心态,有蓝领的行动。
10.阶段:第一批哈佛毕业的婚姻生活不幸福的占95%,后来专门开设女学员课程,让学员记得:一个职业女性一生可以拥有很多幸福,但她一定要明白这些幸福不会在同一个人生阶段获得,生活都是有阶段性的,一个时期总有一个侧重点。
11.差异:李红的工作常常面临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常常会说好好好,但如果有不同意见,北京奥组委可以和国际奥委会拍桌子,两边是可以吵架的,是可以按自己的意见做事,并不是板上钉钉,后来,北京奥组委学会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矩,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不同意见。
这让我想起去上海哈佛等地,与成功人士交流,我们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不同。
12.案例:哈佛的案例教学,这次上海之行,接触的人很多人受过西方文化,他们先分享自己的故事,然后让学员提问,锻炼发散思维。看了这本书,知道案例教学是哈佛常见模式。
后记:这本书在我家书柜躺了八年,如果没有这次上海雨亭行动,我对这本书没有这么深的理解,草根与成功人士,中国文化与西方思维,各有千秋,择优而学吧。
仰望星空——读《追求卓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