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到处喜气洋洋的,想到放假,心情都明亮起来,打个电话聊的都是:放假回家年终奖、旅游吃喝逗猫狗…
闺蜜月华今天却给我打了个满腹牢骚的电话,抱怨的对象是她最亲爱的老爸。话题才起个头,勾起我满肚子好奇。
提到月华爸爸,我熟悉得很,打小就认识,一直喊他李叔叔。李叔叔和我父母同事,年轻时是工厂的技术员,据说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有本事,脾气又好,见谁都笑眯眯的,邻里邻居有点啥事热心帮忙,从没见他冲谁红过脸发过火,说真的,有这样的爸爸好让人羡慕啊。
月华也总是以她爸爸为骄傲,开口闭口都是我爸爸啥啥啥的,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李叔叔对月华也是特别宠爱,真的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月华的妈妈是会计,也是个文化人,对月华功课管得严一些,总把努力学习挂在嘴边,好在月华成绩一直优异,所以月华妈妈也是宠着她。月华上面还有一个哥哥,长她两岁,因为是男孩,家里管教的相对严格些,虽然不曾打骂,但也不像对月华这般宽容。好在哥哥对这个妹妹也是偏爱,不曾计较过父母小小的偏宠,万事都让着妹妹。全家人夫妻和顺,母慈子孝,是我们那片儿有名的模范家庭。我后来调侃过月华,你父母果然是文化人,那个年代就知道充分贯彻“女儿富养,男孩穷养”的原则,走在时代前列嘛!
月华电话里聊个半个小时,终于听明白了原委。原来今年过年月华想接李叔叔过来过年,他却说什么也不肯来。这事说起来又要再往前倒叙几年。
月花是05年嫁的人,出嫁后便和老公在离娘家不远的地方买了房,骑车十分钟妥妥的就到了,这种考虑一方面是月华恋着妈妈烧的菜,时不时回家蹭上两顿,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将来父母老了能有个照应。哥哥比月花早两年结婚,也在附近买了房子自立门户了。本来日子都顺风顺水,没曾想12年月华妈妈生了场重病过世了,考虑到李叔叔年纪大了,一个人居住各种不放心,月华哥哥将李叔叔接了过去。
问题就从这儿产生了,以前有父母家,孩子们都是回父母家的。现在只有李叔叔一人在,兄妹俩计划着让父亲轮流住,可是李叔叔却说什么也不肯来女儿这里住。月华顿时有种受伤的感觉,她一直认为父母是有文化的,儿女视为一样,不会像书上说的什么重男轻女,甚至她还更受宠一些。但是,现在她才发现,她不再是父母膝下承欢的娇儿,而是父母眼中泼出去的水了。父母的家是她的家,她的家却不可以是父母的家,而是他们眼中别人的家。
月华又想起怀孕那会儿碰上和嫂子同时怀孕,有一天她想回娘家住段时间,解解馋虫,却发现嫂子已经住到家里,吃着月华妈妈烧的好菜,养得面色红润,而父母却没一人开口提一句让月华回家住,哪怕他们明知道月华是怎样的小馋猫。回忆起这些,月华心里越发不痛快了。
今天这事的起因是因为这两天月华哥嫂回嫂子娘家过年去了,走前大家商量着让李叔叔来月华家过年,正好她家里平日就一家三口也冷清。可是李叔叔说什么也不肯来,就说女儿家住着没自己家舒服。月华伤心地问我,难道真的只有儿子家是自己家,女儿家就不能成为自己家了吗?知道李叔叔是怕给女儿添麻烦,可是和自己女儿就真的要这样见外吗?到底麻烦和亲情哪个更重要?
最后月华又很无奈地感慨道:为什么我要有个哥哥,如果是姐姐就好了,爸爸就不会这样对我了!
我安静地听着,没办法接这个话题,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在李叔叔那一代人心里已经是思维定式了,就算他接受了再多的新文化,也擦不去旧观念的烙印。
想起有一次和婆婆闲聊对门的八卦,邻居家前一段时间为了孩子跟谁姓的问题,据说闹的亲家间很不开心。我婆婆当时很开明地说,这有啥好吵的,姓谁的姓不是自家孩子呢!我笑了笑,要不把大宝的姓改成我的姓?反正都一样!我婆婆立马不吱声了。
放眼当今社会,明星圈里那些喝着洋酒,吃着西餐,满嘴跑英文的大腕们可劲要生儿子的人也比比皆是。
现在的我还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儿女有别,在我看来儿子女儿确实是一样的,我有时想等我老了一定不会李叔叔这样,可是,老了的事情,谁又知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