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这本书,中高考不后悔!

看这本书,中高考不后悔!

作者: 宝爸说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12:54 被阅读0次

高考分数昨天公布了。前些天出炉的分数线已经一众哗然,“高台跳水”式的下降可以想见考生和家长有多煎熬。回想当年高考,从数学考场走出来一直到分数公布为止,我头疼了将近一个月。

数学保不齐哪年就赶上了坑人的“奥赛难度”,英语也往往做多少题报多少班依然听不懂看不会,还有什么能拯救我们的高考成绩呢?

1

今年开始,中小学语文教材所有年级全部换新,语文“变天”了:

(1) 古诗词比重猛增。小学课本增加古诗词87%,初中增加51%。从明年起,高考要背的古诗词从60篇变成70篇。

(2) 文言文从娃娃抓起。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论语》、《荀子》的名言。

(3) 课外阅读要求提升。初中的名著阅读成为必考。

相应的可以看到语文考卷近年的变化:古诗文加上名著阅读有50分左右,占到语文总分的30%!一分决定命运的高考,这么大把的分数意味着什么不用多讲,但是它好拿吗?

这两年的语文高考可谓一年“难”出一个新台阶,可听到教育界权威的话更让人心里凉半截:“高考语文最终要让15%的考生做不完!”有的试卷已经显示出这样的趋势:文言文阅读篇幅显著增长,你读都读不完怎么答题?以后只能是“唯快不破”。问题是答题怎么能快?还靠题海战术吗?

我和我姐上学时,她喜欢题海战术,甚至爱背正确的答案选项;而我愿意弄清系统的知识本身,把做题当成辅助。低年级时她学习比我快得多,成绩也棒,可越长大速度和成绩越和我拉平。到初二以后,看似用了“费劲”办法的我从此实现反超。为什么呢?低年级时变来变去都是那点儿题目,可中高考你敢靠押题致胜吗?然而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背后要考的知识学熟了反而成了捷径。

所以说大考怎么才能快起来?当然是知识熟了才能快起来啊!回到说占了三分之一的古诗文试题,有人说它难懂,有人说它题库不好找,要我说这才是最好拿的分数!因为古诗文恰恰比较好熟!

2

这可不是瞎说。咱们用一问一答来解释:

问:文言文看起来很难啊?

答:同样是阅读理解,文言文其实比英语好懂得多,毕竟它有文化的环境和基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谁不会?“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谁不懂?就像繁体字不会写也会认一样,古今语言也自有内在的呼应,更别说那么多的成语、谚语、俗语都出自名篇名章了。

问:中国古代的典籍浩如烟海,它随便从哪本书上抽一段考,我怎么能读得过来那么多书?

答:谁也读不过来那么多书,可也并不需要。我们现在随便想一下:说起古文,最先想到的书就是《论语》、《道德经》、《庄子》、《史记》……最先想到的人就是韩愈、柳宗元……对吧?其实耳熟能详的书和文章也就那么多,考试就算不在这个广为人知的圈子里也偏不了多少,绝不会直接考易经的爻辞或是《抱朴子》的理论,尽管那也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经典。

问:就算是《论语》、《史记》这些名书通读也要花大力气啊,再说考试一旦跳出了这些书不就又不懂了吗?

答:这里要打消一个许多人的疑虑,文言文上下几千年,作者又各有写作风格,千变万化的语言有规律么?能相互启发么?可以肯定的说,能。近代一位大教育家讲到怎样学习文言文时说,几千年来的文言实际上潜在有一个标准,唐宋的古文家已经为我们选好了,那就是“文必秦汉”——以战国到两汉之间的文章为准绳。可见文言文是可以掌握行文规律而触类旁通的。

再说这些名书和名人,其实也并不必通读,在中学阶段许多内容读也不会真懂,需要做的就是掌握一定范围的文章就足够了。只需要把这些文章读熟弄懂,文言考试成绩一定有显著提升。

现在关键来了,让我帮你问最后一个问题:你有这个古文的学习范围么?

答:有!

3

答案就是《古文鉴赏辞典》,我手中的是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网上也看到有其他出版社的版本。

为什么说它能胜任这个“范围”呢?它收录的名篇比《古文观止》还多些,更重要的是它所选篇章的编排结构非常符合文言学习:按先秦、两汉、隋唐五代等各时期划分章节,每章节下又依人物或书籍选列名篇,比如先秦章下分《左传》、《战国策》、《论语》、《庄子》等等,《庄子》里选了《逍遥游》、《庖丁解牛》、《胠箧》、《秋水》四篇。

我们知道文章同一时代有同样的风格流派,同一作者更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如果考题中出现了《左传》里的一段话,我读过的《左传》其他名篇一定能在文风、语感、字词等等方面提供帮助。而这本书里上起先秦,下至明清,很大程度地收录了历代名人名篇,不能不说是一座宝库。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一本工具书对中小学生理解有点困难,尤其乍看上去只有注解和赏析,没有白话的全文翻译。但是如果有耐心去读一遍,就会发现它并不阻碍理解古文,不过是将解释融进了赏析而已。这样做反而有助于专心品读古文原貌,再加上深刻广博的分析,更容易全面熟知。赏析中的语言和思想对中小学生来说也并不深奥,家长有时需要做的只是不要凭想象低估孩子的能力。

有人看到这本书时会说,这么厚一口气怎么读完啊!这里要说的是,所作的课外推荐学习都是着眼于积累的功夫,没有一口吃成胖子的速成法。这样的书是要慢慢读,随时抽出一两篇来读一会儿,想一会儿,日积月累啃掉的。

上面我们只是着眼于中高考功利性地来看文言文学习,其实还可以想想为什么语文改革要加强古文教育。“文以载道”,通过文言文能让孩子接触到流传千年的真理和美,教会我们如何对待自我、对待他人、对待人生。家长引领着孩子多读好的古文,于远于近、于高于低都可谓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相关文章

  • 看这本书,中高考不后悔!

    高考分数昨天公布了。前些天出炉的分数线已经一众哗然,“高台跳水”式的下降可以想见考生和家长有多煎熬。回想当年高考,...

  • 会修理摩托车也能成大师——读《禅与摩托车的维修艺术》

    人生中总有许多书一看书名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看过之后即后悔自己没有早看这本书,又庆幸自己现在才看这本书,可以让自己...

  • 不后悔的高考。

    努力过的高考,感谢你!没有特别好的成绩,却有极大的惊喜!回忆高三,一句话:“不后悔”。我没有虚度光阴,有过汗水和努...

  • 读《百年孤独》有感

    人间何处不孤独,生而为人,孤独是人生的永恒。 这是在我看了这本书以后的最直接的感想。我是在高考以后看这本书的,还记...

  • 《活着》读后感

    看完这本余华的《活着》,我很后悔,后悔看这本书,看的太揪心了,那个时代太穷,那个富贵家太悲惨。看到凤霞嫁人的那里,...

  • 高考不拼死真的会后悔??

    今天吃完早餐后拿手机正在看电影,妈妈看到来了句 “你知不知道自己什么身份,时间不多了”。我惊到了,时间不多?我才十...

  • 盘点那些让你倒背如流的原耽文案——【美文书摘】第十二弹

    世界灿烂盛大 欢迎回家。——《全球高考》 我不后悔离开他,可是我好后悔。——《小蘑菇》 希望我们都能像对方一样勇敢...

  • 《小狗钱钱》读后感

    看完《小狗钱钱》这本书,对我的刺激是很大的,很后悔没有早点看这本书。 原本坚定每天写成功日记,但后来忙碌就没有坚持...

  • 又一次“目送”,阅图有感!

    三张图片出自《2019高考日历》,这本书结束了,高考尘埃落定,考生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而在看这些图片时,宝贝正乘坐...

  • 世上有两种后悔,你会接受哪一种?

    生活中有让你后悔的事情吗?它具体哪一点让你感受后悔呢? 我最近在一本书上读到的一句话:我宁愿活在失败的后悔中,也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这本书,中高考不后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qc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