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一百八十一篇。
这样形成的文化模式,他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因为随着这一特定社会的参与的那些社会成员各自生存情境的演化,随着新的重要性感受的涌现,旧的重要性感受与社会生活的相关性可能逐渐消失。诸如诚信和仁义这样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至少与金钱相比似乎不再重要,甚至,在重要性感受的集合里,它们被遗忘了。还有诸如权力这样的元素,始终在重要性感受的集合里。
我们的所有感受都是来自外界环境给我们的刺激。你的重要性感受变了,不是因为你变了,而是因为环境变了。而环境的改变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人变了,才导致的改变。或是说人的改变导致了社会环境的改变。这不是到底谁导致谁的问题,这是一个循环,是相互影响的结果。对于个体来说,我们只是在根据我们自身的需求在做出决定。而我们的决定又会影响他人,他人行为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自己。所以说我们自身行为的被迫改变,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有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如果不做那么多坏事,你也不会受到那么严重的惩罚。这是一个自循环,只不过这个自循环里可能会有不断的新的因素的加入。所以也就搞不清到底那种因素才是主因。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我们自身的行为对我们的遭遇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那么你再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更应该在自身上寻找问题,而不只是在外界环境上找原因。
我们能感受到的重要性,跟我们的自身利益是强相关的。你不会对别人的重要性感受关注太多,除非这个人对你很重要。那么这种他人的重要性感受,其实还只是你的重要性感受。重要性感受是涌现出来的,也就是由量变导致的质变。你的重要性感受改变了,是因为他对你不再重要了。不同环境下,对于我们重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在沙漠里水重要,而在你快要淹死的时候,你是不需要水的。
我不是太认同作者的观点,诚信仁义相对于金钱不重要,只是表象。离开基本的人的道德共识的金钱不会长久。财富这个东西,我认为他还是有道德属性的。因为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只要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那么他就要遵守人类社会的规则。自然是无情的,可是人类社会是有情的。万物为刍狗是相对于整体来说的,在人类社会中,有人类社会的规则。人类社会的规则是需要对人有好处的,诚信和仁义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中的规则,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虽然你不遵守也不一定就会遭到惩罚,但你长期的不守规矩,就难免会增加受到惩罚的概率。
你的重要性感受,不见得是所有人的重要性感受。有人认为钱重要,可有人就认为钱不是那么重要。这和你所处的具体环境还有关系。这和刚才说的沙漠里的水是一回事。但我认为普遍的看,人类社会还是存在各种美德需求的。可以在局部被抛弃,但整体上还是必须。
重要性感受的排序是根据你当下的需求强相关的。就像是你在沙漠中对于水的需求。重要性感受是为了生存服务的。为啥作者会说对于金钱的重要性感受要强于对诚信和仁义的感受。可能就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环境金钱对于他更重要吧。不过这些都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你认为什么重要那是你的感受,跟他人无关。
这就好像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感受,应该始终都是排在前面的。主观的感受来自本性,再不怕死的人,面对死亡也会恐惧。除非他发现了更重要的东西。
我们都是人,要遵守人的共性的东西,但我们又是一个独立的人,那么我也要有一些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