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咋们来谈谈目标与习惯的关系。
相比目标,梦想这类外在因素,
习惯才是影响人最大的内在因素。
我们每个人都有目标,无论大小,我们都想在预期的时间内实现。
当我们想实现模糊概念的成功、财富、健康、幸福时,
设立一个具体的目标往往是第一步。
追求财富的人想在30岁之前赚一百万,
追求健康的人想在夏天前减掉20斤,
幸福的人想在六个月内出一本书。
这种情况下,习惯便在自然产生。
好习惯有助于我们实现目标,
反之不良习惯阻碍我们。
不管怎样,习惯都强有力地影响我们的行为。
但目标与习惯相比,目标更笼统抽象。
目标是想学一门新语言,
习惯便是每天30分钟的练习;
目标是年底前读50本书,
习惯便是每天看2个小时;
目标是做好新媒体,
习惯便是每天必须更新。
......
当我们想要改变自己时,首先设立目标看似合乎逻辑,
但目标相对习惯更抽象,只是简单的设立目标也存在诸多不足。
假设理想情况下,目标成功实现,
那么目标这个外在因素便失去激励作用,
一旦失去这个外在激励,人们极易破坏之前所实现的一切。
为什么大部分减肥女生始终减肥失败?
为什么中彩票的人大多破产负债?
为什么大学生常说高中生涯是学习巅峰?
实际情况是,目标极易被外界干扰。
我们设定一个目标时,总是以最理想的角度。
但外界干扰不可避免,
受伤可能会使健身目标泡汤;
意外支出可能会破坏理财目标;
家庭悲剧可能阻碍个人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目标不容易实现。
所以要实现目标,需要极高的自律和意志力,
换句话说,
实现目标的过程其实就是消耗意志力的过程。
习惯很微妙,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可以无意识的形成,也可以人为故意形成,
一旦形成,就会自觉指导行动,使此习惯对应的行为更容易完成。
所有努力培养好习惯的是为了确保我们能逐步实现目标。
习惯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是围绕着习惯来安排的,
根据研究,习惯行为占我们总行为的40%,
虽然大多习惯几乎不引人注目
但这些通常微不足道的行为习惯一起就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播种思想,收获行动;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品格;
播种品格,收获命运。
总的来说,养成一个好习惯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这些行为会促使人们改变生活中的相关领域,
习惯每天锻炼的人最终可能会吃得更好,更健康;
习惯每天看书的人最终可能会更懂得与人交往;
......
总结
目标依赖于外在的激励,但习惯是自动的。
当我们试图在生活中实现某些东西时,我们最好先形成积极的习惯,而不是专注于一个目标。
通过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实现特定目标转向形成积极的长期习惯,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点个赞,证明你还爱我
网友评论