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来自于2018年12月8日发表在剽悍江湖(创始人:剽悍一只猫)公号的故事(作者:江湖姐姐):
读到这样的句子时,剽悍读书营老铁婷子惊住了: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这是费孝通 《乡土中国》里的一段话,联想自己的某些际遇,婷子觉得自己走过的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像波纹的圈子,而自己在其中扑腾沉浮。
01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婷子的同学9个人中,有7个人选择了回老家发展,理由无非是北京买不起房,北京生活压力大,而老家有房有父母有关系网,可以搞定工作,甚至房车。
但婷子没有退路,几年前她从老家考到省会读大学,又从省会奔赴大北京,她便知道自己早已没有回头路。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我不可能回去,我也没有任何一个更好的去处,所以我会觉得自己没有退路。”
无背景,无关系,无财力的北漂女孩,想要构建自己的关系网,需要有某种“向死而生”的奋战力量。
但这一切,首先得有一个“门”。这个“门”便是她的导师,这个在她研究生两年里引领她向前的核心“圈层人”在她毕业时,帮她引荐工作,解了她求职的燃眉之急。
“研究生毕业后,由于学校一般,专业也不热门,知识和能力都不扎实,毕业时面试了好多家单位,都是毫无音讯的。最终,在导师的引荐下我在市妇联做社工”。
婷子是一个特别能抓住机会,特别肯付出,且对自我要求极高的人。所以,尽管妇联工作要求不高,尽管这并不是她理想中的工作,但她对自己的要求极为苛刻,就仿佛导师仍在身边一样,坚持高要求高标准地去做事。
她是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北漂女孩,尽管周围氛围闲散,她却始终以高度紧张的节奏展开着自己的工作:
“记得有一次,为了打印材料,我加班到凌晨2:00,其实如果准备不出那么多材料也没有关系,但是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任务,必须做完才能回家。”
关系网就在这样的工作态度里进一步拓宽编织着,而圈层的力量也在她努力攀越自我的深耕里若隐若现。
在短短一年的工作时间中,她的自我高要求给大家留下踏实、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以及做什么都高标准高效率完成的风格。
妇联工作做了一年后,婷子有了离职去寻找更多可能性的想法,但那时的她并不清楚自己应该换什么样的工作。
导师认为她在文字方面的逻辑能力比较强,建议她去做编辑;
妇联领导也十分欣赏她,在知道她的兴趣爱好后,不但支持她离开,还给她引荐了编辑工作。
导师与领导都有一副洞察人心的火眼金睛,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帮助,想必内心也有一个标准。
他们不但在她每个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伸出手拉她一把,还给予了与她性格相契合的支持,让“轻若尘埃”的新人慢慢有了可以“靠岸”的圈层。
现在的婷子,在编辑岗位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天与自己喜欢的文字打交道,她觉得充实且快乐。
“因为都是教育领域,所以导师、前任领导和现任领导在今年都有了一定的交集,刚开始是导师推荐我去当编辑,后来前任领导帮我做了推荐。”
这些都增加了她继续北漂的勇气,尽管这算不上顶级的圈层,但却让她有了某些“浮力”,让她在某些精疲力尽或走投无路的时刻,仍然能被托举不至于“溺水”。
我问她:“为什么每到关键时候会有贵人相助呢?”
她说:“踏实做好眼前事。我的两位贵人是因看到了我认真负责的态度才决定相助的。”
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是婷子结弦贵人网的根基;而迅速储能、沉淀关系,这大概是她无意中践行出来的圈层方法。
02
实际上,关于圈层的认知,婷子的领悟有点晚。
大一那时,她忙于兼职挣钱。
她在餐厅卖粥的窗口帮忙,每个月350元,周六周日也得上班。这笔钱可以供她一个月的伙食费,所以尽管辛苦,她依然坚持着。
但也有尴尬的时候,这份工作她要一直忙到8:50分,之后她要像百米飞人样飞去教室,所以每次她都是脸红通通,气喘吁吁地进教室。如果遇到学生会点名的日子,更是惊心动魄,恨不得让自己像火箭一样从餐厅直接射到教室。
除了在餐厅兼职,婷子还帮忙卖过衣服,做过促销员,当过服务员。
“大一暑假去酒店餐厅做服务员,寒假去上海城隍庙做兼职,暑假去电子厂,我兼职打工的经历一直没停。”
除了兼职,她也在准备考研,她渴望走出省城,渴望去更大的城市见更大的世面,而考研将是一个很好的跳板。
然而,考研的结果没有那么理想,她没能考入理想学校,而是调剂去了另一所学校。
看同宿舍室友都如愿以偿去了她们理想的学校读研,她的感觉像挨了一顿打,难过至极。
“回想起来,大学时目光太短浅,更应该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所以,研究生期间我不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但无论如何,自己还是踩在了北京的大地上。新生活在前,又有教训在前,她选择全力以赴学习。
她把对未来的热忱渴望,默默耕耘在研究生的两年,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分享、长达6个月的实习,以及被虐了千百遍的论文。
导师要求严苛,同学们“怨声载道”,婷子却不喜欢“喊疼”,她不怕吃苦,选择积极面对。
受苦是变好的必经过程。从第一个寒假开始,她就被导师“逼着”初步确定论文选题,前后修改了4次才确定开题报告,经历了反反复复修改,经历了通宵夜战才定稿。
导师高冷严肃不苟言笑,要求严格,她内心自然也紧绷着,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因为畏惧,她甚至不敢跟导师说话,也不敢跟导师独自去调研,但内心又是十分渴望得到导师的赞扬,她将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化解成了百分百细致,百分百努力,百分百精力去做课题,去写论文。
那感觉很奇妙,就如当年始终没有得到李安鼓励的章子怡所形容的那样:
“内心感觉如‘上刑场’”;
“这可能是他的一个小计谋,从来不让你觉得放松,会让你一直觉得紧张”。
就是这种从不放松的感觉,既渴望鼓励又自尊倔强,敏感又上进,努力又煎熬。
“从选题、到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过程是痛苦和煎熬的,每一次好像都有颠覆性的暴风雨。”
但导师的这种方式显然是有效的,婷子的论文得奖了,她获得了飞跃式的成长。
“在导师的督促和要求下,我不仅完成了论文写作,甚至能帮别人梳理框架,规划思路。后来,论文还获得了首都大学生挑战杯的一等奖。”
回过头来看,这硬嗑死磨的两年,导师是她的圈子中心。再往后,她的工作以及她的生活,似乎都有导师的关系网,导师成为了她的贵人。就如她在给老师的一封信里所说那样:您俨然已经成为我核心圈子的重要一员,为我提供方向并随时护航。
03
加入剽悍社群,是婷子拓展圈层的另一个方法。
除了工作上的稳打稳扎,她渴望自己能走更远的路,渴望再Push自己一把,渴望攀更高的峰,看更广阔的风景。
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她加入了剽悍行动营:
“这是一扇大门,我看到的是全新的世界。除了读书,我还开启了新的尝试,参加拆书帮线下活动,报名英语原著阅读计划,参与早起训练营,参与水彩学习。”
机会与各种鲜活的视野不断涌了进来,而且这是一个纯粹的能量场,无关名利,只为“突破自我”。
面对社群里的各种“牛人牛事”,她应对焦虑的办法是,让自己行动起来。
她读书,她写作,她采访,她在社群链接与分享:她撰写的读书营老铁故事,获得大家的好评;她采访行动营榜样老铁蓝天,文章登上猫叔公众号;她实现了从普通老铁到管理员再到副连长的逆袭。
另外,在社群,她还获得了许多洞察,培养了自己的许多能力:
她洞察到能量的阴晴圆缺属正常,人都会有激进乐观的时候,也会有迷茫无奈的时候,这种洞察让她开始接受自己心态上的动态平衡,越接受越平和。
她洞察到人对某件事的热情减少属于边际效应,这让她谅解了自己某些时候的颓废与疲惫。
她洞察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旧的模式和情绪的纠缠。当情绪低落的时候,她会尽力找出引发事件以及她内心深处的声音,试图去寻找根源,去更改旧有的模式。
以前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一架爬山虎,只顾自己默默向前。遇见剽悍社群后,她发觉自己原来只是一株趴在地上生长的爬山虎,而剽悍社群则像一个核心支架,让自己那毫无头绪缠绕的枝枝蔓蔓立起来了,有了向四面八方生长的力量。
所以,她说:
“如果有可能,我会希望早一点遇到剽悍社群。”
“剽悍社群像是我的精神家园,线上的人或活动,让我生活充实了很多。”
社群带来的圈层其实更多是一种向上的拔节而生,它能带来远超于现实圈子里的视野,让人的思想与格局实现跃迁。
不过,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
圈层大概也是如此吧,它不是固化的姿态,而是成长的一种动态,它可以潮涨也可以潮落,聪明的人懂得在潮落之前,汲取力量,积极链接,加速践行,升级装备,蜕变自我,比如婷子。
她说:不得不承认我还是一个比较喜欢通过内在反思寻找新的力量的人,与熙熙攘攘的人群相比,我还是喜欢独处,喜欢向内寻找力量。
所以,无论当下的我们在哪个圈层,都先脚踏实地做一个辛勤干活的“园丁”吧,给心灵勤浇水,给行动勤施肥,让自己成长为当下圈层最引人注意的那株花,说不定就被请入某个高端圈层府邸里了。
关于剽悍牛人进化营:
2019年,剽悍江湖的长期社群是【剽悍牛人进化营】——做到,才是真牛。
这里聚集的,是一批在各个领域内做出成绩的牛人或者有潜质成为牛人的人。
PS:剽悍牛人进化营/读书营的营长是剽悍一只猫,剽悍一只猫是谁?
知名学习社群『剽悍江湖』创始人,个人品牌战略顾问,社群运营战略顾问,公众号矩阵有百万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