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群体影响

群体影响

作者: sqyuan | 来源:发表于2020-05-04 13:38 被阅读0次

      《社会心理学》第二编就是讲社会影响,之前读书笔记里提到的文化和同伴影响,从众现象,说服,都是社会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本编最后一章讲群体影响,让我们了解每天生活工作的群体作用和它不易觉察的影响。


    什么是群体

        我们一起工作的团队是一个群体,但飞机上的乘客是一个群体吗?一个群体是否具有共同目标,相互依赖?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给了不同的定义,但群体至少有一个共同点:群体成员间存在互动

      在计算机房上机,各自做事情的学生不能算一个群体。但如果其中某些人在网上聊天室,像我这样在简书里写心得后相互阅读和评论,那就是一个无形的群体。


    群体影响的三种现象: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懈怠、去个性化

    他人在场怎样影响到我们?

      如果你在跑步,他人在场会让你跑的更快;如果你是在解题,他人在场可能产生干扰而效率更低。群体的助长作用,为什么有时正面,有时负面?

      作者给出的理论解释:社会助长作用,是唤起能够增强任何个人优势反应的倾向。对于简单的任务,优势反应是正确反应;而复杂任务,优势反应可能是错误反应。所以社会助长在起作用,关键是何种反应,对于技术娴熟的音乐演奏者,就是酣畅淋漓的发挥,对于技艺不精的演奏者,会产生紧张反应,从而干扰了发挥。

    八个人团体拔河比赛中队员使出的力气,与他们独自拔河比赛的力气总和一样吗?

      曾有人统计过,在团体拔河中团体所付出的努力仅是所有个人单独努力之总和的一半。除了用力方向和时间的差异外,有部分归因为群体懈怠。

      受他人观察,个体的评价顾忌会有所增强,社会助长作用发生;一旦个体消失在人群中,个体评价顾忌就会减小,社会懈怠就发生了。所以激励小组成员的一种策略是使个体作业成绩可识别化。当群体被赋予挑站性的目标任务,因成功而受到奖励时,群体懈怠程度就会减弱,成员们也会努力工作。保持工作群体较小规模,并使构成群体成员实力均衡,也有助于成员们相信自己的对群体的贡献必不可少。

    去个体化,在《乌合之众》书里也有过描述。社会群体的优势反应唤起与群体责任扩散,将会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志自己的个性。


    群体极化:群体是鼓励冒险,还是强化风险而变得谨慎?

        从书中的实验看出,面对风险,群体冒险和谨慎的情况都会有。作者提出了群体极化的概念,即讨论通常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群体如果最初赞同或者反对,在讨论后,这个倾向会更加突出。其原因在于,群体的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在讨论中强化了大家的意见和态度。

    群体思维:群体会阻碍还是促进好的决策

      作者认为友善的、凝聚力强的群体,对异议的相对排斥,以及从自己喜好出发的支配型领导是群体思维的温床。做到三个臭皮匠真的顶一个诸葛亮,预防群体思维,作者给了以下建议:

    1. 公平,不能偏向任何立场(感觉挺难的,感情色彩很难中立)

    2. 鼓励批评性评价。善待魏征这样的人...

    3. 将群体划分为几个小组,重组一起表达意见

    4. 欢迎局外专家和伙伴

    5. 在实施前,召开“第二次机会”的会议

      既然单独工作的人们会比团队产生更多想法,那么头脑风暴的价值在哪里呢?怎么做可以改善群体思维,从而达到好决策?

      个人觉得,头脑风暴让大家了解现状和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与感;在高度激励和多样化的群体中有效;个体事先准备好可能观点,免得被群体意见影响,从而丧失了多样性机会。


    关于少数派和多数派

      读了这个章节,我个人的收获在于重视少数派的意见和影响。甚至在群体形成决定时,领导者是否能做出少数派影响,促使大家在最终决定时不要忽视风险,同时对习以为常的做法进行改变?

        明智的管理者,通常与多数派站在一起,并谨慎地施加影响;有效的管理者,有时需要通过动员和引导群体力量来施加少数派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群体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pe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