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一看手机,9点36分,周六的我。
昨天中午和Carmen在学校食堂吃饭聊天,她是西班牙人,我们都用着不是自己母语的语言——英语,想想觉得英语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工具,让我们彼此理解,而且,这一番对话也变得别有一种趣味。我很欣赏她的探险精神,她来中国教西班牙语是因为想去一个不了解的国家工作,可以边工作边旅游边“探险”。在几年前,她在日本教了一年,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她说她教的在日本的大学生平时上课会比较懒散,中国的大学生很尊敬她,这是她感受到的区别。
西班牙人吃中饭一般在下午2-3点,吃晚饭可能会在晚上8-9点,相对于中国的一日三餐时间都有一些延后。对于西班牙,第一印象是“足球”、“马德里、巴塞罗那”、“邻国是葡萄牙”、“热情、会享受”。在高考结束的暑假,我去书店买了学习西班牙语的书,很厚,那时的想法是自学西班牙语。因为想以后去南美洲一些国家和西班牙旅游,可以说当地语言。大一的时候,我跟着西班牙语班的同学去听了一堂课,那节课,是我最后一次去。打击比听完日语课的要大,直接的影响是“放弃吧,好好学英语”。心情是低落的,因为每每看到书架上的两本厚厚的西班牙语书,我回忆起在书店买到这两本书的兴奋,这是一个变化。
下午,坐上通往市中心的地铁,这也是我每周走出校园的时候。当教学生英语的时候,我也收获了很多,最大的获得是“责任感”,这是我很需要的。站在学生们面前,以老师的视角,眼前是可爱的学生们,他们学英语的样子和读英语的那股劲让我也充满动力。我在他们那个年纪,我还在无忧无虑地玩,“纯真年代”,童真、自信、奔跑。昨晚一个高二男生跟我讲了他的初恋故事,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他说“他会奋不顾身地去爱一个人,但分手的时候,心很痛。不过,下一次,我应该会依然奋不顾身。”在爱情这个话题上,我一直处于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当然,为爱奋不顾身,我也是。
坐在回学校的地铁上,我静静地看着被我塞进书包的书《风格依旧永存》,我从高中时就会关注时尚。还好带了一本书,“学习到新东西是有满足感的”。
到达寝室,晚上10点20分,我犹豫要不要去跑步。
第一次,23点时的黑夜下,在操场上独自奔跑着。感受着深夜的风,跑了32分钟后,我停下了脚步。有男生在草地上呐喊,有时也奋力向前跑发泄,可能是因为爱情。有两个女生坐在旁边的台阶上聊天,有一对情侣在跑道散步,还有一对情侣坐在草地上,如果天空有星星应该会很浪漫吧。这是我的夜晚。
所有的所有,都是青春最好的样子。
今天也要好好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