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8点前要完成任务,发送邮件,17点开始上网络直播课,于是我在16:30完成发送邮件,邮件发送成功那一刻,内心深处掩饰不住的喜悦,因为我终于“高效率”的完成了任务,一周时间完成了20%的内容,一天内完成80%的内容,这一天的效率着实高。
这样的“高效率”不是第一次,记得寒假培训时和小伙伴说到总结也是这样。包容的美丽认为这没什么,只要不耽误事、最后有效的完成挺好的;或者这也说明了这件事不够重要。美丽的话让我安心了很多,也足足的像极了我对自己进行安慰时说的话。智伶分享了一段很棒的TED演讲,里面出现了三个角色:理智决策者、及时行乐的猴子、惊恐怪兽。有拖延症的人脑子里总有一只及时行乐的猴子,当理智决策者想要做一些困难而有用的工作时,猴子就出来抢夺方向盘,操纵人们进行简单而快乐的事,比如沉迷于短视频(某音两分钟,人间两小时)。于是我们安排十分得当的前期时光就被猴子简单而快乐的抢夺走了,到了deadline前,猴子唯一惧怕的惊恐怪兽出场,猴子被赶跑,理智决策者重新操控方向盘,指挥人们做困难而有用的工作。对于有deadline的事,能让我们在最后期限之前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可是这样的高效率并不能带给我们任何好处。“在deadline面前,短期突击可以侥幸地过关,但是,带给我们人生的副作用是远远超过当时投机取巧的过关,甚至可能成为“拖延症”晚期患者。躺在既有的功劳簿上,凭借短暂的突击,获得侥幸的成果,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这样会扰乱对自己清晰准确的认识,高估了自己真实地水平,误导自己。”这样的高效率,只会增加自我羞愧感、紧张、焦虑、恐惧,并且不断的否定自己。这只是拖延症的一种,情况比较好的一种。前面说到,在deadline前,猴子唯一害怕的惊恐怪兽会出现,赶跑猴子,理智决策者重新掌握方向盘。但人生中很多事情是没有deadline,也就没有这只“惊恐怪兽”,比如你想在自己的专业里更好的提升自己、学一门外语或技能、陪伴亲人、联络感情,这些事没有deadline,没有了惊恐怪兽我们该怎么赶走猴子呢?我们需要沉淀下来仔细思考我们拖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要时刻警惕这只及时行乐的猴子,做自己的“惊恐怪兽”。人性本就惰性十足,坏习惯顺应人性养成容易,改掉真的是实属不易。以前做事学习时那自我调度,凌驾于行程计划之上的那份踏实、笃定和自信的纯粹心态还是现在最为怀恋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